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台式”教育》

《“拆台式”教育》

最近,看到了一则新闻,杭州一对夫妻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而吵了起来。

小学四年级的东东放学之后不肯写作业,一直在看电视。妈妈一气之下,就打了他。

打孩子的这一幕正好让爸爸看见了。

爸爸觉得,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太暴躁,于是两人因为教育观念不同,就吵了起来。

妈妈又委屈又生气,离家出走了,爸爸担心出事也跟着追了出去。情急之下,东东选择了报警。

后来,经过民警的调解,夫妻两人意识到了错误,保证下次一定冷静处理,才让这场“闹剧”收场。

有时候,父母总会因为教育观念的不同而发生矛盾,一部分父母甚至是当着孩子的面就能吵起来。

这就是典型的“拆台式”教育。

一个严厉要求,一个却偷摸给孩子放松标准,或者带着他阳奉阴违的行为,就叫做“拆台式育儿”。

实际上,这种拆台的做法,压根就是在悄无声息地侵蚀着孩子,让另一方做的努力功亏一篑。

心理学上有一个定律叫作“手表定律”,它是指拥有两块以上的手表并不能帮人更准确的判断时间,反而会制造混乱,让看表的人失去对时间的判断。

厚德载物: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如果给孩子两种,或者多种选择时,通常孩子会无法选择。

“拆台式”教育的危害

一、让孩子感到混乱;

有一个学生,曾写过一篇日记:

“每次学习累的时候,爸爸心疼我让我休息一下,我内心是不敢的,因为我怕妈妈会反对,然后爸妈就会吵起来。

我该听谁的?

我只想把每件事都做好,不能让爸妈因为我而吵架。爸妈这样,我很难过。”

对孩子而言,他爱爸爸也爱妈妈,但当爸妈对一件事情产生了不同的意见时,那么孩子又到底听谁的呢?

可能,在孩子的心里,听谁的都会很难受,听谁的都是一种“叛变”。

父母育儿方式不统一时,最难过莫过于孩子了,最受伤的也是孩子。

无论是父母辈,还是爷爷奶奶辈,一次一次的因为观念不同而吵架,迟早会引发其他矛盾,孩子夹在中间也很为难。

二、教育效果功亏一篑,孩子性格受影响;

心理学上认为:父母长期意见不统一,孩子很有可能养成回避型人格。回避型人格的孩子,见到困难常常会选择绕着走,或者完全地依赖别人,即使有错误,也会为自己开脱,没有责任感。

而且孩子很容易跟对他有利的一方结盟,教育达不到效果,反倒助长坏风气,养成趋利避害,唯利是图的性格。

而且孩子很容易跟对他有利的一方结盟,教育达不到效果,反倒助长坏风气,养成趋利避害,唯利是图的性格。

教育孩子,父母站在同一条线上,能让孩子相信父母,对规则更有效的执行。

为人父母,在孩子面前要永远保持一致的态度和步调。

因为一个家庭,如果谁都说了算,那就是谁说了都不算。

只有夫妻恩爱,彼此尊重,相互不拆台,孩子才能慢慢形成成熟的是非观。

好的家庭教育,会在孩子面前维护家人的形象。

一段理想的亲子关系中,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应该是可靠的、睿智的、有人生经验的、乃至是值得崇拜的。

父母间的相互否定,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导致家长权威的降低,有的孩子甚至会因此瞧不起父母。

同时,一段理想的婚姻关系,夫妻双方应该是相互欣赏的。

那些互相贬低的话,即使是无心说出,也可能让孩子感到强烈的不安:“妈妈是不是瞧不上爸爸?爸爸是不是不爱妈妈?他们之间有爱情吗?”

在《好妈妈不吼不叫》一书中,作者除了“沟通以求观念一致,避免在孩子面前产生冲突”之外,也说到“即使彼此理念不同,也不要去诋毁对方”。

当着孩子的面去拆对方的台,不仅会给孩子留下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损害我们作为家长的威信。

如果是当面产生分歧的,那就当着孩子的面和解。

教育专家霍姆林斯基说:

“你教育孩子,就是教育自己,并检验自己的人格。”

每一个步伐坚定的孩子,身后都有一队战线统一的家长。

这道战线,既是准绳,也是后盾。

既在他前进的路上,把握方向;也在他困顿的时候,给他力量。

所以,教育孩子,别再互相拆台了,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更完美的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拆台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