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哥品宋词】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90后语文老师,文字创作爱好者

爱诗词,爱红楼,爱中国文化

文学理论的爱好者,中国美学的追随者

F1骨灰级车迷,莱科宁铁杆粉丝

微信公众号: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头条号:听优秀学长讲文史哲

知乎:吴圣哲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说到关于七夕节的诗词,秦观的这首《鹊桥仙》一定是第一首想到的。

去年的七夕节,我们欣赏了孟浩然的《他乡七夕》。今年这个七夕节,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首久负盛名的《鹊桥仙》。

·鹊桥仙·

鹊桥仙这个词牌的名字,正是从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来。又称又名“鹊桥仙令”“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广寒秋”等。以范仲淹《鹊桥仙·月波清霁》为正体,共五十六字。很多文人都用鹊桥仙这个词牌创作过词作,著名的就有柳永、苏轼和秦观。

·秦观·

秦观,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人,北宋著名的婉约派词人。

秦观年少时就跟随苏轼学习,也受到过王安石的赏识。在政治上秦观一直跟随苏轼,在官场上几经沉浮。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

与老师苏轼一样,秦观也精通诗、词、文、书、画,著有《淮海集》。

·赏析·

这首词的创作背景有几种说法。一种是写给自己妻子徐文美。一种是写给歌女艺妓。还有一种说法是秦观中年时写给自己的一位侍妾。说法较多,至今也没有定论。

牛郎织女的故事家喻户晓,古人用超越人间的故事表达了悲欢离合。这一题材很早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东汉末年《古诗十九首》中就有一首《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也是这一题材。自北宋以来,欧阳修、苏轼、柳永等人都吟唱过这一主题。然而秦观的这部作品,与其他的作品有着非同寻常的地方。

词的一开头用了“纤云弄巧”描写了天空中的样子。“纤云”即是轻盈的云彩。云在天空中变化多端,形态各异。是谁让云彩变得如此不同的呢?是织女。是织女凭借自己高超的技艺将云裁剪成不同的样子。织女虽美,手艺虽巧,但她与自己的心上人隔着银河,无法相见,所以才要“飞星传恨”。让天空中那些流星将自己的思念传递给对岸的牛郎。银河非常辽阔,两人相距很远,即便有飞星可以传递情感,但也是无济于事。相爱的两个人隔着辽阔的银河,相见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词的前三句感情深沉,突出了相思之苦。

因为相见很难,所以能相见就更为珍贵了。词人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来描写这次相见。牛郎与织女一年就七夕这天相聚。在金风玉露的时节,牛郎织女这一相见,超越了人间千万遍的相逢。因为难得,所以更加弥足珍贵。秦观化用了李商隐的诗句,突显出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

词的上阕描写了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下阕则写相会时的场景。两人很久没有相见了,相见时“柔情似水”,温柔缠绵,如此场景,如梦一般。两人好不容易相见,但一年也只有这一次。两人还有很多话没说,还有很多情感没有表达,怎么能忍心就回去呢?一别又是一年。刚才还沉浸在重逢的喜悦,转眼就要说分别,不说不忍离去,却说怎忍看鹊桥归路,婉转语意中,含有无限惜别之情,含有无限辛酸眼泪。

牛郎和织女一年只见一次,而他们的爱情故事却能千百年流传,这是为什么呢?秦观在最后总结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爱情的真谛,轰轰烈烈固然令人羡慕,但爱情更令人着迷的是它的细水长流。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只要能彼此真诚相爱,即使终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贵得多。最后两句强有力的议论也将整首词拉上了很高的高度,这种高尚的境界也超越了古代很多作品,成为了千古名句。

整首词上下阕前三句都是写景,后两句议论。语言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将七夕与爱情结合起来,特别是最后两句议论,将全词推向更有哲理的高度,不愧是七夕第一名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哲哥品宋词】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