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一再遭到否认,人性的最初到底是善还是恶?

文/渔舟故事

关于善良,很多人认为人的最初就像一张白纸,洁白无瑕。经过了成长中的渲染,这张纸上才有了第一笔生命的色彩。

王应麟在《三字经》的开篇就讲到:人之初,性本善。这一点有些契合孟子的理论思想,但荀子有性本恶的说法,告子又有无善无恶的说法,佛教又有人性同时兼容善恶的说法。

然而这个从古至今一直在争论的话题直到最终也没有结论,其根本原因或许是因为善恶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去讨论一个模糊的东西又怎么会有结果呢!

1.人有向善之心

首先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那么他承认有人性,但并没有说人性是什么。孔子认为,人的本性差距并不太大,是由于后天的熏染和环境的影响,差别才会变得越来越大。但是,孔子并没有告诉我们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

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这里他要表达的意见是:人性向善。

有一个孟子"孺子将入于井"的例证是这样说的:一个孩子要掉到井里,路人们都不认识这个孩子,所以路人并不会因为孩子要掉进井里而幸灾乐祸,也不会有人坐视不管,事实上每个路人都会生起一种恻隐之情想要搭救孩子,即便是个别撒手不管的人也难免会在事后感到心里不安,这种不安足以说明人的善念超过恶念。由此看来,人性其实是善恶并存的,但善念要高于恶念。所以,孟子说的是人性向善而非人性本善。

与孟子观点相对立的荀子又是怎么想的呢?

荀子《性恶》篇:“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个比较负能量的观点直接提出了:“人之初,性本恶”。

举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例子,一个刚出生的婴儿,他饿了就要吃奶,他不会理会母亲会不会劳累,也不会管母亲有没有乳汁,更不会考虑母亲是不是很不舒服,他只管吃奶。

而如果有两个孩子的话,可能他们会争先恐后地吃奶,吃不到的就会哭。所以人的本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是谈不上善良的。但问题是,这个例子实在无法区分这是出于自私的本性还是出于动物本能。

说到动物本能又不得不讲到基因,英国科学家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里讲到:凡事自然进化而来的东西都是自私。人类和其他生物都只是载体工具,进化的主体是基因。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发现自己这个物种经历了几百万年的进化,都是基因在进化,基因就这样一代一代在人类身体中繁衍下去。也就是说我们今天的个体,依然流淌着从东非高原走出来的原始人的基因。

那么这位科学家表达的思想是说,人的本性中存在着自私的基因,是动物在大自然中保护自己和生存下去的本能。

可是问题来了,这种原始本能又如何区分善恶呢?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概念又是什么?人的本性如果是善,为什么还作恶那?所以只能说,人是有向善心的,并不是本性就是善,而是希望本性善。所以人本性不是善。

再举一个很残酷的列子,如果在基因论的说法上进行延伸,动物具有自私的基因,而这种基因又出于动物自我保护的本能。那么,带着这种基因降生在一个充满无情杀戮的环境里,这个孩子长大了还会有善良吗?反之,如果他出生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里,那他还会作恶吗?所以说人性的本质也不会是恶。


既然善恶都不是,那么只能说人性最初是不分善恶的,善恶的本身也不是对立的 它们应该是互存一体的。比如说有一个人偷走了一户人家的钱财,原因却是为了救治自己身患重病的母亲,你说他是为善还是为恶?善恶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的互换只不过是一念之间。

再比如一个心地非常善良的人,他每天行善却处处受人欺负,终于有一天他不堪忍受,杀死了那个总欺负他的人,这是为善的善果,还是阳极阴生呢?

所以说善恶只是客观存在的,它生于一念之间,善与恶不分彼此,它们之间完全凭人的意念转换,善与恶共存。

所以,人之初没有善恶之分,有的只是基因里带着的动物本能,是后天的环境和经历决定了一个人的善恶,再善良的人心中也有阴暗面,再恶的人也有一丝光明。

在整个人类的发展中,道德和文明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它使人性向善的可能性远远超过向恶的可能性。人的善念超过恶念都归功于道德与文明。

――END――


感谢大家阅读,人生如海,或平静或汹涌,浮浮沉沉中让我们从阅读中体会人生百味。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性本善一再遭到否认,人性的最初到底是善还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