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到现在,也没咋好好梳理过自己的心情,我的公众号又要瘦下去了...真要写些什么,貌似有很多可写,但心里又觉得其实没啥真正值得去写的。以“堕落”开个头,写篇小感悟,勉励自己勤快点,多更新公众号吧哈哈哈(盯——)。
界定“堕落”的定义有点难,但可以确定的就是它绝对没有“劳逸结合”中的“逸”那么积极,看到一人的个性签名有一句话:“沉迷于眼前的低级快感,就像鱼缸里的鱼理解不了海洋”,“堕落”大概就是这种“低级快感”吧,只不过个体不是主动选择“堕落”,而是“堕落”将个体步步逼近低级快感,个体自知而脱身乏术。
以前我一直相信“自律使人自由”,并且总是对于自己的“不自律”感到内疚又无力。但是经历过很多次尝试——失败——再尝试——再失败后(考研也被我当做是一种让自己变得更自律的手段;记录心情日志似乎也没的出来个啥结论-如图),我不知道我是顿悟了还是习得性无助了,我得出来了一个结论:“堕落”的存在是有必要性的。以下所有都是对这个必要性的证明:读《伦理学》有感;做英语中考阅读题有感;读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有感。
(一)读《伦理学》有感
每个人自律形式是不一样的,有的人是细水长流,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的色彩异常浓厚;而有的人状态就跟市场经济一样,总要经历像经济危机一样,坍塌——重建的过程。堕落就是人处在坍塌这一阶段的具体表现,那从这个角度解释,堕落是不是就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消极堕落,而是为了迎接重建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文章中提到“社会心理学中的三重奏——冲动、习惯和智慧——在历史上显现为需要、风俗和重建”其中智慧在促进重建的反思过程中,旧的需要和新的需要会在习惯这个层面产生冲突,这突出了习惯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文章还提到:“在品格塑造中,冲动代表生物学,习惯代表社会学,理智表达了个人的反思,习惯是这一序列中的核心。”习惯给冲动以社会形式,因而冲动其实是依附于习惯的;理智在发挥作用时可以起到中断不满意的习惯的作用。
结合文章的观点进一步理解我自己的想法,我认为在我状态好的时候其实是处在“习惯”这个阶段,当我状态不好了,我回到了“冲动”这个阶段,但是“理智”又把我拉回“习惯”这个阶段,从而我进入了一个新的经过智慧重建的“习惯”的阶段。如此看来,是不是回到“冲动”这个阶段,是不是堕落一下,是不是利于个人发展呢...
(二)做英语中考阅读题有感
阅读大体意思就是有时我们觉得任务很容易,没有任何危机感,所以我们会不自觉的拖延,直到DDL来临,危机感急剧增加,我们才有强大压力和动力推动自己行动。
“堕落”仿佛也是这么个理,回想每次结束堕落貌似都是为了赶某个due。那换个角度理解,是不是因为想做有点挑战的任务,所以才有信心让自己堕落那么长时间,在堕落期间,任务的难度值不断增加,增加到临界点的时候,猛地扎进任务,效率值都杠杠的。
从这个角度说,是不是“堕落”还是主动或者被动促进效率值的一种方式...
(三)读后现代主义教学理念有感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现代主义理性的批判,他们认为此种理性主义萌生了别具一格的个体主义,它不仅把自我作为理论认识的中心,而且把它作为社会政治行动和相互作用的中心。这种理性已经抛弃了自身原本具有的丰富的价值内涵转化为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现代人正是因为对这种理性的追逐造成了“自我迷失”,也就是所谓“现代性的困惑”。
多数人一直宣扬的“自律使人自由”中的“自律”是不是上述理性主义的一种呢?很多时候我们说自律需要你有非一般的意志,或者说达到某种目标的方法手段一定是不人性的,那么这种自律会不会造成人的异化呢?“异化”指“现实的人”的异化,即作为主体的人脱离了自己的本质,陷入自我丧失的状态,沦为一个与自身相疏离的异己性的存在。比如当一个人极度自律时,我们说他简直自律的不像人,这种自律是否就是异己性的存在呢?从这个角度上说,其实“堕落”也是一种异己性的存在,比如暴饮暴食、疯狂看剧时,我们可能并不真正想吃东西,也并不真正被影视剧情节所吸引,我们可能就是保持一个固定模式,抑制思考,填满精神空虚而已。这个时候的自己其实就是异化了,和自身的意义相互脱离了吧。但是为什么要强调“自律”的异己性呢,因为我认为很多人堕落都是源自于一个前提性认知——“我一定要极度自律,极度自律是完全正确的”,而当他们无法满足自己这个认知时,便陷入了对自己的失望,从而成为了导致内疚的部分原因。
说到这,我突然想起来了在教育学里有个最近发展区理论或者英语教育里说的“i+1”理论,都是在说老师在给学生树立目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已有能力,目标的难度在学生能力基础上多加一点点难度是最好的。而对于一个自律能力很薄弱的人,你把彭于晏版的自律目标放在他眼前,“堕落”是不是成为了一种必然...
说了这么多,好像一直在说我们应该正确把握“度”的问题,但我又觉得自己想表达的可能还不止这些,最后以一句话结尾,在我看来人性不是完美的,“堕落”是人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能不是那么好的一部分,但是它的存在一定是有一定合理性的,当我们承认它的必要性时,我们会不会变得更加接纳自己,接纳真实的自己?
参考资料:
《伦理学》杜威
李军. 异化的师生关系:“解构”与“建构”[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版),2014(4):14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