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读书笔记(3/3)

第三篇 中间治乱:改善供应链计划,控制库存,有效平衡需求与供应

1.    库存:企业运营的焦点问题

1)    除了人工费,企业的钱主要有两个去处:要么花在固定资产上,要么花在库存上。库存和固定资产是企业资产的两大组成,是投资回报率的基数。固定资产越多,库存越高,资产的投资回报率就越低。重资产、高库存是投资回报率的杀手。

2)    库存是供应链上各种问题的焦点。库存管理越成熟,行业的供应链管理越成熟,这个行业也越成熟。

    设计标准化不到位,库存周转会减慢;设计变更管理粗放,设计造成的过期库存就多;质量差,次品多,劣质库存就多,而且得多备库存来应对质量问题;

    质量差,回款周期就长,应收账款就多(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也是另一种库存);

    生产周期长,周转库存自然就高;运输慢,在途库存就高;预测、计划不到位,要么造成短缺,要么造成过剩,都是库存问题;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低,库存的齐套率低,在制库存就上升;

    部门壁垒森严,信息沟通不充分,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都在增加,导致安全库存上升。

3)    库存周转率是用来反映供应链的运作水平最好的指标。运营越好,库存越低,库存周转率越高;库存周转率逐年下降的时候,往往也是公司走下坡路的时候。

2.    库存取决于企业和供应链的整体运营水平,是结果,而不是根源;不触及根源,只在现金流紧张,或者发现赚的钱都进了库存的时候,才开展的降库存运动大都会反弹,最终以失败告终。

3.    深层次理解库存的根源(三类库存)

1)    周转库存,是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包括成品,半成品和原材料,根源是周转周期。只有缩短周转周期,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周转库存。产品的标准化设计、产品与工艺设计的交互优化、精益生产等措施,从根本上都是为了缩短周转周期,从而降低周转库存。

2)    安全库存,是应对不确定因素的,比如需求波动、补货延误、质量问题,有货率等,根源是不确定因素。只有减少不确定因素,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安全库存。产品的标准化设计增加了规模效益,降低了需求和供应的不确定性;提高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降低了供应端的不确定性;周转周期缩短了,相应的不确定性也会降低。这些都客观上降低了安全库存。

3)    多余库存,既不是支持正常运转,也不是应对不确定因素的,比如订单取消、设计变更、预测失败等造成的呆滞库存,批量采购、批量生产、策略采购以获取价格优惠等等。根源是人的行为,控制多余库存必须从组织行为上着手,比如促进供应链上的信息共享,推动协同计划,预测与补货,以及提高决策水平。

小贴士23 为什么要审批

1.    在供应链管理上,人们习惯于聚焦成本,但成本就如库存,是结果,不是根源。根源是时间,比如周转周期。如果能系统地把周转周期,即时间缩短,库存会降下来,成本也是。

1)    审批是由经验去弥补系统知识的不足。越是管理粗放的公司,各种审批越多,就是因为更多的信息储存在人的脑袋里,而不是固化在系统里。层层审批增加了流程的周转周期,实际上却是法不责众,出了问题,责任总是市场的(“谁让需求又变化了呢?”)。

2)    批量处理也是同样的道理。流程低效,信息流就低效。信息流的周期增长,注定产品流和资金流的周期也增长。周转周期更长,决定了周转库存居高不下。库存高,库存成本就高。

2.    解决方案之一就是信息化,信息化也可以将原来由人工做的决策改由计算机做。对经验的依赖就更小,审批的重要性就会下降,对审批的依赖也是,流程的速度就会提升。信息化水平越高,执政者的年龄越轻。

3.    这些流程问题怎么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司大了,一旦成为流程,改变就几无可能。执行层自下而上推动改变的成功概率微乎其微;而决策层又很少能触及执行层的问题,或者说感受到执行层的痛苦,自然不会去触及那些运行多年的流程,小车不倒就继续推呗。于是自上而下,大家都活在惯性和惰性中,不合理的也被制度化了、理性化了。。

小贴士24 “计划”是个多义词

1.    库存是需求与供应之间的黏合剂,而计划是需求和供应之间的桥梁。库存和计划紧密相连,很大程度上是计划的产物。多余库存看上去是因为执行不力,其实更多的是因为计划不到位。这也是为什么在很多公司,库存指标属于计划职能的原因。

2.    四重计划构成了供应链的计划体系,驱动整个供应链的运作。在计划水平高的企业,每个职能有相应的专家存在,四个轮子之间的啮合度高,有流程和系统来支持,反之,这些计划中的部分不正式存在,欠缺相应的计划职能,轮子之间的啮合度就低,要么库存过剩,要么库存短缺。

1)    需求计划,是供应链的第一推动力。投入资源最小,但重要性最高。

2)    生产计划和物料计划,是需求计划的衍生物,在需求计划的基础上主要依赖MRP系统驱动。

3)    采购计划支持物料计划,物料计划支持生产计划,生产计划支持需求计划,形成了“计划链”,

3.    生产计划、物料计划、采购计划都属于供应计划范畴。需求计划与供应计划一起,把销售和运营串联起来。计划是需求与供应的桥梁,它驱动两者之间的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4.    这里的计划指的是管理的一部分。管理=计划+控制。管理的精髓是动脑而不是动手。做好了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执行,在执行的过程中调整计划(控制).

1)    任何事情的实现都是两阶段过程:先想到,即在精神世界里实现;然后才做到,即在物质世界里实现。精神实现是物质实现的前提。就试错成本而言,精神实现远低于物质实现。计划就是精神实现,计划到位,执行的成本就低。

2)    一旦管理陷入执行模式,大量精力被执行所消耗,就没有时间去想、去计划。貌似没做到(执行),实则没想到(计划),都是从需求计划的缺失开始。

    很多企业,更多的资源是投入在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上,以及相应的执行上,比如加班加点和催货。于是企业就陷入执行模式。正是因为需求计划不足,才导致后续的供应计划和执行不得不花费巨大的资源来弥补。

    有些企业认为“计划赶不上变化,所以就以不变应万变”,干脆不计划了,其实是误解。虽然将军不离阵前亡,那也不能赤膊上阵,不加防护地去寻死啊。风险越是高,就越需要控制风险,反倒是行为越加谨慎。

    需求计划的目的不是追求不变——变是绝对的,而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变化,制订相应的应对方案。

小贴士25 订单驱动并不能取代需求计划

1.    在有些行业,特别是小批量、多品种行业,产品的配置随客户的具体需求而不同。表面上看是订单驱动(以销定产),其实还是离不开预测,也就离不开需求计划。如果订单驱动能够有效取代需求计划的话,公司的库存水平就应该很低。

1)    其一,订单驱动并不意味着一定有客户的订单。在供应链部门,越是到后端,人们越是分不清这是真正的客户订单,还是销售的预测。他们误认为是订单,其实是预测。此类预测的随意性较大,造成后续的种种库存问题。

