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接近尾声,2020的春节来的比较早,就在一月。
谈到春节,你会想起什么呢?
每年都会被新闻报导的场景,就是由一个个归乡游子在各个车站、道路串连出一条条人龙的场面。地球上最多人同时移动的日子,又将再次撼动世界。
我想起《人在囧途》系列电影,在外辛苦一年的游子,为了在春节能够回家,用尽一切办法。
「他们为何如此坚持要回家过年呢?」这个问题在过去彷佛不存在,因为回家过年就像一个不需要考虑的习惯。
2019年春节,有近30亿人次出行。随着交通网络的建设完备,民众出行有更多选择,相较往年,选择搭乘飞机的比2018年上升超10%。
返乡空程数字显示的,全部都是返乡的人吗?
据央视报导,2019春节有700万人选择春节出国旅游。看来比起挤在返乡路途上,趁假期找个地方休憩,是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些人面对春节,乃至于平时清明、中秋等节日,他们态度迟疑,不把回家列为假期的必要考虑。
对于某些原本殷殷期盼能在假期见到孩子的家长,对于孩子不回家,他们多少有点伤心。然而,为什么有些人在外读书、工作,久久不回家,假期将至,他们却还是宁愿孤身在外呢?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回家的距离不是长短,而是一个人和家之间的「压力」关系。
如果家对一个人有吸力,这个家是接纳的、敞开的、不带批判的,能让孩子心冷的时候回家取暖,即使不是假期,这个家也会让人想要随时回去看看,让人随时和家人保持联系。
如果家对一个人只有斥力,回家可能要面对争吵不休的父母、催婚不止的亲戚,得到的多是斥责,即使亲子同居一室,心的距离也会推开彼此。
对此,我们可以两个视角看待这个让人回家,或者离家的力:
一、孤身在外可能是父母的想象
在父母眼中,孩子无论多大,彷佛永远是孩子。
就像有些父母,他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天稍微凉一点,他们就着急给孩子套上厚重的衣服。即使孩子被摀的不舒服,因为闷热涨红着脸,他们还是不顾孩子的表情,生怕孩子感冒。
但儿科医生告诉我们,幼儿的末梢神经传导跟大人不同,所以我们触摸他们的手,可能以为他们手脚冰凉,是冷的表现。实际上,如果我们轻抚孩子的后背,会发现后背很暖,表示他们并不冷。这时我们给孩子添衣服,自然他们的感受就不舒服。
有时父母对孩子的管束,来自父母对孩子的担忧,并不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
比如假期不回家,有些孩子早早为假期安排了旅游,或者其他更想做的事情。实际上,他们不回家也不孤单。
今天父母对于孩子不回家,如果自己感到孤单,父母可以跟孩子表露心迹,让孩子知道父母也有被关怀与爱的需要。
可是父母没必要永远扮演「照顾者」的角色,更何况现代社会有太多新的浪潮与考验。很多时候反而孩子在父母老去的过程,需要更早意识到自己也有扮演照顾者的责任。
换个角度,不难发现有些过节不回家的年轻人,他们从来不知道父母内心真正的心意,包括需求与担忧。
亲子之间的沟通与相处是双向的,双方坦承沟通,才能增进理解,让双方清楚「回家的意义」,毕竟是回家的意义推动假期返乡的决定。
二、当家成了社会压力的帮凶
如果前一段,谈的是父母的焦虑。
这一段,我们聚焦的是孩子的焦虑。
19世纪初,法国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谈到当时的美国社会弥漫一股个人主义的味道。许多人只管自己过得好不好,沉溺于个人感受之中,把自己和家人、群体和整个社会的关系抛诸脑后。
这听起来不像什么好事,随着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个性,加上过去一胎化下,不少孩子都是被六个人宠大的,似乎加剧了个人主义在家庭中制造的冲突。
孩子过份注重自己的感受,忽略父母和亲友,造成许多亲子问题。
社会从一胎化走向少子化,过去几年的生育率都很低迷。有人说这就是个人主义抬头的后遗症,许多年轻人想到生儿育女的代价,干脆连婚也不结了,好把更多资源投注在自己身上。
当我们看见问题,我们如果看不见问题背后的成因,可能我们会失去同理心,以至于失去对问题最好的解法。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在《爱与意志》中警惕我们,当我们看见别人的不是,我们可能看见的是一个大问题的开端。
当年轻人婉拒父母的催婚,反驳他们希望传宗接代的想法,拒绝父母希望孩子建构家庭的期望。
但我们要知道,现代社会生儿育女的代价真的太大了。一栋房子要掏空两家人六个口袋,双方还可能因为照顾孩子的问题,产生各种观念差异的矛盾。是各种社会压力使人遁逃进自己的小世界,而不是反过来。
离家之前,那些崇高的理想随着现实的打压,让人喘不过气。回家还得面对家人的精神拷问:「混的怎么样?」、「什么时候回家?」、「隔壁家XXX都买房了」……
个人主义与焦虑混成一块,与其回家「受罪」,不如一个人在外静静。
所以如果父母成为孩子焦虑的推手,那么他们就可能把孩子推离这个人。如果孩子愿意跟孩子站在一起面对焦虑,成为化解焦虑的伙伴,家才能真正变成孩子想要回去的地方。
§结语:第三条路
春节,只有回家和不回家两个选择吗?
很多时候,一个人面对假期,他思考的不是回家或不回家,他只是想在繁忙的生活中喘息。
就像哲学家海德格所说,许多人的生活就是处在一种「烦」的状态,不断的为生活大小事情操劳,操劳到失去自我。
在每天生活忙碌的时候,想象在下个假期该怎么安排,是出国玩,还是安静的读完早想读完的一本书。但等到假期真的来临,有些人只是瘫软在床上,他什么也做不了,因为平日生活早已榨干他的精神和体力。
回家,在于那个家符合我们对家的需要和期望。
比方如果一个人对家的需要是避风港,但他的家就是风暴的来源,他怎么会想回家呢?
但一个家无比舒适,就能让人留下吗?
教育孩子,需要让孩子学习独立自主,因为让他有勇气走出去,实现自己的潜能,建构一个自己的家。
所以家也不是全然舒适的,好像家人必须满足孩子想要的一切。
就像前两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伯德小姐》,小镇女孩一心想去纽约读书,等她真的去了,才发现纽约虽然五光十色,却没有一个真正让她安心的地方,于是她主动打电话回家给妈妈,去了一度很厌恶的教会。
说到底,回家不回家,呈现的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面向。他该去哪里?
家不是「回」的地方,而是一个我们愿意「去」的目的地。
但这个我们都愿意去的家,需要全家人一起去打造,打造出一个让每个家人都能在当中自在生活的地方,那么回家就成为渡假、安放内心、休息与重新出发的场所。
而这个家可以在任何一个城市,只要全家人共同营造出一个值得去的精神之家,那里就是吾乡。
◎作者:高浩容
哲学、教育双博士生
台湾哲学谘商学会监事
著有《烦恼心理学》、
《别害怕当个流泪的大人》等书
现居上海,专职咨询与写作
公众号:高浩容的小酒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