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

        2007年出版、知名社会学家三浦展所作、销量逼近一百万册的话题之王——《下流社会》,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其实作为社会文学,它的文学性并不是十分突出,但它能带给我们的,远远超出了一本书的价值。

        在此书中,“下流”并非指挣扎在温饱线的社会底层,而是指中产阶级的居下游者。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足够温饱甚至小康,但却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失去了向上发展的动力,甘于平庸。中流阶层的“下流化”,不仅仅表现在收入水平降低,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热情、学习意愿、消费欲望全面下降,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概括为低收入、低欲望、低热情。《下流社会》这本书谈的不是艰涩难懂的社会发展理论,而是以大量的调查资料作为基础,以消费市场的角度展开分析和研究,探讨“下流社会”现象,完整地为我们剖析日本社会各个阶层的价值观、消费观、思维差异、认知差异和意识形态的滑落。作者没有主观臆断地评论“下流社会”的好坏,而是全方位、真实客观地揭示这股社会的暗流。

        推荐此书的意义何在?有人肯定要说,日本的社会学跟我们有什么关系?我们为什么要讨论这么空泛的东西?其实不是这样的。由于社会的生产力提高,几乎没有人会挨饿受冻,生活质量也大幅度提高,人们向上攀登的欲望就因此缩减了。举个例子,人类为什么要不断攀登险峰?是因为期待着险峰之巅有令人惊奇的美景。倘若已经攀至七成的高度,并且明知险峰之巅根本没有什么美景,而七成高度的地方却是山花烂漫、乱云飞渡、美不胜收,那么谁也不愿花费力气去攀登峰顶了。下流社会的不求上进就跟登山是一个道理。在全球化的今天,“下流社会”的现象已经并非个别发达国家所独有。“下流社会”终究不利于民族的整体发展,一味地不求上进诞生不了伟大的文明。有人说,当今的中国和八十年代的日本发展状况很像,虽然我们不能保证有完全重合的历史轨迹,但是社会历史的相似性逼迫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些问题。

        “下流社会”为何不断发展壮大? 在书中,作者主要从世代的角度来分析社会阶层问题,大量的调查和统计证明,越是年轻的世代,其阶层意识就越是低下。阶层意识不断“下流化”的原因十分复杂,往大了说,有地理、社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往小了说,出身阶层、受教育水平乃至个人性格都会影响阶级分化。随着成果主义、能力至上主义大行其道,收入差距持续拉大,上流和下流阶层不断增加,中流阶层不断减少,各阶层之间无法实现相互沟通与理解,人们只跟自己相同的人来往,而将其他阶层的人拒之门外。诚然,互联网将两个遥远的地方沟通起来,在某种意义上将世界缩小了,它本是人们面向世界的一扇窗,但同时也能在这个缩小的世界里不经意间筑起傻瓜的围墙,井底之蛙不断增加,阶层差距无形之中扩大。不像一夜之间建成的柏林墙,任何人都会注意到它的存在,这道“傻瓜的围墙”在不知不觉间形成,很少有人察觉到它的存在,只是一味沉溺在墙内的舒适生活,本就狭小的世界因为这道围墙进一步缩小。由此,走出下流社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为什么要走出“下流社会”?从学生走向社会成为一名社会人,所有人都必须经受严峻的挑战。也许有人说,我守着我的地狱,你信奉你的神明。下不下流的无所谓,我开心就好。可是在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败下阵来的人们,是否能在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而得到满足感的同时,找到固定的工作,过着即使“下流”的生活也能快乐安定?又或者梦想破灭,经受着失败感的折磨同时只能无力地维持生活,成为真正沉沦到社会底部的下流阶层?

        而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对于我们,关心整个社会的发展有必要,但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更有必要。偏偏社会只容许少数富人或有才华的人成为人生赢家,如果想步入中流乃至跻身上流,只有逼迫自己向前走,往高处走。无论哪个国家,上流阶层必然在高处。正如《龙樱》中振聋发聩的一段话:“所谓的社会规则,全部都是由那些头脑聪明的家伙为了保护自己而制定的,而对自己不利的地方都被他们遮遮掩掩糊弄过去了。也就是说,假如你们不肯动脑筋去学习,样样事情都嫌麻烦的话,一生都会被人骗。你们如果不想被骗,不想失去自己的利益,成为社会的失败者,就得好好读书。”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贫穷,而是你明明有能力去改变自己,却安于现状,停滞不前。

        当你迷茫时,不如好好想想,身处沟渠之中的自己,凭什么没有仰望星空的资格?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吾辈皆身处沟渠之中,然其必有仰望星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