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当年在《论相声五十年之现状》里说有很多相声演员是半路转行,为啥很多人热衷转行当相声演员呢?
其实仔细看看,不光很多人转行说相声,脱口秀红火以后很多人也转行说脱口秀,为啥呢?
一个原因是这行简单。不管是脱口秀还是相声,有嘴就能说,只要你敢上台,只要敢张嘴说话就成功了一半,具体说的好坏单论。
另一个原因让很多人转行说相声是相声挣得多,工作轻松,社会地位高,说上一段时间就是艺术家了。
相声从旧中国的下九流都不如的街头艺术,到了新中国成了登堂入室雅俗共赏的艺术,一步登天。
马东曾经说过,他跟随父亲下乡演出的工作状态,下乡演出一个节目二十分钟或者半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各种玩。
相声演员顽主多,喜欢研究各种吃食的多,为啥呢?
就是因为工作轻松,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玩。
德云社那些不出名的演员,一个月都能拿几千到一万的工资,工作的时间不过个把小时,还不用每天坐班。
一旦像秦霄贤这样说上两三年莫名红了,挣的钱就更加不可计数。
相声演员的工作以说为主,死纲死口的相声台词固定,形成肌肉记忆后,上台表演前两人简单对对词就行了,有的时候不对词也能演的像模像样,比如郭德纲于谦的《汾河湾》。
这行简单,好玩,挣得多,不枯燥,谁不想来。
曾经看过一位老艺术家一生的履历,有一项最重要的成绩就是一生写了五十多篇艺术论文。
写了五十多篇论文是这位艺术大师除了相声之外最大的贡献。
得亏这位艺术家生的早,如果是现在他混自媒体圈,一定吃不上饭,五十多篇大约是很多自媒体人一个星期或者半个月的工作量,但是自媒体圈的人的收益和艺术家比,天差地别。
所以很多人想进相声圈,不喜欢混自媒体圈,相声圈多好混啊,会一段相声也能吃多半辈子。
如果不小心在相声圈混出个小名,那就耕牛了,出名意味着大把挣钱。
进入相声门墙后,喜欢这份工作的人可以勤学苦练以勤补拙,不喜欢这份工作的人,学一段绕口令撑门面,然后广交人脉,认干爹,教女徒弟,依旧能混的风生水起。
白袍同学都想去说相声了。
其实文艺界不止相声圈跨界的人多,别的行当跨界的也很多。
柳岩原来是个护士,跨界成了明星。
大鹏原来是网络主持人,跨界成了导演。
杜成义原来是建筑工地的小工头,跨界成了歌手。
朱之文原来是种地的农民,靠着唱歌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很多人跨界无非两个原因:
一是,自己有某方面的天赋或者特长。
二是,跨界的行业挣得多。
其实主要是第二点。
在原来的行业事儿多钱少,每天累得跟狗似的,却挣不了三瓜俩枣。
比如朱之文如果一直在朱楼村以种地为生,大约儿子娶媳妇都成问题,但是他靠唱歌走红,不但带火了朱楼村的直播事业,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儿子也顺利讨到了漂亮媳妇。
跨界能改善生活,谁不想呢。
相声比唱歌更简单一些,会说话就会相声,所以当相声红火时,很多人把相声当成改变自己命运的第一根稻草。
脱口秀亦然。
很多相声演员其实都是半路出家,比如马季是图书管理员,比如姜昆是炊事班班长,这些都和相声不搭边。
侯家二爷侯耀华,原本是个演员,年轻时靠着《编辑部的故事》中于德利一角走红,很看不上相声这个行当。真正对相声爱不释手的是三爷侯耀文,父亲不让从事相声,背着侯宝林也要去学相声。
侯二爷晚年跨界成为相声演员,是因为演员行业竞争太激烈,很多老戏骨都没饭吃,相声这边风光独好,他的相声资源得天独厚,决定他一旦跨界就是大咖,那么,为啥不跨呢?
德云社忽然爆红,很多年轻人跨界到相声行来,导致了相声行业红红火火。
比如王自健原来是公司职员,苗阜原来是火车站的电工,卢鑫是婚礼司仪。
李宏烨夫妇如果不研究相声而是研究材料学,也许名气不如现在大挣得不如现在多,但是贡献绝对要大的多。但是搁不住相声挣得多诱惑大啊。
德云系也有很多人是跨界过来的,岳云鹏孔云龙原来是海碗居的服务员,李鹤彪原来是厨师,张鹤伦卖过烤串,杨九郎原来是相声观众眼睛小看不清台上演员,所以跨界说相声了,这些人因为郭德纲的走红而改变了命运。
另一些热爱相声或者想要轻松生活的人,无法进入德云系,通过拜老先生为师跨进了相声门墙。
最近发现很多沉寂数年的老先生忽然活跃起来,参加各种聚会,再开山门收徒弟,原因无非是相声又活了,很多想进入这个行当赚钱的人觉的德云社门槛太高,退而求其次,拜老先生从而进入相声门墙。
其实这也是郭德纲红了以后对相声圈的一大贡献吧,让老先生们重新被想起被尊重,虽然老先生未必领这个情。
文:薛白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