2)    其二,对于长周期物料,如果等到客户订单下达,供应链就没有充分的响应时间。销售负责接订单,但在此类长周期物料的预测中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2.    需求计划看上去是单一职能的成果,其实需要跨职能协调,因为它是销售与运营计划的核心。单一职能决策,要么是销售害供应链——以销定产,旺季到来时就成了生产和供应链的噩梦;要么是供应链坑销售——以产定销,为了消化产能而在淡季造出一大堆库存,就成了销售的麻烦。

3.    需求计划的流程三部曲:从数据出发,由判断结束,最后跨部门达成共识。

1)    对于大多企业来说,不管需求变化有多大,总是以重复业务为主。需求历史蕴含着很多信息,比如主要客户、主要区域、需求的季节性或周期性等。凭借历史需求,运用一定的数理统计模型(常用的有简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加权平均法、时间序列法、指数平滑法、线性回归法等),我们可以制订需求计划的初稿。

2)    历史数据是需求预测的定量因素,销售、客户的判断则属定性因素。两者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需求计划。

3)    下一步要与供应链和财务计划协同,因为需求计划需要供应链的执行能力和财务资源来支持,比如需要建多少库存,增加多少产能,雇多少员工等。如果需求计划显著超出供应链的能力或者公司的财务资源的话,调整需求计划也是解决方案的一种选择。

4)    当销售、供应链和财务达成一致的时候,最终的需求计划就被呈现给主管营销的副总,一边是该计划要达到的销售目标,一边是实现该计划所需要的资源,由副总来拍板决定。一旦拍板,需求计划就形成了驱动供应链的原动力,层层分解为产品主计划、物料需求计划和生产计划,进而是生产控制和采购执行。

5)    各职能就投入资源来执行,不仅是供应链,而且是销售。供应链按需求计划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要保证能卖掉。这也是为什么需求计划的最终责任人是主管销售的副总。这其实也是销售与运营计划的整个过程。

6)    最多一个月,需求、供应情况发生变化,就得更新需求计划,以及相应的财务和供应计划,整个过程又来一次。这就是销售与运营计划的定期更新。

4.    需求计划经理是跨职能协作的聚焦点,需要是个全职岗位,负责分析历史需求数据,协调销售、市场、客户、产品、品牌、供应链、财务等多个职能和高层管理,收集各职能的意见,并整合到数据分析中,制订需求计划,否则需求计划就是一盘散沙,做不好也就可想而知了。

5.    当需求计划流程尚不成熟时,需求计划必须归销售或者市场,即最接近客户需求的职能。销售提需求时一般都会虚高一样,优化的空间相对较小,却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做法。当需求计划流程成熟时,每个职能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职责,需求计划可以划归供应链职能。这样做有利于集成、优化需求与供应计划。

小贴士26 为什么销售不对库存负责

1.    在很多公司,供应链苦于销售对库存不负责任。这其实是需求计划,或者说是销售与运营计划没有闭环的结果:就是把最后的需求计划与销售达成一致却往往没做,即供应链按照这样的计划来生产;销售要按照这样的计划来销售。

1)    在闭环的需求计划体系下,销售对库存负责,会想方设法管理需求,说服客户买已有的库存;

2)    在开口的需求计划体系下,这却习惯性地成为销售的借口:客户要,但供应链没有生产出来,你让我怎么达成销售目标?

2.    在需求计划流程开口的情况下,需求计划对于供应链有约束作用,但对销售则否,表现为销售就对库存不负责任,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不管需求计划做得多好,生产出来的东西肯定不是百分之百客户想要的;反之,客户想要的,注定有一部分不是我们已经生产出来的。于是供应链习惯性地成为销售业绩不达标的替罪羊。

3.    “同一套需求计划”是销售与运营计划的核心目的之一,能解决“牛鞭效应”的根源问题--信息不对称。

小贴士27 相关需求的计划

1.    需求分两类,一类是独立需求,一类是非独立需求,或称相关需求。

1)    独立需求不依附别的需求而存在,讲究效益。比如汽车、计算机的销量,以及售后维修的备品备件等。这类需求需要通过预测来计算,挑战是推动跨职能协作确定“一套数字”,驱动整条供应链运作,流程和人的能力对独立需求计划更为重要。

2)    相关需求是独立需求的分解,兼顾效率,比如车轮的需求,取决于BOM的复杂程度,要处理的数量可能是独立需求的几十倍:物料需求计划打开BOM,按照独立需求来推算相应的相关需求。数据处理量巨大,因而对信息系统的要求更高。

2.    相关需求计划的有效运作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

1)    主数据的准确性,比如生产周期、采购前置期;

    在有些企业,物料的数量动辄成千上万,采购前置期维护不准确,实际交期是4周,那意味着MRP在运行时,只会提前3周给供应商订单,3周后到不了货,催货的概率就很高,同时物料的齐套率就低,而齐套率低意味着已经到了的物料得堆置起来,总体库存就高。反过来,公司会提前下订单,物料会提前到,同样增加了公司的库存。

    采购前置期要按照供应商的实际能力来计算,不能一刀切。系统里的供应日期不可靠,决定了生产计划最多只能按周协同。物料到达的精度是1周,可能是星期一,也可能是星期五,生产排程就很困难,经常出现白天工人停工待料,晚上加班加点的情况,生产成本就这么上去了。

2)    BOM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产品到了一定阶段就需要做相应的BOM维护,这在很多企业是设计人员的活儿。设计人员整天忙于赶进度, BOM维护就成了低优先级的活儿,没有及时做,或者做得不够好,给后续的生产和物料准备制造了大麻烦。

    销售到了一定阶段就得敲定特殊配置的BOM,这些料号往往是长周期物料,依赖于成品层次的独立需求计划。成品的需求计划往往没法及时制订,导致这些长周期物料不能及时配置到客户订单的BOM中,供应链的后续问题就挺多。

    与采购前置期相比,BOM问题更加难对付,因为它牵扯公司的两大主干流程:新产品开发和集成供应链流程。更大的问题是,销售和设计是供应链的两大内部客户,处于强势地位,供应链很难驱动他们更新BOM,就只能采取各种手工方式弥补,准确度更低、成本更高。

3)    库存数据的准确性

    库存数据不准确,表面上是系统和数据的问题,其实是流程问题。比如信息流和产品流不匹配:料领了,但手续没办,账没记,以后有时间了再补吧。库存不准,就连ERP里最基本的MRP都不能运行。

    缺乏基本的跨职能监督是另一个原因。比如采购兼管原材料库存,生产兼管成品库存,缺乏基本的监督与制衡,库存数据很容易失真。

    库存操作过程中,员工不专心、操作失误,也是库存数据不准的重要原因。有些ERP软件对于多余预测的管理也是根源之一。

3.    销售做不好需求预测

1)    销售是离客户最近,但一个产品,尤其在大公司,可能有多个销售负责多个渠道,如果让多个销售都做预测,合起来成为产品的总预测的话,预测的准确度就注定不高。

2)    销售的绩效主要看销售额与利润率,即使做预测,也是他们的兼职,不会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让预测的准确度成为该销售的主要绩效指标,那么他的销售任务必将大幅缩减,所能接触的客户也就更少,导致“销售离需求近”的优势全面消失,客户端的主要信息还是得通过别的销售获得,这个人就势必成为负责预测的专职人员,也就是需求计划人员,不再是销售了。

