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级诗人的一点提醒

我接触的大部分写诗的人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不善交际压抑了表现的秉性。

本来要表现自己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有很多的方式,可是偏偏写诗,这就更悲催了。

而一旦陷进去就会死循环:第一步是,他们需要一种行为艺术(比如写诗)吸引其他人。

第二步就是必须保持独立状态,持续吸引。而观众太多又显得太大众化,与人群打成一片又显得不符气质,那第三步就是提高吸引门槛。

由于门槛太高导致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损耗掉很多观众的耐心,第四步就是坚持独立下去,等待下一批观众的来临。

其实这种状态适用于大部分搞各种艺术的人,但艺术分两种,一种是有真实舞台,比如演员,歌手,舞蹈等等,他们得到的反馈是迅速的,观众又是平民化的。这类艺术的标准也不一,但由于反馈及时,给创作者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有利于对自己的艺术做出调整。

一种是没有真实舞台,比如诗歌,雕刻、油画等等,他们得到的反馈是缓慢的,观众需要一定层次和特质,由于反馈缓慢,要想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艺术创作也就很难。

而时代是迅速的,等待会让人变得焦虑和难堪,而对抗焦虑和难堪的方式就是更加坚定自己的做法,继续提高自己的独立性,以保持自己心理平衡,所以大多诗人要么放弃,要么逐渐偏激。

走向偏激的道路是:越来越晦涩,越来越无趣。很多小众导演就是如此,拍的东西敢去国际上参加比赛,即使输也输的光彩,毕竟是在国际上输的。让他们往国内放,他不放,因为他觉得平民不懂艺术。

国画也是如此,画着画着越来越写意。

诗人也是如此,写着写着越来越朦胧。

你跟他们说你的创作要让大众喜欢,他跟你说:我不屑。

什么是骄傲?骄傲就是你手里捧着一个东西,天天透过手指缝偷偷看,好神秘的。可是有人跟你说,我看看嘛。你说:才不要嘞,很宝贵的好不好。原因是因为你不敢伸开手,因为你担心别人一看就无趣的走开了。靠那一点神秘的行为艺术来吸引人的东西,终究还是一场空。

大家都不屑什么街头巷尾的口水歌,但这是一个误解嘞,有多少人想创作这种口水歌他创作不出来嘞。创作出来了又会被很多音乐人瞧不起。就像央视主持人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司仪出身,虽然做司仪挣钱快,掉价嘛。

音乐为什么如此红火,客观上是因为视听性很强烈,刺激大众的神经,另外是有真实舞台的,便于操作。

主观上讲说不定还有另一个原因哟,文人相轻嘛,没有协作,产业链太过单一,传统手工创作。怎么能不边缘化?

音乐有没有局限性?也有呀,音乐服从于旋律,词好,但难听就不会流行。它如果想表现的更有深度的东西,旋律常常是个很受限的条件,歌曲长度和传唱度加重了这一限制。

诗歌没有优势吗?也有呀,首先诗歌也是具有旋律性的,只不过旋律服从于文字,更自由,尽管很多诗人偏偏就不信这个邪。

另外人们需要的是言简意赅,一语道破的感觉。一首本就漂亮的诗歌往往就是旋律、概念和意境的高度结合。好多诗人们却依旧沉迷于胡诌八扯一大堆,却记不住一句话。什么是好诗?里面有那么几句总让人念念不忘的,就是好诗。

是谁来自山川湖海,却囿于昼夜、厨房与爱。

虽然是歌词,但你写出来这就是好诗。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初级诗人的一点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