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谁,你就会遇到什么人,就会看见怎样的世界

“角色”一词最初来自戏剧,指的是演员扮演的某种典型性格的剧中人物,但是我这里说到的角色,不是正派、反派这样的道德角色,也不是警察、教师、经理、职工这样的社会角色,而是一种行为期待。


角色的本质,是任何人在关系中产生的一种行为期待,是关系里的人共同达成的隐形契约。这种契约是非常隐蔽的,如果不留心,我们是看不到的。


我们生活在充满关系的世界中,你和房子、你和家人、你和领导、你和员工、你和陌生人的关系。


在这些关系中,我们随时随地都在面临一些行为的期待,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扮演某个角色。这个角色决定我们会怎么想,怎么感受,说什么话,怎么行动。


人生如戏,我们都是本色出演,只不过有时候我们扮演一个角色的时间太长,如戏太深,就把这个角色当做是唯一的自我。


想一想,你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


我是内敛害羞、不善表达、胆子很小、喜欢看书、喜欢跑步,很天真,很耿直的这么一个人,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并不是,这只是我的一部分,很多时候我都表现出开放积极、能说会到、胆子超级大、很有想法、一点都不耿直,给几十人上课一点都不虚的那种。

你是不是也这样?平时对自己很严格,同时还是一个超级拖拉(延)机(症)。平时都是积极主动,也会有害怕退缩的时候。

在多数人面前是个不善表达的人,在和某些人在一起噼里啪啦地能说会道。

在公司里特别能干,在家里什么事情都不做?


通常情况下,我在面对心仪女生、陌生人,或者三个人以上的时候,我会表现出内敛害羞,不善表达,胆子很小,虽然内心有很多想法,但是习惯性的不想分享出来,喜欢做个倾听者。

有时候我也会超级“大胆”,出去玩兴致一起,随便逮到一个陌生人都能聊上半天,在参加读书会十来个人面前也能分享地坦然自若。

在面对好朋友的时候说话直来直去,在父母长辈、普通朋友面前说话就显得很有心机(自我感觉)。


是和什么人在一起,我就会演绎什么样的角色,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在这些关系中,我们会不知不觉地衍生出不同的期待,对父母、对孩子、对朋友、对领导、对下属的期待。


造成我们大多数烦恼、争执的原因,就是看不到我们角色的期待,希望父母多关系我们,希望孩子更听话,希望朋友更仗义,希望领导能委以重任,希望下属能更快地完成工作。


期待衍生要求,要求得不到满足,就会造成烦恼。


初中到高中的时候,我都是一个非常叛逆的孩子,不爱学习不写作,上课玩手机,网吧打游戏,和父母三天一大吵,一天一小吵,基本没停过。


从小到大,我希望在父母哪儿得到关爱、关心,这便是期待要求,在关系中要求不会消失,只会换成另外一种方式表现出来。


妈的,现在还记得9岁4年级的时候,晚上10点钟跑出去通宵上网,胆子肥到不行,被爷爷逮到一顿狠打乖了很多。


到初高中,对父母的期待自然而然就以叛逆的形式表达出来,学习不好,打游戏,和父母吵架,那都外在表现形式,内在动机是为了抢夺父母的注意力。


坏孩子,本质上是得不到父母关爱的可怜孩子罢了。


脱离了家庭,到了大学,从家庭的关系中出离,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一个全新的角色,拥有者全新的性格。


大学和同学、舍友、朋友、老师之间的关系;毕业后,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在这些关系中,角色不一样,性格是不一样,对他人的期待和要求自然与之改变。


那么问题来了,回想一段你很在乎的关系,比如和爱人、父母,或者某个重要朋友的关系,然后思考:


在这段关系中,你和对方都对彼此有什么样的角色期待?如果你希望自己过对方改变,你的角色应该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谁,你就会遇到什么人,就会看见怎样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