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九章

网图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

断绝抛弃巧伪才智,人民得到百倍利益;断绝废弃假仁假义,人民回归孝慈天性;舍弃巧取私利,盗贼才不会出现。这三方面作为文告是不足的,所以要使人民有所归属:纯洁朴实,少私寡欲。

【注释】

①智:智巧。

②文:条文,法则。

③属:归属,从属,适从。

④见素抱朴:保持本色。素,指未经染色的绵丝。朴,指未经雕琢的木头。

【解读文章大意】

统治者不能自作聪明,而应丢弃那些智巧,这样人民就可以得到百倍的福利,统治者抛弃那些虚伪的仁义,人民就能够重新变得孝敬和慈爱。抛弃巧诈和趋利的思想,盗贼也就不会出现了。

以圣智、仁义、巧利作为治世的法则是远远不够的,这些并非人民内心的基本思想,所以不足以拿来治理天下。

所以,要让人民的思想有所归宿,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心中不该有的杂念和欲望,摒弃看似聪明的智慧,大度的仁义。

简单而言,统治者应当遵循“道”的思想来统治人民,这样才能给人民带来更好的生活,而人民也应该遵循“道”的思想,这样才能使自己远离不必要的忧患。

【自己的学习与理解】

《道德经》第十九章的内容实际上是对第十八章内容的一种补救,为什么这么说呢?

老子说,世间中的人们由于偏离了大道的本源,背离了大道的本质,所以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这些原因都是出现了一种儒家所谓提倡的仁义、智慧、忠诚等等,脱离了老子所说的大道。

所以,老子在第十九当中提出,在周朝末年整个社会分崩离析、礼崩乐坏的这样的一种社会动荡的情况下,提出一种治国的理念,一种安邦定国的思想,它给当时的动乱的社会矛盾,现实复杂的态势,开出了一道思想的良方。

这种思想的良方就是要“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回归到“道”的本质,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是老子对自己的思想和对儒家思想的一种针锋相对的表述。

所谓的圣智,所谓的仁义,所谓的巧利,都是让老百姓在生活改善上、在道德修养上,儒家的这些观点是一种治标的形式,而不是从本质上让老百姓回到一种返璞归真的道德状态。

难道流传了几千年的孔子的儒家思想就此放弃了吗?

当然不是,通过网上搜索资料进行比对后发现孔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如果每个家庭都能父慈子孝、夫唱妇随,那确实能够推动社会的积极发展。

然而,在历史上,孔子的“仁爱”是建立在“君尊臣卑,男尊女卑”的礼法制度之上,因而,孔子所说的“仁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被后人权力有所扭曲,无法成为真正的爱。

老子说的爱则是建立在平等自由、相互尊重基础上的,是真正的爱。是“生而不有,长而不宰”。所以,爱不是占有而是彼此成全,让人得到更加丰盛、圆满、幸福的生命。

老子讲的道是一种初始的,原始的,朴素的、人的本性,像婴儿一样,所以老子所说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才是能够使得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的根源的治病的良方。

老子认为,必须做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和“绝学无忧”。

“朴”是不加雕刻的木头;“素”是没有任何颜色的衣服;“抱朴”是远离流行的、远离华而不实。“见素抱朴”就是不要追求华丽,不要追求外表,不要追求流行,不要装腔作势,更不要不懂装懂!

不要有过多的修饰,不要被流行价值观所感染,不要动太多的心机,也不要目的性太强,总之,不要自己与自己过不去,少一些攀比之心、非分之想,让自己的心安定下来。

要像未经雕刻的木头,和没有颜色的布衣一样,干干净净,简简单单,朴素得像刚出生的孩子那样,谁都喜欢孩子,谁都向往单纯和干净,每当我们看到婴儿的笑容,我们都会像融化在阳光里一样,非常温馨。

所以,我们的生命里要像阳光一样,温暖、光明、清澈、自由地活着。

然后,还要“少私寡欲,绝学无忧”。“寡”是少的意思。就是说,要减少私心,减少欲望,不去学那些投机取巧的东西,这样反而会无忧无虑。

我们在生活当中,在学习当中吸取以往的历史经验,着眼今天的社会现象,以及预测未来的社会发展趋势。都要有一种标本兼顾的思想,才能够领会老子道德经里边所讲的智慧,以及这种智慧给予我们在生活中真正的启示。

我们坚持日更写作来说,写的好与不好、在意有多少点赞、能赚多少呗,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让每天的日更带来快乐,带来好心情,真正回归平静!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