3)    销售做预测,会不可避免地受销售指标的影响,习惯性的虚高,习惯性地造成供应链的库存问题。需求预测的基本功是数据分析,即在需求历史的基础上,通过建模预测未来的需求。数据分析并不是销售的特长,销售社交能力高于分析能力,做预测以拍脑袋为主。而在缺乏数据分析的情况下,拍脑袋注定得不到高质量的预测。

4.    好的预测需要集成销售和计划的能力。

1)    从能力上讲,计划和销售可以说是两个极端:计划是数据驱动,典型的分析型决策,通俗点讲有点像计算机;销售是直觉判断,典型的直觉型决策,通俗地说就是拍脑袋。分析型和直觉型是决策方法上的两个极端,单纯一种方法没法做出高质量的决策。

2)    好的预测是“由数据开始,由判断结束” 。先从数据分析开始,通过数据模型,比如平均移动法、指数平滑法等得出基本的预测(计划是这方面的专家),再加入职业判断,比如某个产品有促销计划,那就在过去三个月的销量基础上上浮30%(销售是这方面的专家)。数据分析加上职业判断,才会产生最好的预测。

3)    从职能的角度看,销售的眼睛是朝前看的,关注的重点是还没有发生的;计划的眼睛是朝后看的,关注更多的是已经发生的。销售与运营计划的一个根本目标就是促进销售与计划的结合,以便把已知的和未知的紧密结合,在公司层面产生最高质量的预测计划。

5.    需求计划应该对预测和预测的准确度负责。

1)    在大多情况下,需求预测并不需要多少销售端的信息,因为大多企业是以重复性业务为主,历史需求已经蕴藏了丰富的信息,分析得当,便能制定不错的预测。即使预测不准,还有安全库存来应对。由于计划团队的能力问题,安全库存往往设置不合理,造成短缺或过剩,这是又一个典型的计划问题。

2)    需求计划是这一系列活动的核心,把各个职能粘合起来,对未来业务量做出的判断。即便有时候需求异动较大,往往也是因为计划没有与销售定期沟通。销售没说,打他们的板子;计划没问,同样罪在不赦。计划的天职是着眼未来,应该建立与销售定期、不定期沟通的机制,及时探知可能发生的需求异动。很多时候,表面上看是销售没有及时说,其实是计划没有建立与销售的有效沟通机制,没有及时问。

3)    需求预测不准,造成短缺或过剩,大家把矛头指向计划;计划总能找到客户需求方面的问题,把责任推到销售头上,完成压力转移;而销售想都不想就直接推到客户头上,于是这压力就消失在棉花堆里。这对大家来说都是最“合理”、最“安全”的做法。但结果就是形成企业的受害者文化,每个职能都觉得自己是受害者,没法形成真正的责任机制。

6.    不真的打板子,就不可能建立真正的问责机制。

1)    需求预测不准造成业务损失或库存积压,计划是第一责任人,首当其冲得挨板子,比如扣奖金;需求计划挨了板子后,才会继续追溯责任,(否则计划员就容易做老好人,不愿追究销售的责任)。如果根源是销售对客户的大规模异动管控不力,或者促销计划没有及时通知计划和供应链,那销售也得挨板子,在绩效考核上受到影响。

2)    企业常犯的错误就是销售是强势职能,销售的问责机制没法建立,下面两种结果都不符合企业的长远利益:

    继续维持对计划的问责机制,但对销售没有问责,需求预测本身更是“垃圾进,垃圾出”,质量自然也是越来越差。当需求计划归供应链时,计划职能两头受气,前端管不了销售,后端对付不了供应链,越来越弱势,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    为了维持公平,放弃了对需求计划的问责机制,或者表面上有问责机制,但没有实质性的纠偏举措,比如打板子,就成了供应链怪计划,计划怪销售,销售怪客户,最后不了了之,结果预测变成儿戏,注定是越做越烂。

7.    采购不得调整需求预测

1)    两个采购进行调整的两个误区:

    先说预测的准确度太低。如果计划做的需求预测不准,采购何德何能可以预测得更准确?是离需求更近,知道更多的需求情况,还是分析能力更强,能从历史数据中得到更多的信息?都不是。作为执行职能,采购注定做不出更好的预测。

    再说供应商的良率。对于良率问题,根本的应对措施是督促和帮助供应商改进生产流程与质量控制。如果一时没法改进,采购方可建立一定的安全库存。安全库存的作用就是应对不确定因素,而良率问题是典型的供应不确定性。供应商不知道采购已经加了富裕系数,他们的生产计划再加个富裕系数,结果就是双重上浮,导致需求信息的过度放大,最后以库存积压收尾。而且采购也不能确定供应商的良率每次是多少。

2)    类似的博弈在销售与计划、计划与采购、采购与供应商、供应商与下级供应商之间进行多次后,你就能理解为什么需求信息越来越不准,造成“牛鞭效应”,最后要么过剩(大家都加个富裕系数),要么短缺(大家都打个折)。

    一旦开始博弈,内部客户就可能更加轻率,导致输入信息的质量更低。“不管我做得有多好,反正你都会调整,也不告诉我为什么,那我随便做做得了。”

    销售没法控制过程,就开始控制结果。反正我给你预测了,你想怎么调就怎么调,但前提是保证有货。这种情况下,在预测上,销售和计划本来是朋友,互相博弈使跨职能协作更加困难,职能之间的互信更低。

    在有些行业,上下游之间习惯性博弈,真假难辨,谁先诚实谁先死,结果谁也不敢停止博弈,过去把未来扣为人质。

3)    解决方案很简单:停止博弈,用同一套数据成为唯一的预测,大家一起执行,对就对到一起,错也错在一起。在供应链里,不确定性就是成本。消除不确定因素就是降低库存和成本。

小贴士28 劳心者不得劳力,劳力者不得劳心

1.    计划是劳心者,采购、生产和物流是劳力者。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这就是说,计划是动脑子的,采购、生产和物流是动手的,三大执行职能得按照计划的指令来干活。

2.    劳心者一旦开始劳力,就没有足够的精力做计划。计划不到位,执行就得花更多的时间补救。而劳力者一旦开始劳心,大家都对需求预测动手动脚,就增加了职能之间的博弈,给系统注入更多的不确定性。 这样颠倒的原因是对应的职能没有能力或意愿做好本职的事。

3.    解决方案不是让计划专注劳心,而是要去改变了劳力者的能力,让供应链执行者能够满足计划职能的合理需求;同理,要想让劳力者停止劳心,要让计划在系统、流程和人员建制上有足够的能力,确保计划工作能高质量地做出来。如果需求计划员的水平只能达到催货员的水平,除了催货再没别的能力,那注定执行职能得继续调整计划。否则你明知是错的,也不能径自走下悬崖啊。

