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登鹳雀楼》,吟诵教学的初步探索,想把属于中国式读书法教给孩子们。我希望他们还知道原来诗词在古代是这么唱出来的。从一开始的过关背诵,到后来的依字行腔,孩子们很快活。曾经教过的手势,自然而然就笔划起来了。平长仄短,入声急,这是发音规则。先是诵,随后听徐建顺教授的吟诵,孩子们觉得新奇,如同听惯了流行音乐的人再听京剧一样,面露奇怪的笑容。心里有点隐隐的担忧,这样的借由声音诵读经典的中国式读书法,孩子真的能体会吗?
逐字逐句的讲解,借助于吟诵,仿佛真的轻巧很多。古诗句不是在意思的解读中领悟的,如果仅仅停留于此,诗词的意象与意境全无。但吟诵诗词时,是在意象的感受中,古诗词的意思不言自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白日即是太阳,因为后面的“尽”,可以推测出这是傍晚的太阳。黄河奔腾入海,得对黄河有个基本的感知,奔腾翻滚的黄河之水流入大海的气势有了初步感知后,我们师生一起吟诵起这句“黄河入海流”,不自觉有了气势。后面两句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从传统语境中,这首诗的基调其实是悲伤的,感叹时光迟暮、岁月不来的悲凉。只是现代人误用了“更上一层楼”的自勉与激励。这层意思,在这堂课我自动舍去了,对于二年级孩子来说,自不必讲,因讲了也未必能领会,留作高年级再议吧。
对整首诗词有了基本的感知,那么再诵,有了高低,更有了情感,也就是“调”。以此,给孩子们听徐建顺老师的吟调,听完了,全班响起了掌声。我知道,孩子们通过声音,与诗词、更与诗词的作者相会上了。多么难得~
晚上回家,唱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原来诗词还可以这样,吟诵起来呢。
第二首的《望庐山瀑布》,孩子们进入比第一首好太多了。根据吟诵符号,孩子们的长短高低缓急掌握的非常好了。进入古诗词之中,第一句从“生紫烟”入手,很多孩子通过组词的方式猜测生的意思是产生。我提示,生通“升”,孩子们自然知道是上升的意思。紫从日而来,孩子们说是日光照耀的光芒。烟自然是烟雾,来源于瀑布的烟雾。第二句讲解时,给孩子们找了一张瀑布的照片,很直观能感受到瀑布像一条白布一样高挂在山川之上。遥的意思是远,遥远也是远。这两句诗词在吟诵的时候,引领孩子想象画面,一个是烟雾蒙蒙的缥缈,一个是山川高挂的壮阔。孩子们带着直观的感受,自然而然通过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一句轻柔悠扬,而第二句是高阔激昂。我跟孩子们一起,伸出手来,吟诵着吟诵着,感觉自己舞动了起来。吟诵完,孩子们激动鼓起掌来。我能感受到这一次不同于上一次的有趣,这一次是深深的激动。
课堂讲授时,我即时生成李白吟诗的场景。第一句是远望庐山的感受,这烟雾蒙蒙之中,他可能都不知道因是瀑布的缘故。再往前走,走到山前,但瀑布仍是在远处,要看瀑布,更是体验到瀑布声音的壮阔与弘大,这是身心的一种感受,是看到,更是听到的瀑布印象。当真实站在瀑布之前,他又是感叹这奔腾而下的几千尺瀑布难道是从银河落入到凡间的么?面对瀑布的震撼有一种不真实的错觉,而发出的慨叹。我跟孩子们说,就跟你们写日记一样,由远及近,由看到的,再到听到的,最后写下自己的感想。
李白随便的周末一日游,写下来也就成了千古诗句了,这就是文字的魅力。
《黄山奇石》从文章结构入手,抓住题目中的“奇”字,让学生们思考: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孩子们说是奇怪、怪模怪样,还有的直接从课文中找来“奇形怪状”来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读懂题目,用一个字贯穿始终。那么,都有哪些奇形怪状呢?孩子们纷纷找出来“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还有“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接着让孩子们找一找课文用了那一部分来写它们的。显然前四种用了一个自然段,而最后的三种仅仅用了一句话。我点明这就是“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以此引申,平时的日记写作时。当我要写去植物园看秋景,去植物园的路上要略写,去了植物园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要详写。这也叫详略得当。孩子们有了写作的经历,对于写作手法的体会会很深刻,因为他们都曾经历过那个阶段,明明写的去游乐场玩,写的全是去游乐场之前的吃饭准备等工作,等到了游乐场,一句话结尾。从课文中习得的与自身经验相结合,一点就通。
整体感知之后,就是精读了。“仙桃石”部分,哪些语句是在写仙桃石?如果用圈一圈画一画的读书方法读这句话,你会圈出哪个字?一半的孩子都画出了“飞”和“落”,看来孩子们的语感还不错。那为什么呢?我试着引导孩子们发现。仙桃石本身是静止的,用了“飞”“落”就让静止的桃子——活了。孩子们自然体会到了,随后我用粉笔头做道具,扔出去,让孩子真实感受这两个动作——飞出去,落下来。桃子的“活”跃然纸上。提醒孩子们,做下批注,在旁边写下“活”。以此告诉孩子,动词的魅力就在于此,可以把静止的物体写出一种动态的感觉,也就是写活了。以此提醒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练习了从“画一画”到“写一写”的升级,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在预习时使用,也可以在平时读书时用起来,把自己思考的痕迹留下来。事实证明,班上95%的孩子已经在预习时用上了画一画的方法,这是一个进步,相信批注也会慢慢深入人心。一个榜样立起来了,更多的榜样也会跟随效仿。
“猴子观海”,同样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哪些句子在写猴子观海?用圈一圈画一画的方法读这句话,你会圈出哪个字?这一次孩子们很自然很迅速圈出“抱”“蹲”“望”三个字。但这三个字传递出来的趣味,让孩子领会并不简单,需要真实呈现才行。沐曈自告奋勇给大家演一演,第一次她坐在凳子上,抱着双腿,望向远方的海。眼尖的思泽一下子发现了,指出她做的是“坐”,不是“蹲”。沐曈调整后,双手抱着腿,蹲在凳子上,抬头仰望的样子。全班都笑了~我问大家为什么笑呢?大家纷纷说太有趣了。我顺势引导“有趣”,文中圈出来“有趣”。是啊,这样的猴子怎么能没有趣?孩子话匣子打开,有的孩子说,是呀,我看过猴子的,他们本来就挺有趣的。在深入,我问道:你们知道为什么能写出来有趣吗?我指出——蹲、抱、望,这就是连续的动词的效果。当我们用连续动词去描述一个情景的时候,会有一种动态的细腻的表达效果。
于是我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动作让他们观察,连续三遍,然后让他们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精微动作的观察并不细致,只是在讨论中不断精确了。首先孩子对我的动作的顺序并没有准确把握住,其次对于一些动词使用在讨论中更准确了,比如有的小组认为我的腿是打开的,而有些孩子认为我是迈开的。我重新让孩子观察,其实我的腿的姿势是一个腿不动,另一个伸出去,最后呈现的是一个腿直立,另一只腿侧出去的感觉,最终“迈”更准确。最后,他们对于腿脚的区分,没有意识到用左右作一区分。最后的动作的文字表达就是:老师把左腿迈了出去,随后把左手背到身后,右手举起来。连续动词再这样的文字表达里变得生动且具体了。当孩子们通过不断表达、对比,参考我的动作的过程中,找到这样一个最精确表达时,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兴奋。
从文字的整体感知,再到文字的体会,最后到写作方法的一种提炼。这样的课文学习才算是不辜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