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名字叫做《卡片笔记写作法:如何实现从阅读到写作》,这本书以20世纪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尼克拉斯·卢曼的“卡片盒写作法”为中心,讲述如何利用卢曼的“卡片盒写作法”阅读与写作。
这本书并不是具体讲如何写作的书,而是讲如何做阅读笔记卡片,在对卡片的索引与整理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思想,然后将这些思想整理成文章的过程。这一过程并不需要多么刻意地去完成,而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上述过程,并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就。对于那些职场上整日以阅读与写作为主的人来说,这本书非常值得阅读。
尼克拉斯·卢曼是20世纪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一生出版了58部著作和数百篇文章,其影响力也远远超出了社会学领域。
卢曼为什么能有如此杰出的成就?
2013年,德国社会学家约翰内斯·F.K.施密特在做了大量研究之后发现:卢曼的生产力源于他的卡片盒写作法。
卢曼的卡片盒笔记法并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一整套流程。这本书的作者申克·阿伦斯通过三部分讲述卢曼卡片盒写作法这套工作流程:
第一部分讲述卢曼卡片盒写作法的基本原理
1、卢曼将卡片盒分成两类:文献卡片盒盒主卡片盒。文献卡片盒主要存储文献和对文献内容的简要说明,主卡片盒主要是他针对所阅读的内容收集和产生的想法。这些笔记都写在索引卡片上,存放在木质卡片盒里。
2、卢曼阅读时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是把值得记录的内容直接记在卡片上,放入文献卡片盒内。卡片的一面记载书目信息,另一面做简要的笔记。卢曼记笔记并非原本照抄文章中内容,而是将其从一个语境转移到另一个语境,类似于用自己的语言把文章的观点表述出来。卢曼关于文献的笔记简短却认真,都是用完整的句子,并明确地写明来源。
3、卢曼定期查看卡片笔记,并思考这些笔记之间的相关性,然后把新的想法、评论和思想记在新的卡片上,放入主卡片盒里。每个想法只用一张卡片,并只写在卡片的一面上,方便阅读。卢曼的笔记通常简明扼要,一张卡片上足可以写下一个想法,但有时也会再加一张卡片来延展一个想法。
4、卢曼并不是孤立地记笔记,而是尽可能地形成笔记链。每当卢曼添加一条笔记时,他都会检查他的卡片盒中是否有其他相关的笔记,以便在它们之间建立可能的联系。有时候,他会将新一条笔记会直接放在另一条笔记后面,成为一个较长笔记链的一部分。有时候是在这条笔记和其他笔记之间添加一个链接,另一条笔记可以在系统中的任何地方。为了避免混乱,他会在卡片盒中的其他卡片上添加上引用信息。这种做法的结果是有些笔记是直接相关的,读起来更像是评论,有些则包含了不太明显的联系,孤立存在的笔记很少。
5、卢曼并不是按主题来组织他的笔记,而是以相当抽象的方式给它们编上数字。这些数字没有任何意义,只是为了永久地标识每条笔记。他根据自己的喜好,用数字和字母组合,中间再加上一些斜线和逗号,能够分支出许多思想串。
6、卢曼笔记法并非一开始就预设主题,而是自下而上地开发主题,通俗点说就是从卡片盒中已有的素材中整理出主题。卢曼通过在卡片盒中不断地添加笔记,通过这些笔记之间的链接,将同一条笔记添加到不同的上下文中,通过排序相关笔记的链接,来对一个主题进行整理,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文稿。
7、卢曼笔记法的最后一个元素是索引,他会从这个索引中引用一两条笔记,作为进入某个思路或主题的切入点,并最终形成完整的主题,进而形成自己的写作文稿。
通过作者在这本书中对卢曼笔记法的描述可以看出,卢曼卡片盒写作法这个流程中,最重要的步骤不是记笔记,而是通过定期对卡片笔记的回顾与整理这个过程所进行的思考。记笔记、并对笔记进行整理、排序的过程,正是他思考的过程。
理解了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原理之后,就不难理解卢曼说的那句“我从不强迫自己做任何我不喜欢的事情。每当我思路卡顿的时候,我就会转头去做别的事情。”他的确不需要强迫自己做什么,他靠笔记盒里的笔记积累足够多的写作题材,并且在水到渠成之后将素材整理成写作文稿,然后修改成文章发表。
第二部分讲述应用卢曼卡片盒写作法进行学习与写作的一般步骤
基于卢曼笔片盒笔记法,作者提出了撰写论文的步骤:
1、记闪念笔记。为了确保随时都能记下大脑中的想法,手边需要随时具备记笔记的工具,无论是一支笔还是一个电子设备。这个时候并不需要想太多,仅仅是记录想法而已,然后将记录的想法保存起来。
