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俄国哲学家赫尔岑说:

“不读书,就没有真正的教养,同时也不可能有什么鉴别力。”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在于眼界。

而读书,是拓宽视野的捷径,也是最低成本的自我增值方式。

01

读书,让内心更坚定。

作家梁实秋在散文中写道:

“对于一般人而言,读书,是最简便的修养方法。”

读书,让人专注,从而提升定力。

在这喧哗世界中,书房,是抵御浮躁的净土。

法国最佳莫泊桑,小时候机灵聪慧,兴趣爱好广泛。

有一次,舅父带着莫泊桑去拜访前辈福楼拜,并且想让他拜福楼拜为师。

福楼拜问到:“你跟我说说你每天的学习情况。”

莫泊桑说:“我上午用2个小时来读书写作,另外弹2个小时钢琴,下午则去学习修汽车,接着去跟朋友踢足球,晚上我会去店里学习如何制作烧鹅。”

莫泊桑很得意地反问到:“您每天都干些什么呢?”

福楼拜笑了笑说到:“我的一天很简单。每天上午用4个小时读书写作,下午用4个小时读书写作,晚上,我还是接着读书写作。”

莫泊桑嘲讽道:“难道您就不会干别的了吗?”

福楼拜说:“那你有什么特长呢?”

莫泊桑想了半天,惭愧地说到:“我没有特长。请问您的特长是?”

福楼拜说:“读书,写作。”

原来福楼拜是20世纪的法国“新小说”派鼻祖,他一生立志写作,创作了《包法利夫人》、《萨朗波》等经典著作,享誉全球。

莫泊桑也意识到自己的浮躁,决心拜福楼拜为师,专注于读书写作,最终也成为了一代作家。

“不读书的人,只活一次;而读书的人,可以经历一千种人生。”

古人常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事实上,书本中的一句话、一段话,也许就能在你最危难的时候,给你勇气和希望。

这比黄金还要珍贵。

读书,让人专注于内心的修养,走向更远的明天。

02

读书,让灵魂更富有。

林语堂说过:“爱读书的人,灵魂会优雅起来。”

读书,对一个人的影响,是缓慢而长远的。

它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气质,拓宽了灵魂的厚度。

余秀华,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一生是不幸的,从小就患上脑瘫,说话结巴,行动不便。

嫁给了一个男子,那个人却不疼惜她,经常对她各种暴力。

在这样艰难的时刻,余秀华选择沉浸到书中世界去,看历史书、哲学书,慢慢地打开了自己的视野。

在长年累月的阅读下,她开始尝试自己写诗歌,只有高中学历的她,至今已经写了两千多首诗。

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为她出版诗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并获得了“农民文学奖”特别奖。

一个人出身可以悲惨,但是灵魂却可以高尚。

读书,不再于让你一夜暴富。而是在你困难时,给你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坚持下去的出路。

《围炉夜话》这本书中写道:“家纵贫寒,也须留读书种子。”

正所谓,富不过三代,而读书却可以传万代。

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是:长辈勤勉努力,后代刻苦读书。

何谓享福之人,能读书者便是。

03

读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

曾有人在知乎上问:“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网友回答说: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善读书可以医愚。

以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不到拼天赋的时候。

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生于一个贫困家庭,从小没有上过学,母亲也早年去世了。

他寄居在一位牧师家里,每天需要出去打工赚生活费。

从铁匠、修鞋到店小二,卢梭什么活都做过。

即使身处如此困难中,卢梭依旧坚持跟牧师学习拉丁文,挤出时间读书。

他一心钻研笛卡尔的著作,吸收伟人的知识,然后内化成自己的本领。

最终在37岁发表作品,后来因为发布了《社会契约论》,而成为奠定基础的伟大思想家。

很喜欢这句话:

“当才华撑不起野心,能力拗不过现实时,先好好读书。”

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一个人眼界的高低。

看得长远的人,往往能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有人问著名主持人杨澜,女人为什么要读书?

她回答道:

“哪怕是一个家庭主妇,在家带娃煮饭。面对同样的处境,读书可以让她有不一样的心胸;

同样的家庭,却有不一样的格局;同样的培养儿女,却有不一样的素养。”

读书写作,是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

初入职场,当你与客户一起聚餐,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害羞到不敢说话。

面对刁难,你能引经据典,条条是道的证明自己是对的。

读书,是头脑最好的武装,它让人思想独立、性格开朗、眼光独到。

而一个善读书、见世面、守良知的人,走到哪里都会受欢迎。

在喜欢你的人那里,去热爱生活。

在讨厌你的人那里,去看清世界。

别活在别人眼里,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的厚度,决定了人生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