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经济困难时期的“精兵简政”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为了改变这一不利局势,日军在敌后进行大扫荡和三观政策,极大的压缩了我军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国民党也开始加强对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封锁,导致边区财政收入锐减。

加之随着脱产人员大量增加,鱼大水小,1940年和1941年,各个抗日根据地遭遇到空前的物质困难。正如毛泽东所说:“我们曾经弄到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在冬天没有被盖。国民党用停发经费和经济封锁来对待我们,企图把我们困死,我们的困难真是大极了。”

抗日的第10年,包含着这样的情况,即接近着胜利,但又有极端的困难,也就是所谓黎明前的黑暗的情况。

在这个阶段对革命既要有信心,也要对最困难的时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行动上的准备。

针对边区恶劣的经济状况,时任边区政府副主席李鼎铭经过深思熟虑,制定出了一份提案,列举出了纾急缓困的应对办法:精兵简政,即在军事上精简数量,提高战斗力;在政权上简化机构,提高效能。

1941年11月6日,在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李鼎铭等11人向大会提交了这份提案。

不过,当庞大的机构运行习惯以后,在将其进行缩小,就会有不够用,无力,困难更多的感觉,这是习惯上的错觉。

夏天穿的衣服少,冬天穿的衣服多,是因为时节的变化,也是真实的需求。

所以,精兵简政方案的提出,一开始并不很受欢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更有人质疑:认为提倡精兵主义,部队就不能发展,又如何抵御外侮?裁减政府工作人员,民主政权又如何巩固发展?

李鼎铭向参议员们陈述了推行精兵简政的理由,大家展开热烈的讨论,提案也被送到了毛泽东的案头。在繁忙的工作中,毛泽东仔细审阅了提案,甚至将整个提案抄到了自己的本子上,重要的地方还用红笔圈起来,并且加了一段批语:“这个办法很好,恰恰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

毛泽东认为,精兵简政虽然是针对陕甘宁边区的情况提出的,但却是一剂适用于各个抗日根据地的良方。随后,毛泽东参加了大会讨论,并亲自上台阐述了实行精兵简政的必要性,对一些不正确的批评进行了反批评。大会表决,精兵简政提案得到参议员165票的多数通过,并作出“交政府速办”的决议。

边区参议会结束后不久,1941年12月4日,党中央发出了《为实行精兵简政给各县的指示信》,要求切实整顿党、政、军各级组织机构,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力物力。

由于精兵简政涉及集体力量构成和个人切身利益,因而具体执行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来自各方面的阻力层出不穷。

为此,毛泽东专门撰文称其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及时纠正了偏向。各级组织也从各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引导、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利用媒体舆论扭转观念等方式,推进了政策的落实。

随后两年多时间中,三次精兵简政的实施、四次政府委员会会议和多次政务会议的推进,使“精兵简政”之花得以开遍全国解放区,成效显著。

据统计,1941年12月中旬至1942年4月的第一次精兵简政,裁减掉骈枝机构百余处,缩减工作人员数千名。

1942年5月至9月的第二次精兵简政,建立了边区政府工作制度,实行合署办公,政务与事务适当分工,强化了政府职能。

1942年9月至1943年12月的第三次精兵简政,颁布了《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等一系列规定,明确了边区简政的原则和措施。经过贯彻执行,推动边区政府内部机构裁减合并1/4,直属机关由35个减至22个,工作人员由469人减至279人,各专员公署和县级政府的内部机构得到精简,达到了业务精简、机构精简、人员精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经过三次精兵简政,陕甘宁边区建立了紧缩、高效、灵活的党政军机构,有效克服了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同时与军民大生产运动相结合,减轻了人民负担,使抗日民主政策得到更好的贯彻,对党和边区政府渡过难关,巩固抗日革命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创造了重要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个人在发展环境中处于弱势地位,就需要积极改变,自己去适应现实,去适应公司或部门的发展需求,然后去主动积极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去解决这种需求。

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企业也一样,降本增效! 

剩者为王!

资料参考:毛选、陕西日报 、学习时报

你可能感兴趣的:(抗战经济困难时期的“精兵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