4.    绩效貌似是执行的结果,其实是计划出来的

1)    计划的重要性远远不止催料,它是供应链的引擎,驱动采购、运营和物流等三大执行职能,可以说是供应链管理中最重要的职能。计划不到位,就得执行来弥补。计划落后一步,执行就会落后五步、十步。

2)    很多公司没有认识到计划的重要性,并赋予它合适的职能和待遇。

    有些公司认为,所有的计划都是错的,特别是在需求变动剧烈的电子和快消行业,随便做做就得了,最后还是得执行职能来弥补,要加强也是加强执行职能,比如花更多的钱,给采购部门雇更优秀的员工,以便更好地驱动供应商来救火。尽管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错得多跟错得少还是区别很大,不能因为计划赶不上变化就放弃计划。就如人生来都是要死的,但你不能因此就躺着等死。

    Afool with a plan can beat a genius without a plan(计划在手,傻子也能打败没有计划的天才)。管理,就是计划加控制,即先计划,再围绕计划执行,根据执行完善计划。

小贴士29 相比北美企业,计划是本土企业的薄弱环节

1.    企业总体上分三个层面。

1)    在战略层面,老总制定战略目标;国内我们的企业家虽然大多出身草莽,但充满街头智慧,有远见,有胆识,敢于抓住机会,敢于承担风险,总体上强于欧美。

2)    在战术层面,职业经理人把战略目标翻译成计划,就战略的可行性反馈给战略层,供调整战略,然后层层分解,指导基层执行;这是欧美企业的优势所在。

    职业经理人做管理,简单地说就是两件事:计划和控制,即把目标细化为计划,用计划来指导执行,同时根据执行情况来完善计划(控制)。

    欧美有完善的培养体系,比如商学院和公司的轮岗、企业大学,培养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阶层。这些职业经理人通过完善的计划,有效弥补了战略层和执行层的不足。

3)    在执行层面,基层员工把计划付诸实施,并就计划的可执行性反馈给战术层,供调整计划。国内的基层员工远胜欧美的“贵族”员工。

2.    如果企业家是统帅,制定战略与方向,那么职业经理人就如军师,运筹帷幄,而运筹帷幄就是计划,把战略细化成计划方案。

1)    没有计划,有的只是消极应对;计划不到位,全靠执行补;貌似没做到,实则没想到。

2)    没有控制,控制是围绕计划的控制,没计划就没控制。不统计就不知道,不知道就没法管控。

3.    无谓的折腾:老总一个点子突然冒上来,就一竿子插到底,全公司就行动起来。回过头来一琢磨,说不能这么做,这里有个更好的点子,于是全公司又掉头重新来过。

1)    这是个职业经理人问题。老板,尤其是创业型的企业家,特点是点子多,但想法也变得快。作为职业经理人,我们的职责是围绕老板的点子,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反馈给老总,验证这个点子可行,或者不可行,因为要花多少资源,需要多少时间,会影响多少现在已经在做的项目,然后由老总决断是否要推进这样的点子。这个实施方案就是计划。

2)    如果职业经理人的力量比较强大,能够与企业家互相补充,也互相制衡,这是良性的平衡。

3)    如果职业经理人层次不够成熟、能力不够强,要么没有能力制订出完整的计划,告诉他可行还是不可行;或者即便有了计划,认为不可行,也说服不了老总改变。于是职业经理人就面临两种失败的选择:少数人继续“抵抗”,被视为不合作而最终被淘汰;多数人就投降,顺着老板的意愿。这其实是放弃职业经理人的最重要的计划职能,把职业经理人由运筹帷幄的军师降格为冲锋陷阵的卒子。

4.    很多企业的两头强(战略层的企业家、执行层的基本员工)、中间弱(战术层的职业经理人)。而离开了战术层的计划方案,战略层的点子注定是“摸着石头过河”,在试错执行过程中注定要走冤枉路,成本就低不了,速度就快不了。“摸着石头过河”貌似实干精神,对于初创的企业或许适用,但对成熟企业来说,试错成本很高,是缺乏计划和管理能力低下的体现,是个大误区。

小贴士30 公司大了,供应链计划不能再是兼职工作

1.    一些快速发展成长起来的公司,规模上成了大公司,管理和运作水平却停留在小公司层次,忽视计划职能就是一种表现。

1)    自上而下缺乏计划性,导致计划先天不足,就只有加班加点来弥补。苦劳不是功劳,不要把忙跟效率等同起来。

2)    小公司很难计划,甚至可以说是没有计划。天生就是执行导向的,执行强于计划。公司规模小,随时随刻受到客户、供应商和竞争对手的挤压,势单力薄,疲于应付,只能紧盯着外界,随着周围的风吹草动随机而动。业务简单、组织简单,使得小公司的协调工作相对容易,计划的重要性也显现不出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小公司没有独立的计划职能。

3)    公司长大了,业务和组织的复杂度就与小公司不可同日而语,职能内部、职能之间的协作更加困难,计划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了。计划和执行分工,成立独立的计划职能就很有必要。

    执行者忙于执行层面的各种琐事,没有时间做计划;计划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大部分兼职计划员其实是“救火队队长”,大部分精力被其他既重要又紧急占掉,最难做到的就是静下心来做计划。

    执行者缺乏必要的计划能力,导致计划水平良莠不齐。计划是个技术活,有成套的方法论,要求很好的数据分析和组织协调能力。数据分析正是采购、生产和物流等执行职能所不擅长之处。作为执行职能,他们擅长的是凭经验,拍脑袋。

4)    企业大了,没有独立的计划职能,依赖忙人、能人兼职做计划,必然导致计划的缺失。企业不可避免地陷入执行模式来弥补,而执行不力的时候,就只能增加产能和库存来应对。于是,企业习惯性地“量一下、剪两下”,而不是“量两下、剪一下”,执行效率下降,导致成本攀升的速度高过营收增速,利润空间一再被压缩,最后甚至因为没法负担成本自重而轰然倒地。

2.    解决方案就是专业分工:把计划与执行分离,成立专业的计划职能。

1)    成熟企业,计划职能归属于供应链运营。面对客户和销售的需求,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判断要生产多少,采购多少,配送多少(计划职能),并完成相应的采购、生产和配送工作(执行职能)。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实现计划与执行的专业分工带来的好处,另一方面让两者保留在一个大的职能中,增进两者的集成。

2)    有一种误区是,把计划职能放到销售部门利于让销售对整个结果负责,省得销售与供应链之间互相指责。这样做的缺点是:

    单列计划职能是执行与计划的一重分离。现在把计划放到销售,把采购、生产和物流等执行职能放到供应链运营,则造成执行与计划的二重分离。两重分离下,计划与执行之间的沟通、协调、反馈效率就更低,为后续的种种绩效问题埋下伏笔。

