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

我在很多书里看到对道金斯这本《自私的基因》的引用,感觉应该是一本奇书,最近终于有幸拜读一番,果然很精彩。正如道金斯自己所说,希望作者把它当作一本科幻小说来阅读,其内容涵盖哺乳动物、鸟类、昆虫等诸多“有趣”的行为或现象,以及大量的形象比喻,关于生命的生存与繁衍背后的“道理”讲得非常浅显易懂。

诚然,书中引用了一句非常讽刺的话:“进化论的另一个难以理解的方面是,每一个人都认为他理解进化论!”所以即便我读完此书感觉自己洞悉了上帝的真理,但还是需要明确提醒自己,我就是个生物学外行,不可能读本科普读物就成专家了。

但为了巩固记忆,我还是尝试把书中的一些章节和观点串成一些虚构故事比较形象,还好我不是生物学家,没必要为接下来的胡说八道负责。

生命歪史

为什么会有生命?为什么生命会演化成今天这幅模样?为什么如此渺小的基因却能“决定”如此复杂的生命?在读本书以前,我对于这些问题无非就是DNA、23对染色体、显隐性基因、细胞分裂等粗浅的理解。然而本书却从全然不同的视角解释了生命的生存、繁衍和进化,由此得出结论是:基因都是自私的!

从碱基对到细胞

在地球还没有生命的时候,和太阳系的其他行星一样,大气层遍布着二氧化碳、水、氨和甲烷,天气也是相当的恶劣,随时电闪雷鸣、火山喷发、阳光暴晒等,而这些基本元素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了化学反应,出现了氨基酸、嘌呤(A和G)、嘧啶(T和C)等有机物质。日积月累,这些有机物铺满整片海洋——俗称原始汤。

也许是机缘巧合,也许是环境驱使的必然,这些有机分子中偶然出现了一种能够自我复制的因子——DNA,它的构成本质就是A、G、T、C四种碱基不同配对、排序、组合。除了自我复制,DNA还可以利用氨基酸制造蛋白质。本来刚开始DNA都是裸露在外直接利用原始汤的材料疯狂自我复制,但DNA的增长是指数级的,很快这些原始材料就被吃光了,然后它们开始分解其它DNA以便为自己的复制提供原材料。从此,一场永无宁日的攻防大战展开了。

弱鸡一点的DNA通过蛋白质制造一层薄膜躲进去,便发展成后来的细胞;牛逼一点的DNA不屑于当缩头乌龟,处于半裸奔状态,发展成后来的病毒。不论细胞还是病毒,只是一种形态,是DNA制造的生存机器,用来杀死敌人,复制自我。

做个自我揣测:DNA的复制过程其实都是化学反应,而阳光、空气、水、温度等都会对化学反应造成微妙的影响——基因突变,久而久之不同环境下的DNA编码也就各不相同了,它们制造出来的蛋白质也形态各异,同时也造就了它们各自的生存策略。

刚开始的细胞和病毒都没长脚,只能就近等着谋杀或者被杀,这种情况基本上复制频率高的DNA能够获胜。不过在某些地方,一些DNA突变使它们细胞外形像蝌蚪能游动,一些病毒突变后用蛋白质分泌激素溶解细胞外壳。总之千奇百怪的简单生命形态出现了,它们根据自身不同DNA的编码可以制造威力强大的蛋白质,比如能和光产生反应、能识别其它细胞的激素、甚至有的能产生电流。

某一天两个细胞群在近乎咫尺的地方对质:

A细胞: 有种你过来啊!我们嫩死你!
B细胞: 好啊,敢不敢告诉我你们在哪个方向!
A细胞: 老子就不说,气死你!

T病毒: 像一颗海草海草海草,随波飘摇~
(突然一个病毒体随着水流漂了过来,附着到B细胞身上)
T病毒: 妖孽!还不快快现原形!
(只见T病毒准备分泌毒液破坏细胞结构)
B细胞: 大大大哥别杀我,我旁边的A细胞它数量庞大,只要你愿意我可以带你游过去,走向毒生巅峰。
A细胞: 别闹!你们俩二货知道我在哪吗?我可是能感受到光线的!
(突然一阵漩涡,把三者挤到了一起)
A细胞: ......好尴尬啊
T病毒: 不知二位还有什么遗言?

