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清叙语》93:直面焦虑第四天——我遇到的一切,我都不再拒绝

直面焦虑第四天,我脑海里立马蹦出一句话:“我遇到的一切,我都不再拒绝”。经过持续的觉察焦虑情绪,强度已经得到较大程度的降低。如果运用认知模型分析的话如下:

情绪:焦虑。

强度:0-10分, 18日可以打5分。15日打8分,16日打7分,17日打6分。随着直面焦虑情绪,每天的强度都在降低。

自动思维:我有力量应对焦虑情绪,至少我可以跟它共处。

中间信念:如果我直面焦虑情绪,我就能很好的觉察它,很好的使用它,很好的跨过当前的困境。

应对策略:我每天观察焦虑,每天记录焦虑,每天觉察焦虑。焦虑情绪是失控的欲望,有什么没有满足,我就努力一个一个步骤的去完善它,逐渐去满足它,比如可以写一写成长团体的结构和内容,亲密关系的讲稿和内容。

核心信念:我小时候是怎么生存下来的,现在掌握了更多的资源,会更好地生存下去。

当有了这些新的觉察,焦虑情绪的下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看朋友圈,一名西安的咨询师发了一个朋友圈:

坠入深渊,柳暗花明。

我深以为然,为他的朋友圈点了个赞。

所谓的困境与资源本身是一体两面,当你抗拒它时,它就是困境;当你不抗拒它时,从某种角度来讲,它其实也是风景。就像人们,平日里在城市的地平面上生活久了会觉得司空见惯很平常,于是还要花钱到那些地下溶洞去看一看一样。那么心理上的深渊,心理上的地下溶洞,从某种角度也是资源,既然它来了,如果不深入虎穴,是得不到虎子的。

当想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开始有些“沾沾自喜”了,能够在深渊里跳舞的人,在平地上还不得撒欢啊。我开始能理解那些遭受创业失败的老板们的心境了,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人是天生强大的。

我喜欢克里希那木提的一句话:“当你再不必依赖别人来满足自己精神的需要,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找到正当的谋生方式”。

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热泪盈眶。我第一次体会到那种独立自主的感觉从心中冉冉升起。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与向往,自由与独立是我最大的向往,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在所不惜。这就是我生命最初的本色啊。所以,毕业的时候,我没有选择在一个城市定居,没有选择进入体制内,我选择去外面的世界看风景,我选择了那种相对流浪的生活。可是,既然这是我命中注定的本色,我还有什么好纠结的呢。此时此刻,我都无限接近我的梦想,我就是要自由,就是要突破,哪怕付出血淋淋的代价。

即使,死的彻底,我在死之前也得把自己想干的事都给他干了。直面焦虑的体验太好了,我所遇到的一切,我都不再拒绝。来什么,我就活什么。

这一次直面焦虑的体验,对我来说也是一个突破。以前到这个地方,会引发我深深地不安全感,引发我深深地内疚感——我总感觉是父母把我养坏了,是父亲的懒惰没有给我搭建一个好的桥梁,什么都得靠我自己,然后童年的我被过度拔苗助长,内在没有长出很结识的人格结构,内在很空结果就内耗了很多年,我恨我的父亲。

但这一次我没有恨我的父亲——我遇到的一切,我都不再拒绝,这就是我的命,我独特的生命旅程。因为我有这样的独特的生命旅程,我才能坠入深渊看风景,才能持续的和焦虑呆在一起。没有这种独特生命经历的人也无法在深渊里看风景。

此时此刻,我就很享受看风景的感觉。我能感觉到内心深处那种原始生命力的感觉在生长,它的种子开始生根,开始发芽,它早晚都要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只不过这棵大树,跟别的大树的品种是不同的,这又有什么关系。重要的是,它成为它自己,真实的自己,这就足够了。

此时此刻,我不再依赖任何人的精神补给,我不再依赖他人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因为我明白关系是双方共同建立的。我一直都活在关系里,这世界上有爱着我的人,有关心着我的人,有惦念着我的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人性的一部分;这世界上,也有我爱着的人,有位关心着的人,有我惦念着的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人性的一部分;爱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我现在有了爱的能力。

接下来,我把我爱的能力活出来,此刻,也在这样的活着——我遇到的一切,我都不再拒绝。

你可能感兴趣的:(《万清叙语》93:直面焦虑第四天——我遇到的一切,我都不再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