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读史记(一)

八月底,徐老师在三人行语文工作室里发起共读,一年时间啃读《史记》。通知一发出,工作室里的老师们就开始积极报名,这样的共读活动很难得,我也不想错失这样逼自己一把的机会,于是也主动报了名,并下单买书,开始为共读做准备。

对于《史记》内容我最早的了解来自《百家讲坛》,那时候很喜欢听王立群讲《史记》,一集不落的听完了。这次才算真正打开了《史记》这本书。

我购买的是中华书局的版本,这是徐老师推荐的。除正文外,辅以三家注:(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初次翻阅时,我对这三家注是没有概念的,也不了解集解、索隐、正义有什么区别,后来通过百度了解才知晓。

由于古人写书的时候,用词简练,后人理解起来会有障碍,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注释本。南朝有个文人叫裴骃,他是世家子弟。裴骃的父亲曾经注释过《三国志》,受父亲影响,裴骃从小就对史学感兴趣。裴骃长大后,开始注释《史记》,他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参考其他史学家注释的方法,编纂完成了一部《史记集解》。这是第一部全方面注释《史记》的著作。裴骃自己十分谦虚,由于在成书过程中他参考了前人的学术成果,所以书名中有“集解”二字,强调他的著作离不开前人的研究成果。所以“集解”可以理解为是汇集诸家对同一典籍的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解释,断以己意,以助读者理解。

到了开元年间,有个叫司马贞的弘文馆学士,他写了一部《史记索隐》。这部书不仅在为《史记》作注,而且也为裴骃写的《史记集解》作注。司马贞在注释过程中了打破了“疏不破注”的规矩,遇到原始文字有错漏的地方,他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予以校正。“索隐”是对古籍的注释考证,书中运用大量的文献作校勘材料,保存了丰富的历史文献,使一些书目得以流传下来,便于后人辑佚。

同样是生活在唐代开元年间的才子,张守节把自己注释《史记》以及相关文稿的著作整理结集,就有了《史记正义》。《史记正义》包含对三本书的注释,分别是《史记》、《史记集解》和《史记索隐》。张守节除了是一位史学家,他还是一位地理学家,他从地理知识入手,解释上述三本著作的内容。

刚开始读《史记》确实有些吃力,首先文章中有很多生僻字,我需要边读边查阅字典,确定它的读音。还有大量的文言词汇需要查阅,并在书上进行批注,才能逐步理解文章的意思,所以,仅第一篇《五帝本纪》就读了整整一周。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发现书中的原文并不难懂,就是在讲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且读了几章之后,对古文有了感觉,速度明显快了。而书中不太容易读懂的恰恰是那些注解,想通读下来很不容易。所以后面几章我就以阅读原文为主,有选择性的看一些注解。

一个月多的时间读完了本纪部分,回头想想我好像就是记住了一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完全处于理解的层面,更深一层的,像史记的思想内涵,以及它的文学价值等方面确实还没有太大收获。

因为最近一直在读史记,几乎书不离手,上六年级的闺女也好奇,拿起来翻看,说读不懂,让我给她讲讲,我也就边看边给她讲,她对这些历史故事还挺感兴趣。刚开始我就是纯粹的讲故事,讲司马迁的故事,讲商纣王的故事,但讲着讲着,我发现我在这个过程中还逐渐给闺女灌输了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这可能是我在阅读中无意识的一种收获,在阅读中收获做人、做学问、看世界的方法。

我是读到第五章的时候开始有了点头绪和思考。从三皇治世、五帝定伦开始,每个时代的兴起,都是因为仁义的兴起,因为仁和,所以百姓安定,国家兴旺。虽然只是读了一部分,但可以猜想到历朝历代的衰败,都是因为仁义的败坏。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商汤逝世后,外丙、中壬即位三四年都死了。这期间伊尹一直把持大权,太甲帝登基时伊尹写了三篇训导令让太甲好好从政,但太甲却并不听从。

《史记·殷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三年,伊尹摄行政当国,以朝诸侯。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殷,百姓以宁。

从中我们了解了太甲帝临政经过,刚开始昏乱暴虐,违背了汤王的法度,败坏了德业,伊尹把他流放到桐宫。此后的三年,伊尹代行政务,主持国事,朝会诸侯。太甲在桐宫住了三年,悔过自责,重新向善,于是伊尹又迎接他回到朝廷,把政权交还给他。从此以后,太甲帝修养道德,诸侯都来归服,百姓也因此得以安宁。伊尹对太甲帝很赞赏,就作了《太甲训》三篇,赞扬帝太甲,称他为太宗。太甲帝的转变令我吃惊,也算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吧。但从他的经历更能体现出“仁”的重要性。正所谓:仁至世兴,仁败世衰。几千年来的无数次兴衰的更替皆于此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224 读史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