    让强势的销售部门更加强势,弱势的运营部门更加弱势,这种力量对比更加不平衡,更不利于公司的成本控制。

小贴士31 计划不能是新兵训练营和老弱病残休养所

1.    计划是供应链的引擎,其决策直接决定供应链的绩效,所以必须由最优秀的员工来做。不但是计划领域的专家,而且能够指导客服、物流和仓储等其他职能。他们熟悉公司的产品、组织、系统和流程,有很强的跨职能协作能力,再加上分析、判断能力,很好地充当了供应链引擎的作用。

2.    计划的天职是管理需求,不能堕落为执行

1)    计划的基本工作任务包括制定预测,设定安全库存,管理物料短缺(催货)等。催货的影响时间段最短,只是几天到一周;安全库存的影响时间稍微长点,一般是几天到几周;而需求预测的影响时间最长,一般是13-26周滚动计划。

2)    预测对供应链的影响最大。这意味着计划职能的天职是抬头看路,主要精力应该放在预测上。

    把计划变成低头拉车的执行职能,比如催货,这对整条供应链来说就是悲剧,计划催采购,采购催供应商,供应商催下级供应商,整个公司的供应链的方向是朝后的,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供应端。供应端的问题大都是结果,不是根源。根源是紧急需求,导致供应端没有充分的时间来响应,采购前置期设置的不合理。

    在运营水平高的公司,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前端,比如华为的听炮声,就是把团队的注意力集中在需求发生的地方。需求理顺了,供应端的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计划职能在需求管理中里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小贴士32 怎样管理需求

1.    对于营销驱动的需求,需求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订单落地之前的预测。很多产品预测难做,但并不是说就不应该做预测,或者说预测不存在。

1)    销售总会有一系列的生意在谈,有些成功的概率可能高达80%,有些可能只有30%。这些信息,计划部门可通过跟销售和市场部的互动得知。如果主要零部件的通用性高、采购周期长,可考虑在成功可能性达到一定程度,比如50%的时候就录入需求预测,驱动供应链来供应长周期的零部件。万一这生意不成功,这些零部件的库存还可以被别的产品、客户消化,无非是需要一段时间。

2)    如果定制件较多、库存呆滞风险高,则应该及时反馈给销售端,让他们理解潜在的风险,要么承担库存风险,提前驱动供应链,要么规避库存风险,等生意谈成后再采购、生产,销售应理解得等一段时间才能拿到货。这样销售至少参与了决策,到时候果真拿到订单,紧急要货的话,他们也能理解为什么没货。

3)    要避免计划坐等需求落地,等到后就催工厂,催供应商,催不来就抱怨销售给的交货时间太少,总觉得自己是无辜受害者,都是别人的错。

2.    预测的三个简单规则:

1)    规则1:所有的预测都是错的,但有预测要比没有强 。

    在客户订单落地之前,从生产计划的角度讲,只有有了预测,MRP才能运作,驱动材料采购与生产。一些销售为保证预测的可靠性,迟迟不肯给出预测,一旦预测变得相当可靠,客户要求的交货日期也在跟前了,留给供应链的时间所剩无几。

    要打破这种僵局,除了给销售部门的责任机制外,关键是要制造宽松的氛围,产、供、销及早协作,理解预测的风险,鼓励承担精心计算过的风险,尽早设定预测。

    秋后算账不能少,这是供应链前端(营销)和后端(计划、生产、采购)的反馈机制。但是,秋后算账要分清楚情况:预测不准是因为市场和客户本身难以预见,还是因为营销没有尽职。对前者要宽容,这对促进跨职能协作和鼓励销售尽早拿出预测很重要。

    对于新产品开发、新项目而言,预测更多的是定性的理解。基于这种定性的理解,计划和供应链了解这是针对大众还是小众,全国还是地方市场。大致估计对生产和供应商的工艺和产能要求,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加以考虑,并为日后的量产打好基础。这里的误区是采购不了解大的方向与要求,没有做好供应商选择,或者供应商选择纯粹由设计部门主导,为日后各种问题埋下祸根。

    提高预测准确度的最好办法是不需要预测,或者尽量降低对预测准确度的依赖。这就如最好的防守是进攻一样,而缩短响应周期,标准化产品设计正是冲着这一目标去的。

2)    规则2:预测需要多职能参与,每个部门都得各尽其责

    协同计划、预测和补货(CPFR),采购、运营、计划和产品管理都得介入预测过程,促使早日生成预测计划。计划量化库存风险,供营销和计划参考,供应商往往接触多个客户和行业,对市场变化有独到的认知,可以帮助采购方及早计划。

    多职能参与并不意味着没有单一责任人。最简单的就是责任倒逼:采购、生产、运营向计划部门要预测,计划部门就成为直接责任人;计划向产品、销售要预测,产品或销售就成了直接责任人,以此类推。

    从责任体系上看,计划是预测的第一责任人,要避免计划消极等待的不作为。如果销售不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一问,二提醒,三上告。

3)    规则3:预测不是 一锤子买卖,需要循环预测,逐渐逼近

    预测刚开始的时候都不准,需要不断循环预测,及时纳入新信息,修正预测。缺乏循环预测机制,没有逐次“微变”的过程,一变就是巨变,供应链很难一下子消化,就成了问题,要么短缺,要么积压,都是成本。

    越是粗放经营的企业,调整的频率往往越低。惯常的做法是每周调整,滚动预测。

    最后一分钟变动的“突发”事件只占日常的5-10%,属于例外。但是系统、流程往往是滞后的;所以计划工作也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即主动探知需求变化,及早进行需求管理。

    计划员可以定期和销售与运营协调、滚动预测、信息共享等。建制完善的公司都有成套的系统和流程做这些。

    早晨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不是把那成百个邮件从头回起,而是到内部客户那里,尤其是那些那里真正给我们制造麻烦的人,问他们在开发什么新产品,现在的供应商能否满足需求。如果不能满足,那现在就开始寻源流程,而不是等到3周后设计图正式录入ERP再从头开始。早发现,早解决,事半功倍。

3.    总之,计划看上去是个分析职能,但只待在办公室里注定做不好计划。需求管理理顺了,供应管理就更容易了,而计划团队由原来的供应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

1)    需求管理不到位,导致整条供应链从头到尾都在被动反应。计划员与销售很少接触,一旦接触就要么是催料,要么是处理过期库存,见面就是相互指责,而不是谈需求,谈预测。

2)    解决方案就在于改善需求管理。

    针对大客户,建立计划员与客户经理、销售团队的定期会议机制,逐项讨论客户端的变化,以及对物料需求的影响,把需求变动及早通知采购与供应商。对客户管理团队,他们的任务不是向计划和供应链催料,他们的任务明确为及时探知和有效管理客户的需求变动。这就从前端理顺了需求计划管理,为采购和供应商留出更多的响应时间。

    在供应端,针对大的需求变动建立闭环的执行流程,定期跟进和汇报执行进展,而不像以前,需求预测录入ERP就听天由命,供应商能做到哪一步就算哪一步。

    这样客户服务端对供应链的执行能力更加有信心,从而把更多的精力花在管理客户上,计划员的职能也由催料慢慢转变为管理需求变化。逐渐地,催料的邮件越来越少,通知需求预测变化的邮件越来越多,团队走上了良性循环。

