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离苹果的开发者大会还有几周时间,但我可以肯定地说,昨天Google I / O 上的Google Duplex的演示将成为今年技术会议季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如果你还没看过,我建议你一定要看;如果你已经看过,推荐你再看一遍。
不过,首先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谷歌CEO Sundar Pichai的开场白和闭幕词。
“我们对谷歌助手的期待就是替你完成任务”和“所有这一切都有一个一个共同主题,我们正在努力把用户做事的时间节省出来。在谷歌,我们一直对此着迷:让用户快速得到答案,并给予他们想要的东西。”
在Google看来,电脑可以通过替你完成任务,来帮你节省时间。Duplex就是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例子——一台替你打电话的电脑。同样的概念还适用于谷歌的展示功能,特别是那些基于人工智能的演示:Google Photo不仅会对你的照片进行分类和标记,而且还会提出具体的编辑建议;Google News会为你找到你的新闻,Google Map会帮你找到附近新的餐馆和商店。而整个key note是以Waymo的一段演讲收尾的?那Waymo是谁?就是帮你自动驾驶的那个。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马克·扎克伯格在上周Facebook F8会议上的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
“我相信我们需要去设计技术来帮助人们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我相信这种情况不会自然而然的发生。因此,要做到这一点,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就是有一天我们的技术需要将更多地关注人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不能确定我们是否做对了。这不是件容易的是。我们将犯错误,我们将会付出代价,我们需要纠正它们。但我可以保证的是,如果我们不在这个问题上努力,这个世界本身就不会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扎克伯格,就像Facebook公司经常出现的情况一样,似乎是一个更狂热、更令人毛骨悚然版本的谷歌: Facebook不仅想为你做事,还想做其首席执行官明确表示除了他们,其他人根本不会做的事。然而,过去一年里,扎克伯格那救世主般的热情显然已经膨胀过头。与谷歌相比,Facebook在让“让电脑为人做事”这个方向走的更加极端。
微软和苹果的经营哲学
本周早些时候,在微软的开发者大会中,CEO萨特雅纳德拉的语气截然不同;Nadella在描述了计算是如何变得无形,如何无处不在之后说:
“这是我们的机会,但我们也有责任。我们有责任确保这些技术能够给每个人的赋能,这些技术通过确保每个行业都能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但作为一个科技企业,我们也有责任建立大众对科技的信任。
事实上,哲学家汉斯·乔纳斯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写了一篇关于技术和责任的论文。他说规则的目的是要确保你行动的效果与永恒或真正的生活相容,而技术的力量远远超过我们的控制能力,它对我们的后代有深刻的影响。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套指导我们做出选择的原则,因为我们做出的选择将决定我们后代的未来。
这一机会和责任使我们有义务去履行帮助地球上每一个人和每一个组织去取得更多成就的使命。我们要专注于构建技术,这样我们就可以增强其他人构建更多技术的能力。我们已经调整了我们的使命,我们的产品,我们的商业模式,因此您的成功就是我们成功的关键。”
这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第二种理念,它与另一种理念截然相反:人们期望的不是计算机代替人工作,而是计算机使人能够更好、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以这种哲学为中心,责任就不同了。谷歌CEO在开场白中承认,“我们感到有很深的责任感去做正确的事情”,但这种说法的内在原因是以Google中心的“中心主义”和其管理者的自命不凡。与此相反,微软坚持认为,这样的责任是在于科技行业中的每一个人,以及我们所有寻求利用科技的人。
思维的自行车
这第二种哲学认为,计算机是对人类的帮手,而不是他们的替代物。它最大的支持者——先知,如果你愿意的话——是微软最伟大的竞争对手——斯蒂夫·乔布斯,而他的类比恰好也是关于交通的。不过不是汽车,而是自行车。
“我听说过的最好的类比是《科学美国人》在70年代早期做了一项关于移动效率的研究,他们对地球上所有不同种类的生物都做了试验,譬如鸟,猫,狗,鱼,山羊等等,他们测量了山羊从这里到那里需要多少能量,千卡/每公里什么的,我不知道他们怎么测量的。他们给动物排名,公布名单,最后是秃鹰赢了。秃鹰从这里到那里用了最少的能量。人类的表现并不怎么好,大概在名单的前30%左右。
但幸运的是,《科学美国人》又测试一个骑自行车的人,结果这个骑自行车的人赢了,他的效率是秃鹰的两倍。它表明,人是一个工具制造者,人有能力制造一个工具来扩大他固有的能力。这是我们在这里所正在做的。”
这正是纳德拉所追求的:“帮助地球上每个人和每个组织,让他们取得更多成就”就是“要增强这些人和组织的固有能力”;我们的目标不是替他们做事,而是让他们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此外,我要补充一句,苹果仍然处在这一哲学分歧的同一方。
其实,这样的两个哲学与它们的历史背景是紧密相关的。苹果和微软这两家“头脑自行车”公司成立时间仅相差一年,在后来的几十年中也业务模式大致相似。当然,微软出售软件,而苹果销售硬件,两个公司都有个人电脑公司发展成如今的平台型企业。
与之不同的是,谷歌和Facebook是互联网的产物,互联网公司最终不是通向平台,而是成为了中介-集合商。平台需要第三方发挥作用,并通过创建生态系统来构建护城河,但集合商凭借其固有的实用性吸引终端用户。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用户的聚集,供应商别无选择,只有按照集合商的指示才能抵达终端用户。
底层结构的不同,导致二者商业模式的不同。平台没有提供广告的动力,因为平台的主要功能是为用户实际需要的应用程序提供舞台。另一方面,集合商,特别是谷歌和Facebook,他们的主要业务就是处理信息,而广告只是其中的一种信息而已。此外,由于集合商之间差异化的关键点是其平台上的用户数量,而广告是唯一可能的商业模式。当然,这世界上没有比免费更能吸引用户的了,这也是为什么谷歌和Facebook一定要通过各种各样免费的服务留住用户的原因。
尽管如此,这两种理念在现实中的表现并没有太大差别。谷歌( Google )和Facebook一直以为用户做服务为中心,就像微软( Microsoft )和苹果( Apple )一直致力于让用户和开发人员去尝试原本不可能的事情一样。
科技的阴与阳
有两种哲学,并不一定意味着一种是对的,一种是错的。实际情况是,这两种哲学我们都需要。有些问题最好靠人类的聪明才智来解决,微软和苹果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的平台;有些事情则需要通过集体力量才能完成。不过,这也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谷歌和Facebook更危险:在传统意义上,集体行动是政府的职责,最好要受到公众意愿的约束。但谷歌和Facebook的行为并不对任何人负责。实际上相对于因二者的行为招致在最近所受到的审查,他们应该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管。
审查人员,和此后因此立法的机构应该牢记这个哲学分歧:平台能够创造新的可能性,这在应对即将到来人工智能的浪潮方面,它是唯一的,最重要的经济力量。而对聚合性公司的纵容和对平台型公司的过度监管将不可避免的造成巨大损失。
事实是,我上周的文章给出的不仅是解决低价公司冲击的解药,也是现在乐观的理由。苹果和亚马逊这样的公司可以通过提供卓越的用户体验,赢得长期胜利。但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不满情绪为新企业和创造新工作机会的创造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为此,我们需要建立这些业务的平台来开展业务。与此同时,我们需要人工智能来为我们做事,这样我们才有时间去解决“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