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学堂,人工智能or人工智障

人工智能or 人工智障?看看人工智能产品干过的那些蠢事儿。

“Alexa”

“......”

“Alexa”

“......”

“Alexa”

蓝光亮起

“您要买什么?”

......

“你好,您的快递”

“谢谢。”

不久前,在英国的科琳娜一家收到了一份价值10英镑(约合人民币89元)的礼盒。令科琳娜疑惑的是,最近家里压根没人下过订单,她问过丈夫与儿子也都是一脸懵。

后来科琳娜发现家里的Buddy——一只聪明又有点儿调皮的灰色鹦鹉,竟然在模仿自己的声音和Alexa在对话,对了它是一个内置智能语音控制系统的智能音箱。科琳娜可以断定订购礼盒这件事儿就是Buddy干的。

鹦鹉自主下单?还是通过一个音箱?这是一个什么神奇的操作?

原来Alexa身上装载的智能语音助手可以通过识别声音的方式可以做到播放音乐、新闻、网购下单、Uber叫车、定外卖等等,而调皮的Buddy平时就喜欢模仿主人说话,久而久之竟学得甚是相似,就这样模仿了主人下单的流程。

Alexa这个由亚马逊研发生产的人工智能就这样“蠢蠢地”被成精的鹦鹉Buddy忽悠成了人工智障,合伙干了这件好事儿,还真是对应了产品广告里的鹦鹉下单的场景呢!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Alexa不要面子哒!

看来曾被霍金先生评价为终将成为人类威胁的人工智能,至少在目前的发展状况下还是有点蠢萌的嘛!

无独有偶,用阿尔法狗战胜人类顶级围棋选手的谷歌公司,也曾闹过乌龙。

一位台湾的网友在使用谷歌翻译网站进行翻译时,输入“我想扁你”,输出的英文是“I think you Chen Shui—bian”,输入的内容若是“扁你哦”,输出的英文则是“Oh!You Chen Shui—bian”。网友发现,在使用翻译功能的时候,输入扁字,翻译出来的自动就是“Chen Shui—bian”

这,真的是太......尴尬了。

当然,闹这种笑话的在线翻译不止谷歌,其他许多提供免费翻译服务的网站都是如此,常常把中文翻译得不伦不类。不过这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两年的学习与改进,在线翻译功能还是进步了。起码“我想扁你”已经不再是“I think you Chen Shui—bian”了。

还是在英国,上周一,英国电视台报道了一则新闻,有消费者在某网站上购买厨房用品时,在智能推荐栏部分被推荐了一些能够组成制作炸药的材料。虽然这些商品在英国属于合法商品,但对于仅在今年就经历过多次爆炸事故的英国来说,这条新闻非常敏感,仍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有点可笑,有点蠢,又有一点细思极恐。网站的推荐是以智能算法为标准,会推荐这样的东西是否表示,曾经多次有人以这样的组合形式购买了商品,购买之后是否用作炸药我们也无从得知。

于是该网站作出了“所售的所有商品必须符合公司的销售标准,而且我们只销售符合英国法律的产品。”的官方表态。且表示将对网站进行更细致的审查,以更合理的呈现方式推荐给大家。

现今的网站推荐形式,大部分仍是单纯以智能算法为推荐的。对于这个标准产生了两种观点。

一部分人认为,只以智能算法为推荐标准可以更加公平,人人都有机会得到推荐,对于使用者来说也可以更加精准方便找到所需;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只以智能算法为标准,只会加大同质化。某个词成为推荐之后所有人都会频繁使用,以粗暴重复的方式让自己的内容或产品收到更多的推荐,这就造成了内容和产品的质量下降,参差不齐。

因此,关于是否要“单纯以智能算法为推荐”的讨论从未间断过,上周人民网更是连发《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这三篇文章diss了仅以智能算法为标准而不审核文章内容的推荐系统。

以上几个人工智能做的蠢事并非少数,而是众多事例的代表性事例。还有与siri生硬神奇的对话,智能导航导错路的事情等等。这是否可以表示现今的人工智能仍不够智能呢?马云也曾说过“现在人工智能很蠢,人和机器应该各司其职”。

人工智能or人工智障,如何成为真正的智能而非智障,前方仍是长路,欣慰的是这条道路并不孤独,全球各家人工智能企业都在一起探索。如何克服算法限制,完善升级智能系统,是每一个人工智能企业都要思考且去操作的事情。

人工智能的明天,是晴还雨?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障,大家怎么想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任学堂,人工智能or人工智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