3)    工作思路理顺了,方法论建立了,工作效率就提高了,作为管理者,就能负责更多的项目,管理更大的团队。管理者如果忙得焦头烂额,往往是因为系统、流程、方法论等大问题没有解决,迫使管理层频繁介入,成了资源黑洞的牺牲品。

4.    你不能寄希望于预测的准确度。预测的准确度可以提高,但到了一定地步,继续改进的空间就越来越小。预测是对未来的预测。nobody has a crystal ball(没人手中有个水晶球)。一味在预测的准确度上死磕,虽然看上去努力了,其实没什么回报。

5.    供应链执行是预测准确度解决方案的一部分。要预测,是因为供应链需要响应时间,即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配送需要时间。响应时间越长,对预测的依赖越高,需要更早地做出预测;但做得越早,预测的准确度就越低。这就陷入了怪圈,得另谋出路解决:

1)    缩短响应周期,也是加快产品流和信息流的速度,缩短产品的生产、运输、配送和等待时间。

    精益生产,一大目标就是加快产品流,比如减少换模具的时间;采取预防式修理,减少设备意外停机造成的生产线中断;建立制造中心,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生产现场推行5S,现场整整齐齐,工具、物料都放在顺手的地方;提高供应商的按时交货率,确保产品的质量,也是为了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停机待料,以及降低处理质量问题的时间。

    在产品的响应周期里,产品真正流动的是一小部分,在缩短产品的响应周期上,精益生产之所以效果有限,就是因为信息流(流程)的时间没有被缩短。信息流的低效是个大问题。比如有些公司,需求信息从客户传到一级供应商,动不动就耗掉两三周。等传到三四级供应商,五六周就过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产品的交货周期动不动就3~6个月。而交货周期越长,对预测的依赖度也就越高。

    现在好多公司采用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把有些决策固化到系统里;采取扁平化组织,决策权下放,缩短决策周期。但相比在缩短生产周期上面所做的各种努力,对信息流的改进还嫌不足。这也是缩短响应周期的机会所在。所谓端对端的供应链流程改进,重点就是围绕信息流进行。供应链运营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    产品的响应周期不可能无限缩短,这是由物理定律决定的。如果缩短不了响应周期,就想法降低库存风险,可以把库存建到接近消费的地方。这样以逸待劳,需求一来就供货。

6.    需求没了可以注销,但库存时间长了可能贬值。降低库存风险,这就得从设计的标准化着手。

1)    设计的标准化有多个层面: ①采用工业界的标准件,这是最好的标准化;②虽然是定制件,但同一定制件用在多种产品上也是标准化;③产品设计虽不标准,但生产工艺标准化,这也可以降低生产难度,缩短生产周期。

2)    标准化的好处规模优势和风险聚合(risk pooling)。产品越标准,对预测的准确度要求也更低,就如自来水,每家每户都在用,自来水公司的预测准确度就相当高。

3)    标准化虽说是设计的事,这些也是供应链需求管理的重要组成,即在需求落地之前正面地、积极地影响需求,以减少后续执行中的各种问题。比如,供应链最熟悉供方市场,把供方市场的已有的标准件的情况反馈给设计。再比如,供应链最熟悉供应商,把供应商的工艺知识反馈给设计,入争取把标准生产工艺设计进产品。

7.    与供应链计划一道,绩效管理是“中间治乱”的得力工具。

1)    没有指标,对供应链的评价注定是主观的,在丛林法则下,作为弱势群体的供应链,其贡献就会被忽视,被强势的内部客户虐待。一个公司有了供应链运营指标体系,这个公司的供应链运营水平不一定高;但如果没有供应链指标体系,这个企业的供应链运营水平则注定不高。

2)    供应链的指标体系是对内外客户的承诺,都可以从计划找到源头。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    客户服务水平(比如按时交货率),其决定因素是预测和库存水位。

    资产利用率(比如库存周转率),其决定因素是安全库存和采购的前置周期等等。

    运营成本(比如人工、物流和仓储成本),其决定因素是雇多少人,设多少仓位,开支多少物流成本。

3)    在更高层面,计划代表供应链各职能对很多绩效指标负责,在供应链的绩效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计划通过绩效指标来引导执行职能,向统一的目标迈进。

小贴士33 库存主要是一个计划指标

1.    库存是供应链各种问题的焦点:需求问题,设计问题,质量问题,产品生命周期问题,按时交货,物流运输,生产排程,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计划问题,预测问题等等。

2.    从唯一责任人制原则出发,库存是需求与供应不匹配的结果,源自计划上的先天不足和执行上的拖泥带水。虽说有执行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因为计划不到位,没有把库存数据提供给设计、营销,供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公司,计划代表整个供应链,向营销汇报产品的客户服务水平和资产利用率,三个供应链运营指标中的两个(第三个是运营成本)。计划的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供应链的水平。

3.    在供应链领域,计划扮演“大总管”的角色, 最熟悉成本与收益。当供应链计划没有能力清楚地阐述收益与成本、库存的时候,迫于压力就建了太多的库存,花费更多的钱来满足客户需求,得不偿失,公司的很多成本和库存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小贴士34 管理供应链的“效率边界”

1.    百分之百的按时交货率然可以达到,只要拿库存和钱来堆就是了。这从客户的角度看很好,但从公司的角度看则否:公司不盈利,时间长了,就没法有效支持客户,最终还是会影响客户。,我们是允许也鼓励有5%的迟到,但还是要看一下迟到的是什么。如果是5000美元一份的料,每3年消耗一次,我们没备库存,客户有需求,按时交货率上是少了一个,但也节省了5000美元的库存,值。如果是5美分一颗的螺丝钉,客户停机待料,那是件坏事,表明我们不知道哪些料该备,哪些不该备,结果应该备的反倒没有备。

2.    “效率边界”,反应了供应链的绩效(服务水平)和成本/资产的关系:

1)    管理粗放、成本压力不大的企业一般处于A点--高成本、高库存,但服务水平(比如按时交货率)很低。这种企业采取一些基本行动,比如导入绩效考核,驱动员工认真做事,就可以从A点转移到B点,即在不影响服务水平的情况下,降低相当多的成本和库存,如“扫浮财”。

2)    对于大多企业来说,经历了年复一年的降本,以及各种各样的降库存运动,“浮财”早已扫完,剩下的都是硬骨头。一般都处在B点。这意味着如果要提高服务水平,成本、库存就得沿着“效率边界”以几何数级上升。在极端追求百分之百的服务水平的公司,到后来就是以很大的成本换取很小的收益,得不偿失。结果生意越做越多,账面上赚了,都赚到库存里了。

3)    每个公司都希望的是供应链能做到C点,即成本、库存更低,同时服务水平更高。但问题是,当供应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时,就没有足够的资源,没法从组织、系统和流程上来实质性地提高能力,自然没法实现从B到C的演变。于是,供应链就成了企业的短板。

