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几天,大姑娘就满三岁了,前两天带她去幼儿园报名,一群小朋友在操场上上课,大姑娘看得入了迷,急着就想进去上学。不禁感慨,那个曾经不会爬,只会撅着屁股在床上滚来滚去的小宝宝,如今都快上学了。
没有人天生就会当妈,我也不例外。前几天翻看年轻时的日记,那时候竟然还写下过“不想结婚生孩子,因为怕自己照顾不了小孩。”这样的话。甚至在一开始当妈的时候,也曾沮丧到快要得抑郁症。
蒙特梭利说:“儿童,是成人之父”。养育孩子的过程,就像是成人一次新的成长。现在回想起育儿路上种种艰难的时光,其实很多时候只是自己不了解育儿的真相,不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虽然二宝的到来,有机会让我改正错误,重来一次,但对于大姑娘来说,却没有机会再重新成长一次了。那些在大姑娘身上犯过的错,我希望在二宝身上引以为戒,不要再犯了。
把吃饭的权利还给孩子
没当妈以前,我以为小孩子天生就是吃货,给啥吃啥,当了妈才知道,哪有天生的吃货,只有天生的“挑食家”。今天能吃一碗面条,明天一根面条都不碰。今天喜欢吃蔬菜,就只吃蔬菜,米饭一口都不吃。
“小孩子哪会吃呀,就要大人喂才行。”“吃那么少怎么行,以后长得又矮又瘦,还影响智力。”身边的人一直重复着这些似乎很有道理的话。每次一到饭点,都要伴随着我和家人的一场争吵,原本淡定的我也开始变得焦虑,开始给大姑娘喂饭,每餐一定要吃多少,连哄带吼,软硬兼施,吃不完就会觉得是自己与孩子的这场较量输了,好几次还忍不住对她发火,叫她罚站。
可是,不管我用什么手段,吃完奖励糖果、边吃边看动画、吃不完罚站……到如今她依然是猫一天狗一天,不会每次都乖乖把所有食物吃完。
不过,换个角度想想,孩子虽然每次都不乖乖吃饭,不也照样长得好好的,虽然没有别人家小孩胖,但生长曲线也在正常范围内,精神不也很好。
吃饭本身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我们一直说”希望孩子能独立一点“,可当孩子想自己主宰自己的身体,决定怎么吃饭的时候,我们却放不开手了。孩子连自己决定吃不吃的权利都没有,还谈何独立呢?
我们需要坚信,一个健康的孩子是知道饥饱的,这是人的本能。饥不择食,你有见过哪个大人连饭都不会吃?我们更需要坚信,若干年后,甚至几个月后,当你回头看,一定会觉得那些为了让孩子吃饭而发生过的争吵,是多么的不值得。
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每天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饭菜,但吃不吃、吃多少还是由孩子自己决定吧。
孩子乱发脾气,真的不是惯出来的
“你看这孩子被你惯的,脾气太坏了。”不知道有多少宝妈和我一样,背负过这样的“骂名”。每一个当妈的,都希望给予孩子爱与自由,但却常常被说成是在纵容孩子。
她想把两块积木拼在一起却怎么也不成功,我把它们拿过来拼在一块了,她却生气地把积木扔到地上,哇哇大哭。
有时候,看着孩子乱发脾气尖叫、哭闹、不可理喻的样子,我也会有一丝犹豫,自己是否真的太宠她了?
直到我学习了儿童的心理发展后,才知道这些其实都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行为,是孩子内心自我发展的一种表现。孩子会反抗、想要独立、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做恰恰说明孩子的”独立人格“发展得很好。而孩子尖叫、哭闹,只是因为他们语言表达还不完善,还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而只有在一个爱与自由的环境中,孩子的自我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此时我们也对着孩子发脾气,那么,孩子只会学会大吼大叫。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平静地对待他,告诉他如何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周华健的老歌《让我欢喜让我忧》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就请你给我多一点点空间,再多一点点温柔,不要让我如此难受。“虽然唱的是恋人之间应该多给彼此一些空间和时间,但我想,我们对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成年人才讲对错,小孩子只谈感受
“你怎么这么自私,小孩子要分享。”很多大人,看到孩子有一些在大人看来三观不正的行为,就立刻纠正孩子,给孩子上“思想教育课”,担心孩子长大后变成“熊孩子”。
但其实,3岁以前,孩子的自我还没有建构完成,在他们的世界里,一切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这是孩子内在发展的自然规律,并非成人眼中的自私自利。在这个阶段,孩子内心尚未能接受道德观念,不会用价值观去评判,这个时候如果大人用所谓社会价值观去解读孩子的行为,就容易造成误解,批评孩子,孩子不仅不能理解,反而不利于对自我的认知、认同。
一个人,如果连自己都不爱,又如何去爱他人?相反,如果孩子能够在该“自恋”的阶段实现自我认同,接纳自己、爱自己,那长大了以后,他自然能够自尊、自信,不拿自己跟别人比较,也会懂是去关爱他人和社会。
养孩子就像养花,请静待花开
不知道你们是否和我一样,孩子不听话时,内心经常出现这样的对话:一个说“忍住,亲生的亲生的……”;一个说“熊孩子不听话,打一顿就好了。”
一天重复十几次“玩具玩完要放回去”,然并卵,孩子还是当耳边风,这边玩完积木,那边又把拼图撒了一地。
叫她做一件事情,她就要和你对着干:吃饭之前要洗手,她说“我就不洗手”。叫她见人要喊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她说“我就不喊”。
特别是“糟糕的两岁”、“可怕的三岁”,每天更是要被气的吐血(是的,我还在吐血ing),让自己深深地怀疑,学了那么多育儿知识,真的有用吗?
有一天,当我5分钟都没听到她的声音,以为她又在捉妖时,过去一看,她竟然在默默地收拾地上的拼图。还有一次吃午饭,我拿了碗筷准备吃饭,忘记给她洗手了,结果她自己跑过来跟我说”妈妈,不是说吃饭之前要洗手吗?“清明节,大舅一家回来扫墓,我们像往常一样“假装礼貌”地叫大姑娘喊人,原本以为她又要让我们“难堪”了,结果她很自然地喊了所有人,声音之洪亮、表现之得体,让我们都惊呆了。后来每次让她喊人,也都表现得礼貌而自然。
有天晚上,娃爸突然说:“你有没有发现,咱家大姑娘最近好像不一样了?”我说:“是呀,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一样。”
如今回头看,很多规则和道理,我们之前说了很多遍都不听,但孩子好像突然某一天就懂了,内化了,遵守了。但如果没有之前一次又一次的“不听话”做基础,又怎么会有这一天“顿悟”的到来呢?
养育学龄前的孩子就像养花,每天给花浇水,却看不出花苗每天有什么变化。但是请不要放弃,花儿每天都在吸收养分,使劲生长。突然有一天,你就会发现枝头上有了小小的花苞,有了暗香浮动。
对于大姑娘,除了这些,还有很多“如果当初知道就好了”的知识。只可惜她的成长却不可能重来一次。虽然我们没法回到过去,却可以从当下做起,改变未来。想改变,什么时候开始都不算迟。
孩子每天都在成长和变化,这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去学习新的知识,才能跟得上孩子成长的步伐,也让自己不留下太多的遗憾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