T病毒开始分泌毒液杀死两种细胞,正准备破坏其DNA的时候
周围有一种奇怪的物质居然把三种DNA严丝合缝地拼接起来了。
而新的DNA制造了一种全新的细胞,同时具备尾巴、光感应、毒液分泌三种技能。

从此,DNA打破了传统的靠繁殖速度取胜的规则。
为了生存,全球各地的DNA都勾结在一起,开启了生生不息的军备竞赛。

这些原本独立的DNA作为一个基因片段拼接成一个全新的DNA,可以获得更强大的复合技能。
但作为代价,它们的生命也被绑到了一起,只要某个片段出了问题,都得死!

当然,真实情况不可能如此荒诞,很多基因由于突变get到新技能,与其它基因相融合,这其中充斥着太多机缘巧合与岁月,具体如何我们是不得而知的。总之更多的基因则为了成功逃避自然筛选而走到了一起。这也基本上说明了本书的核心观点,现代生物个体的DNA是由数不清的片段(基因)组成,然而每一段基因都是自私的,它们会使尽浑身解数让自己那一段得到复制,甚至不惜残害其它片段。然而由于自然选择,它们又不得不面对“都得死”契约,因此只有能够在这个基因大家庭中老实工作的“人”才能得以生存。总结为一句话便是:基因从逻辑上看是自私的,只不过它自带技能恰好可以帮助其它更好的生存

就这样,无数自带光环的基因聚合到了一起,彼此分工协作,给它们制造的生存机器提供更强悍的天赋。尽管DNA还叫DNA,但基因(或遗传物质)却指代DNA上面的某一小段了。而这些生存机器便是日后的——生物。

生物个体几乎完美地继承了DNA的衣钵,尔虞我诈。大家都前方百计想要杀死对方,或者被对方杀死…

可恶的布谷鸟

进几个世纪,生物学家们发现布谷鸟为了繁殖后代又不想付出代价,所采取的措施可谓相当没有“道德”。它们会把自己的蛋下在一种名为知更鸟的窝里,而一部分知更鸟因为无法识别哪些是自己蛋和仔,就把幼仔给全部孵了出来并养育。

这还不算完,有其父必有其子,布谷鸟被呼出来之后会本能的采取两种措施为自己争取利益。

  1. 通过叫声:它们会“故意”发出更大的叫声:“老鹰啊、狐狸啊,我在这里,快来吃我吧!”它们的养父母们为了不让天敌发现,只好赶紧把虫子噻到它们嘴里。
  2. 通过谋杀:这是最可恶的,小布谷鸟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周围的蛋全部挤出窝外摔碎,只剩它自己,让养父母没得选择。

布谷鸟的这些行为,你不能说它是有预谋的,更何况小布谷鸟可能连基本意识都不具备,这一系列老谋深算的行为,完全是由自私的基因所驱使的。

神奇的蚂蚁蜜蜂

你可能觉得只有人类才有文明,才会懂得相互合作盖房子、饲养家畜、种植庄稼、打仗、贩卖奴隶。然而这些行为在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当中也是非常常见的。

蚂蚁和蜜蜂生育后代是非常独特的,一个“部落”通常只有一个妈妈,这位妈妈通常只交配一次,然后把精子存起来——慢慢生。

它们的染色体数量决定其性别,而不是像很多哺乳动物一样由专门一条染色体决定。如果一只蚂蚁只有妈妈的一半基因,它必然是雄性,否则就是雌性。因此在蚂蚁的世界里,兄弟的亲缘度为1/4,而雌性的亲缘度达3/4。导致姐姐照顾妹妹的幼仔,就像人类母亲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的自然。

雌性蚂蚁才由此甘愿一辈子做一名保姆一般的工蚁,负责盖蚁穴、搜集食物、照看幼儿。而且由于亲缘关系,它们还会故意杀死弟弟,因为弟弟和它们基因重合度太低。

还有一部分雌性蚂蚁呆头呆脑,不会做家务,就成了兵蚁,专门负责打仗。把其它蚁穴攻占之后,将其它蚁穴的卵给带回来,小蚂蚁刚生出来不知道这是别人家,会本能的像在自己家一样任劳任怨,事实上成了别人家的奴隶。

蚂蚁们还会种植一种菌类给自己提供充足的食物,以及饲养蚜虫给自己提供可口的饮料。而经过长期进化,蚜虫几乎丧失了自卫的能力,反而采取各种措施吸引蚂蚁饲养它们,而自己的性命交由蚂蚁守护。(像不像人类与狗的关系)

寄生——不存在高个子基因

蜗牛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生物,它会背着自己沉沉的壳到处流浪。可能很多人都觉得,蜗牛长壳是因为它有蜗牛壳基因,决定了壳的外观、纹路、厚薄。然而蜗牛有一种寄生虫——吸虫,一只蜗牛一旦被寄生,它的壳就会变厚,并不受自己的生长控制。显然,其它生物的基因可以决定另一种生物的容貌。