3.    不能拿运营指标做挡箭牌

1)    最常见的滥用指标是,

    销售和计划按照客户的需求日期统计,采购和供应链按照供应商的标准采购前置期统计。前一个“按时交货率”一塌糊涂,后一个“按时交货率”当然很漂亮。销售和计划一旦兴师问罪,采购就拿后一个“按时交货率”做挡箭牌。

    对标研究不能让你成为行业的佼佼者。行业最好的公司根本就不愿意参加对标研究:我已经是最好的了,为什么要参加对标研究,让竞争对手学习我?这样,你所得到的对标结果,其实顶多是行业平均或偏上的水平,向它们看齐,自然没法让你达到最高水准;另一方面,对标结果经常被利用,成为证明自己已经足够好的工具。一旦成了挡箭牌,指标就失去了指导提高运营水平的目的,公司就不可逆转地走上了下坡路。

    公司越大,部门壁垒越明显,拿指标做挡箭牌的情况就越多。很多企业,特别是那些大企业,之所以能做大,是因为运营做得不错;但做大后,就开始傲慢,特别是那些远离客户的管理层与后台支持职能,开始忽视客户的需求,为指标而指标。

    按时交货率就如员工的工资,只能往上升,不能往下降。客户长年累月接受的是一流的服务,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服务(或至少是部分原因),他们给你更多的生意。你现在说绩效太好了,要向那些失败的同行和竞争对手看齐?

    同行和竞争对手的交货率是94%,这并不是说客户的期望就是94%,更不是说94%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之所以成了行业里的标杆企业,市场份额一路攀升,就是因为我们的供应链运营更好,客户服务水平更高。

2)    指标存在的根本意义上:有指标,就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绩效和解决客户的问题,促进跨职能协作,既要实现客户眼睛里的完美订单,又要兼顾公司的利益,做到适当成本。一个指标,如果既无助于实现客户的完美订单,也无助于控制公司的适当成本,就根本不应该存在。

小贴士35 指标管理要避免“孔雀效应”

1.    指标是责任体系的核心:选择“饿死”还是“撑死”?

1)    指标体系其实是承诺管理:其一是拿到一个好承诺,作为绩效统计的基准;其二是确保实现这个承诺,统计实际的绩效。做精、做细、做到位都是围绕这两点来进行的。比如海尔的“倒逼法”,就是以客户需求为绩效目标,一级逼着一级给出承诺,兑现承诺。两者不是件很“和谐”的事,容易伤感情,超出很多人的舒服区。

2)    “一团和气”,运营水平自然也不高。成功的企业里,围绕指标的承诺管理是员工的基本功课,在这样指标型驱动企业里工作并不会舒服。对于职业人来说,你要么是找个“一团和气”的企业养老,但要面临经营不善而丢掉饭碗的风险;要么是找个让你时时受到挑战,但经营业绩好,职业发展更有前途的地方。

2.    指标体系做到极点,物极必反,需要提防。

1)    “孔雀效应”, 雌孔雀择偶会选择大尾巴的雄孔雀,刚开始的时候,这是优胜劣汰;很多代以后,尾巴占用身体过多的营养和维护,而且“尾大不掉”,行动慢,更容易被天敌猎获。于是到了一定阶段,孔雀的数量就下降。

2)    重视KPI,其初衷是好的。KPI越好,公司绩效越好,能够做出好的KPI的人得到晋升也就顺理成章。但以KPI绩效作为单向选择,KPI就成了“孔雀的尾巴”,扭曲了员工的行为,还得花很多时间维护,玩数字玩熟了,知道怎么对付了,到处就是“手术很成功,病人却死了”的现象。

    银行在亏本,高管们的KPI都挺好,千百万的奖金照拿。做到极致,就是做假账。

    为达到年复一年的降本目标,有些采购经理听任供应商报个高价,然后逐年降价。结果这些人每年都达到了降本目标,奖金照拿,产品却贵得卖不掉。

    KPI做到极点,就成了美国一些上市公司的怪现状。这些公司成天算计的不是如何开发最好的产品,交出最好的绩效成绩单,而是自圆其说,让自己的实际数字与预测完全匹配。

3)    饿死的概率要远大于撑死的概率

    人们看到的因为绩效考核走过头而死的公司,大都是撑死的,因为那都是些全球性的大公司,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    其实,更多的企业是饿死的,只不过因为还没成长为大公司,从来没有进入大家的视线罢了。这些公司的问题是绩效考核太少、规范化的做法太少,缺乏计划性,系统地造成混乱和低效。

    饿死的风险远超撑死,特别是在快速发展后,规模上去了,管理却没跟上的情况下。

3.    你不能忽视现状的合理性:计划体系的改进

1)    导入基本的规范做法,先得从计划体系和绩效管理体系做起。治天下就得更加规范,虽然说不能丧失锐意开拓之心,但守成也占很大的比例,需要兼顾稳定和效率,切忌随意“量一下、剪两下”,进三步、退两步。

2)    企业行为是理性的:它们做什么或者不做什么,怎么做,虽然看起来不一定合适,其实都是对现有能力的反照,或者说是基于现有能力的理性应对。不改变能力,就很难改变行为。有些“空降兵”和第三方咨询死得很惨,就是因为没有认清这点。

    职的计划的弊端有大家都很清楚了:第一,公司大了,兼职者的时间被执行层面的琐碎杂事挤占,留给计划的时间不足,导致没有足够的资源做计划;第二,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业务复杂度剧增,对计划的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兼职者的主要业务是执行,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做计划;第三,计划和执行不分开,不利于充分暴露计划不足的问题,客观上不利于计划的持续改进。

    在计划所依赖的系统、流程和人员技能不足的情况下,由执行职能兼职做计划,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理性选择。你要改变行为(在这里是兼职做计划),必须改变能力(在这里是系统、流程和人员技能)。否则只改变行为(直接用先进的方法论和系统来打破现有的平衡),改变不会持久,对于企业来说弊大于利。

    专业的计划“从事实(数据)出发,由判断结束”,是数据驱动的。当数据不充分、系统和流程不完善时,计划只能依赖经验,由经验最丰富的人来兼任。几无例外,这些人都是执行者。计划就成了执行者中能人、忙人的兼职(在企业里,能人往往注定是忙人)。

    系统和人员会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使得整体能力更低。系统越原始,员工更多的时间就得花在那些本来由系统来做的事上面。

3)    能力就是系统、流程和组织(人员)的综合。能力提升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    系统的能力:帮助每一个库存点预测和设定库存水位;BOM齐全;历史出货清单明晰;销售预测准确率高;在ERP里都有完整的材料清单,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哪些料号是备件,需要备在总库、地区库还是客户现场的寄售库;十多年的需求历史都储存在ERP里,。计划员不用完全依赖“能人”就能找到关键数据来预测需求。