2、记文献笔记。无论读什么书或者文章,都要记录下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文献笔记要尽量简短,不要照抄,按自己对内容的理解记录,使用自己的表达方式记录。记录好的内容保存在自己的“文献管理系统”里,留作以后使用。
3、记永久笔记。闪念笔记和文献笔记不是记完了存放起来就完事了,要经常拿出来读一读,并记录下自己对这些内容的研究与思考,并把这些衍生出来的新的想法记录成新的永久笔记。新的永久笔记要尽量使用完整的句子,标注来源和参考资料,并尽量做到精确、清晰和简短。对于没有用的闪念笔记可以放心扔掉,文献笔记重新放入“文献管理系统”里,留作以后备用。
4、持续不断地重复上述1-3个过程,把新的永久笔记源源不断地放入“永久卡片管理系统”中,并且为这些永久卡片建立索引和链接,使这些永久卡片的内容彼此间建立联系,而不是孤立地存在。
5、从“永久卡片管理系统”内部自下而上发展主题、问题和研究课题。不要刻意选择主题,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看看卡片盒里有什么,哪些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笔记链,以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从已经成型的素材链中得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和想法。自己对某件事情越感兴趣,就会阅读得越多,思考得越多,进而收集的笔记越多,最终越有可能从中提出问题和想法。
6、永久卡片积累到一定数量以后,会积攒到足够多的想法去确定一个写作主题,这是基于自己所拥有的素材建立的主题。思考这个主题的内在联系,收集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笔记,并整理成写作大纲,再检验完成主题写作还缺少什么,哪些是多余的。
7、把主题所涉及的笔记内容整理成初稿。根据已有的素材,再结合自己的论点,把这些不连贯的笔记整理成连贯的内容,检查其中的漏洞,想办法完善或改变论点,这样一篇文章的初稿就完成了。
8、编辑、校对文稿,一篇文稿就此完成。
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一个显著优势,就在于我们在整理卡片的过程中绝对不会只产生一种想法,我们会在不同阶段产生很多不同的想法,甚至我们可以一次思考很多问题,这些想法和问题会促使我们萌发更多的思考和写作主题。
第三部分通过六个步骤对卢曼卡片盒写作法进行详细说明
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分步骤讲解,这六个步骤主要包括明确区分独立而又相关联的任务、阅读与理解、记卡片盒笔记、发展想法、分享你的洞见、养成习惯。
这部分的内容不是单纯地讲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使用方法,而是结合了另外的一些研究教我们如何学习。这部分内容对诸多传统的学习方法诸如阅读画线、死记硬背、重复阅读等进行的批评,同时也阐述了卢曼卡片盒笔记法的优点及用法。
这本书不厚,总共就249页,对卢曼卡片盒写作法讲解比较全面。唯一遗憾的是,这本书翻译不是特别顺畅,需要读几遍才能读懂。不过我觉得这可能是西方翻译著作的通病,毕竟中西方人的思维习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即便如此,也不影响这本书的内容带给我们的吸引力。
我们也应该吸取卢曼卡片盒写作法的经验,在以后的工作中运用这种方法提升效率:
1、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并整理成笔记保存起来;
2、不要等到要写作的时候才想起来要搜集素材,要时刻注重积累。当我们运用卢曼笔记法进行阅读与写作时,手中也要有一只笔,随时准备将自己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想法记下来。而这个过程并没有多么麻烦,我们在思考、阅读、理解和产生想法的同时,笔记也就写好了。
3、定期查看自己所记的笔记内容,并将产生的新想法再次记录下来,定期对这些内容进行整理,思考这些内容之间的联系,为这些内容建立链接。对于不再需要的笔记,定时进行清理。
4、从已经积累的卡片内容当中寻找写作素材,写成文章。
5、选择一款既适合在手机又适合在电脑上应用的笔记软件,最好是支持云存储的那种,这样自己的想法可以随时随地记录在手机或电脑上,并且随时随地可以在手机或电脑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