复杂的艺术——读《日常教学的情调》第五天

复杂的艺术

——读《日常教学的情调》第五天


这两天手机故障,拿去修理了。前些天一直以电子版整理读书感悟的形式,这两天改为了重点摘抄。下午阳光从客厅的窗户照进来,满满一屋子的眼光,甚至能从光洁的地面上反射到屋顶。我和孩子坐在阳光里,我翻书摘抄读书笔记,孩子坐在我的旁边,写她刚刚学会的1。我就在想,日常教学的情调,是不是就是如同这样平常却温暖的瞬间一样,需要我们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

作为一线教师,我一直在教学现场,准备,进行,或者反思。张文志老师告诉我们更多需要探讨的方向与问题。

一、闭口的观察

让我感受颇深的有——这种不害怕就是害怕的体现。

表面看,教师在笑盈盈地教学,是一种和蔼的指导,然而在这种传统作文教学理念下,在重视高立意的指导中,教师依然带给学生一种很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是在长期的教学意识、学习意识中形成的;同时也是由课堂里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群体压力构成的,在这样的场合下,即使教师是温和的,学生依然不得不朝着教师指引的方向说出他们并不真正懂得的口号与套话。

当学生表达出来时,教师的肯定、认同就会成为一种暗示,让更多的学生往那样的方向去思考,去作答。学生在课堂上说不紧张、不害怕,同时也这样表现出来,可是我课后问几个孩子,他们在这样放松的时刻,才说出真话一整整一节课都害怕得要命。学生课堂上的这种貌似放松其实是害怕与紧张的“伪装”。

我不禁停下来反思,我在日常教学的过程当中,对于学生的表达,是不是也在和蔼可亲的给予学生相同的指导,去肯定,去认同,形成一种暗示,让更多的学生往那样的方向去思考,去做答?

答案是肯定的。所以我也深感害怕,我是不是又走到了学生的前面?我是不是打压了学生们的创造能力?我是不是没有做一名“本分”的老师?

其实作为老师,我们更应该多做一点的是观察,多观察才能多了解,多了解才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的、高质量的完成教学。

二、开口的幽默

老师本身是学习最好的教材,学生能够从教师的表达里学到丰富的语言,学到具体情境里生动的、活的词汇;而且在人际交往中,教师或同学的交流姿态、表情、音量、态度、表现力、眼神等综合素养都能让学生清晰可感,对提高学生的自信,促进大方、流利的谈吐等有着极大的帮助。

那么一个老师如果具备幽默的特质,那首先说明他自身是一个有趣的人。有趣的老师课堂上是笑声不断的,是学生期待的,更是学生向往的;就连惩罚都都活被他他变成温柔的形式,让学生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并且,有趣的老师脑袋里总装着很多有趣的事情,甚至一道枯燥的数学题,都可以被放在一个有意思的故事里……

  我想起我们中学的一位英语老师。杨老师,他有些胖,个子也不高,带着一副厚厚的眼镜。但是他总能给我们讲出各种各样我们从没听过的,有意思的故事,每个让我们哈哈大笑的故事,又都和课文有关;他是当时唯一一位让我们开始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的老师;他是唯一一位根据学生情况,单独布置作业的老师。现在细想,杨老师的幽默里藏的是他的大智慧,他开口说传达给我们的,也正是他幽默包裹着的无形的力量!

三、复杂的艺术

我数的老师提醒我们,教育是一项复杂的事业。正是因为其复杂的特性,所以才有慢的特征,这一项事业才有艺术的要求。

张文质老师提醒我们“不要吝啬课前的谈话预热时间”,这“课前的谈话预热时间”就是我们不能省略的“慢”;教学中对待学生的疑问和困惑的耐心,也是课堂上不能丢掉的“慢”;离开教室后,对上一堂课的反思与总结,更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慢”。

就像张文质老师提到的朗读,朗读一篇文章可能会多花好几分钟,看似无用,浪费时间。但是在朗读的过程中,一篇又一篇,一遍又一遍的时候,学生们才能在这一句又一句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作者的感情,文章的层次。


2022年4月7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复杂的艺术——读《日常教学的情调》第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