    流程提供的能力:对系统没法提供的,比如全新的设备,有专门的流程与产品工程师、客户服务工程师以及销售团队对接,获得他们的知识与经验,有效弥补系统和历史数据的不足。这也是新产品开发和需求管理流程的一部分。确保及早获知需求异动信息,为供应链争取更充分的响应时间。

    员工的能力:计划员每个人都是本地运营团队里最优秀的员工,熟悉公司的产品、组织和流程,接受过系统的计划培训,有较强的数据分析能力。

4)    系统、流程和员工的能力提高了,成套的方法论才能慢慢地被公司所接受,相应的绩效也自然提高了。

4.    供应链管理职的三个台阶:

1)    台阶一,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上,供应链要向新产品开发延伸,不但支持量产,更重要的是支持新产品开发;

    生产和运营重要,因为这是从1到N的过程,即产品的高质量复制过程,企业的大多成本发生在这个过程,供应链的绩效直接决定了企业能否赚钱。但是,决定成本的是从0到1的过程,即新产品开发过程。标准化和设计优化做得好,产品的复杂度低,后续成本控制就更加容易。

    这意味着改变惯性的供应链思维:

    在心态上,供应链必须认识到新产品开发与生产和计划一起,是供应链的重要内部客户。供应链的任务不只是让生产满意,更重要的是让设计工程师满意;越是新产品开发,越像艺术而不是科学,计划性是最谈不上的。相反,计划是有运营背景的人的强项,运营出身的供应链人员更有计划性,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工程师不按流程做事,给供应链造成大量的善后问题。

    在资源上,供应链的资源要向新产品开发倾斜,资源投入是检验重视度的唯一标准。

    在能力建设上,这也要求供应链加强技术力量,比如设置供应商工程师,推动公司的产品设计与供应商的工艺设计的对接。没有技术共同语言,对内没法有效管理产品开发,对外没法有效控制和制衡供应商。

    供应链也得改进系统和流程,以支持新产品开发的需求。传统的供应链主要服务量产阶段,其流程和系统也是围绕量产的需求构建,成本可以做低,但以时效性为代价。这不适合于新产品开发,因为对于新产品来说,效率重要,但速度更重要。比如简化流程,优先处理工程师的订单,解决了零星采购的时效性问题。

    不管是新产品开发的订单处理,还是验收、送货,看上去都是些小举措,可一点儿也不要小看这些,它们不但显著改善了对研发人员的支持,而且传递了清晰的信号,那就是供应链支持新产品开发的心态。这对改善内部客户关系很重要。这种解决方案不仅是改进研发人员的短处,让他们增强计划性;更重要的是发挥供应链的长处,以己之长,补人之短,把供应链的计划性延伸到产品开发中,尽早探知需求,及早启动供应商寻源流程。

2)    台阶二,在优化层面上,供应链要超越订单层面,上升到产品层面的优化;

    供应链转型开始时,供应链的聚焦点为订单,从业人员以采购员、质检员和计划员为主力;转型完成后,供应链的聚焦点变为产品 ,中坚力量变成了供应商经理、供应商工程师和计划经理。这三类岗位在能力上有明显提升,保证了在与设计、营销和供应商打交道时能够更加有效,从而实现产品层面的优化。

    订单层面的集成的好处就是,客户订单层面有了清晰的责任和沟通机制,由一个部门(供应链部门)从头到尾负责,避免传统上各职能“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减少了职能之间的推诿和扯皮。比如,采购和物流都归属供应链,汇报到同一个总监,因采购前置期造成的加急运输成本就降低了。

    订单层面主要是供应链各职能之间的优化,企业一般会通过组织措施(比如把客服、计划、采购、物流等职能划归供应链统一管理)、流程措施 (比如围绕客户订单的端对端的流程优化)、系统措施 (比如ERP与电子商务系统)来实现。

    在订单层次,供应链的优化手段主要是增进连接:从客服到计划到生产控制到采购,再到供应商,通过信息系统和流程紧密连接起来,促进产品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高效流动,以把成本做下来,速度做上去,库存控制好。订单是管理的焦点,系统和流程是载体。连接的目标是效率,即把围绕订单的各项事务做得又快又好又便宜,这是解决能不能够 有效协作的问题。

    订单层面对总成本的影响相对很小,因为百分之七八十的成本是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决定。推进设计优化,确保产品在设计出来的时候就是成本低、可制造性高。供应链在产品层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即围绕产品特性,打造合适的供应链能力,实现产品层面的优化。

    在产品层次,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手段是改善关系,加强协作,以优化设计,降低产品成本。这包括理顺供应链与设计、销售的关系,促进三大职能之间的协作;理顺公司与供应商的关系,让供应商更加愿意介入新产品开发。供应链的寻源战略显著影响供应商关系,比如短期关系、一个料号多点寻源等,都会影响关键供应商早期介入设计的积极性。关系的目标是效益,这是解决愿不愿意有效协作的问题。

    而产品层面的优化相对有限得多,业界还在不断探索成功的做法。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供应链(ISC)是公司层面的两大主干流程,是企业试图达到产品层面优化的正式举措。这些年来,最头痛的事情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如何开发一个好产品,并以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来满足市场对产品的需求。

    在具体的能力建设上,企业得有基本的流程和系统,比如集成产品开发、集成供应链流程,同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你很难完全用系统、流程来解决关系层面的事情:其一是技术力量,比如供应商工程师,来对接公司的产品设计与供应商的工艺设计,以优化产品设计;其二是领导力 ,比如高素质、经验丰富的供应链经理,在需求端能够有效管理内外客户的需求,在供应端能够有效选择、管理和督促供应商改进。

3)    台阶三,在计划与执行上,供应链不但要会干活,而且要会算账。

    从最基本的岗位设置上看,供应链形成了三个发展阶段:

    最简单、最原始的供应链只有基本的执行能力,比如采购员、仓库保管员、生产操作员等,这些岗位做执行,也兼做计划。公司规模小,或者管理粗放时,这种组织方式比较常见:只会低头干活,不会抬头看路。

    计划和执行的分离是第二个发展阶段,表现为计划能力的出现,比如生产计划、库存计划、车辆调度等成为全职工作。在做专职计划的同时,也兼职分析,支持特定的项目或非重复性决策。不但要能做到(执行),而且要能想到(计划)。

    随着业务变得越来越复杂,掌握全局和情景分析也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难,分析能力就从计划里分离出来,这是第三个发展阶段。分析能力使得供应链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趋势和模式,从更高层次指导计划和执行,也更好地帮助营销和设计算细账。与计划能力一起,分析能力让供应链摆脱只会干粗活,不会算细账的传统形象。

    从执行到计划再到分析的发展过程中,从能力上讲,就是加强供应链的计划和分析能力,对公司的贡献也逐级增大,这为供应链在公司里谋得一席之地,不但形成与研发和营销三足鼎立的局面,而且与研发和营销更加集成,真正成为公司的战略职能,成了把成本做下来,把速度做上去的主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供应链管理:高成本、高库存、重资产的解决方案读书笔记(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