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青云
谈及潦倒落魄,可能会想到“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想到美人迟暮颠沛流离的琵琶女、屋漏逢雨天冷衣薄的杜甫、国破家亡绝望悲痛的文天祥......
但绝不会想到《红楼梦》里的探花郎、黛玉的父亲、盐课林老爷林如海。
// 2 //
曹雪芹对林如海着墨不多,鸿篇巨制的一部《红楼梦》,林如海绝少的几次出场都是极平和,极淡的。
第二、三回出场之后,再一次出场就是“身染重疾,写书特来接黛玉回去”,不久便是“已葬入祖坟了”。
这个出场寥落、结局孤寂的中年男子就像《红楼梦》里一道远背景,寥寥几笔,冷冷清清,淡淡的,淡得让人心碎。
林如海,前科探花郎、被皇帝钦点为巡盐御史,或许也曾春风得意马蹄疾,也曾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不过出场时的他,年近不惑,三岁的儿子早亡,膝下只有一女。
他命中注定无子,即便是“钟鼎之家”、“书香之族”,到了他这,却是“命中无子,无可如何”,“支庶不盛,子孙有限”。
只能将黛玉当成男儿养,“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夫妻无子,故爱女如珍”。
这位细致的父亲将全部心力都放在女儿黛玉身上,教其读书识字、为其择师,生活上事无巨细,知道女儿体弱多病,便教女儿惜福养身。
“林如海教女以惜福养身,云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再吃茶,方不伤脾胃。”
即便是放到现在,试问有多少父亲能细心至此?
// 3 //
距离给黛玉请了老师不过一年光景,夫人病重去世。
黛玉“侍奉汤药,守丧尽哀”,林如海依旧不敢让黛玉荒废学业,而是要她“守制读书”。
可叹黛玉悲痛病弱,外祖母念其“无人依傍教育”,“遣了男女船只来接”。
很难想象一个刚刚失去爱妻,独自抚养女儿的父亲,此刻心中是如何天人交战。
不舍她去,女儿在身边“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自己即便细致,却也难免有许多照顾不到之处。
舍了她去,他自己又何尝不是与世上唯一的血缘至亲别离?
女儿小时候多灾多病,他都没舍得让癞头和尚带走她消灾。
如今狠心辞别黛玉,他对不忍弃父而去的黛玉讲:
“汝父年将半百,再无续室之意。且汝多病,年又极小,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今依傍外祖母及舅氏姊妹去,正好减我内顾之忧,何反云不往?”
// 4 //
这段话他表达了三层意思。
首先,他表明自己不会再娶妻了,黛玉的母亲就是他唯一的妻子,亦是他婚姻的终点;
其次,他的不续室,也意味着多病年小的黛玉不会再拥有一个法理意义上的“母亲”;
最后,他宽慰黛玉,选择去祖母家,能减轻他作为父亲的忧虑,这不仅是对黛玉好,也是为了父亲好,就不要拒绝了。
黛玉没有办法拒绝,含泪登舟而去。
读《红楼梦》时总会想象,在黛玉的母亲尚在的日子里,林家人该是怎样的岁月静好、情浓美满。
林如海温润至诚、贾敏出身大家、黛玉玲珑秀气,这一家人在一起时必定是和和美美,羡煞旁人。
贾敏死后,林如海再无续娶,“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唯一的慰藉,也就是和贾敏所生的女儿黛玉了。
// 5 //
再次听到林如海的消息,是某年冬天,他身染重病,写信来希望接黛玉回去。
可以想象,若不是病重紧急,如果不是自知命不久矣,这位年近半百的父亲决不会修书接女。
果然,一年不到,在热热闹闹、奢华无比的秦可卿的葬礼中,凤姐手掌荣宁二府大权、雷厉风行整治宁国府之时。
一个南边回来的小厮来报:“林故老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
林如海死了,贾府的热闹还在。
元春晋封,贾府迎来了新的热闹,全府上下忙忙碌碌,喜气洋洋。
在这风光的角落里,秦钟的情人智能被逐,老父气死,自己也一病不起,然而丧事从不影响喜事,林如海也好,秦老父也好,死了不过是死了。
或许除了黛玉,再无一人为死去的林如海垂泪。
就连宝玉,听闻林如海死讯之时,也只不过是蹙眉长叹:“了不得,想来这几日她不知哭得怎样呢。”
他关心的只是黛玉,姑父在他眼里,或许也如其他男人一样,都是泥作的骨肉。
// 7 //
林如海死了,从此林家这一脉只剩下黛玉。
世袭侯爵、至今五世又如何?在此刻什么也没剩下。
只剩下黛玉一个孤女,在贾府热闹的背后、在百花凋残的初夏芒种日、在淅淅沥沥的秋雨黄昏时,独自垂泪伤心,一回又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