再比如一直得了狂犬病的狗,它会表现出疯狂奔跑、见谁咬谁、大量流口水。如果光看这只狗的话只会得出一个结论——它疯了。但如果你站在基因的角度在看,狂犬病毒主要通过咬伤后经唾液传播!疯狗的这一系列行为几乎完美地符合病毒传播的所有需求,而人一旦被感染也几乎同样出现狂躁、流口水的症状!简单来说,基因可以一定程度上操作生物个体的行为。

有一种寄生虫(具体名字想不起来了)它可以分泌“保幼激素”,被这些家伙盯上的毛毛虫就惨了,它们通过给毛毛虫一直注射保幼激素,使其永远停留在儿童时代,直到生体长得比其它同类大出两倍不止,都无法变成蝴蝶了。所以,哪怕是生物的生命周期都不一定由自己的基因控制。

其实仔细想想人体是通过黑色素来调节人体肤色的,而脑垂腺的分泌过旺会使人长得过高,分泌过少又会使人不长个儿,一只雌性个体如果注入太多雄性激素一样会出现雄性特征。

人类应该不存在所谓的高个子基因,只不过是控制脑垂腺分泌的某个基因参数不同,间接导致了我们的身高不同罢了。换而言之,如果某个寄生生物或病毒因传播需要大个子,它感染人体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促使感染者长个儿。正如书中的作者半开玩笑的观点:搞不好自然界存在一种主要通过性传播的病毒,那它的感染者也很有可能被提升性能力。

基因的归基因,意识的归意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论是渺小的基因,还是庞大的生物个体,似乎都符合这一规律。本书的观点多少有些令人沮丧——归根结底,我们都是DNA制造出来的皮囊。我们生存的目的,不过是为了DNA完成自我复制的需要。

当然,有些现象似乎根本不符合这种说法,比如舍己救人、自杀、避孕等。这些问题作者基本围绕三个方面来回答:

  1. 利他行为不过是DNA当中的某一小部分基因自私的结果。

千万年的进化,完整的DNA是由千千万万的基因段组成的,每一段基因都只是为了自己能够得到复制。再某些特殊时刻,由于环境的刺激,生物个体作出牺牲的行为,只不过是基因为了保全自己在其它个体的副本罢了。

  1. 基因能决定的是生物本能,而不是生物个体的思想。

DNA最终制造的大脑、肌肉、四肢等部件,主要是因为DNA没有办法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及时作出调整。就好比气候和天气的关系,DNA可以存储各种策略来适应气候环境,告诉生物个体冷了怎么办,热了怎么办。但具体哪天刮多大的风下多大的雨,这是没办法预测的。而大脑和肌肉却可以根据天气的不同及时作出反应。

面对天敌、猎物、配偶,有了思想就可以更迅速作出每一步的行动策略。但生物的思想终归是脱离了基因的控制,难免会在特殊情况下作出不恰当的反应,比如人类也会很形象的感叹自己——大脑短路。

  1. 总有超越基因的更高级生命形式存在。

生命的本质是自我复制,不要仅仅拘泥于蛋白质、DNA。如果一个人找到了另一种具备自我复制的元素,也许它比DNA还要高级,那么这个人为了保全更高级的生命而拒绝繁衍后代又有什么问题呢。

正如有的人追求着自己的兴趣而不生孩子,舞蹈、发明创造、科学探索等等,这些事物本身都具备传承下去的条件,而且作为生命来看,它们也更长久,影响力更深远。作者专门用一个章节来描述这种全新的自我复制的元素——觅母。

最后

我们在看待基因时一定不能以人的意志作为评判标准,正如病毒相对于人类而言,不能因为它会伤害我们,所以这种基因是坏的。在自然选择下,能够适应环境,或者通过合作适应环境的,都是好基因。那些自身不咋地还不会利他的基因,生下来不久肯定就被天收了。

我曾听过一种观点:“两性繁殖是为了物种多样性”。这句话逻辑上没错,但道理上讲不通,听起来就像是基因首先希望自己多样性,从而有意识地演化出了控制性别的基因。本文对基因的描述似乎感觉它们都是一些心机婊,但这么写纯粹为了形象比喻罢了。必须时刻牢记,基因是没有意识的,它们的一切行为不过是化学反应罢了。

总之,本书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从分子及的决斗到物种间的战争,无所不包。真心感叹大自然的神奇,此时此刻我想吟诗一首,啊——!…算了,还是一句话总结吧:

没有谁可以预言明天,我们之所以能活在今天,只是适应了昨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私的基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