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楼学短》:增广学识 趣味无穷

我认认真真地回忆了一下,过去数十年里,自己至少回答过50余个家有中学生的爸爸妈妈同样的问题:怎样让孩子学好古诗文。通常,我这样告诉他们:读《古文观止》,方法是倒过来往前读,先明文、宋文、唐宋文、唐文,再六朝文、汉文、秦文、周文。遇到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父母,我会告诉他们原因:产生明文的年代距离我们最近,文章中存在的语言隔阂也最少。对打算系统入门古文的中学生而言,倒读《古文观止》,他们遇见难以识读的字词句的数量会大大减少,相应的,面对古文而产生的畏难情绪也会削减。

我就是这样督促我儿子阅读《古文观止》的。遥想当年,暑气蒸腾的假期里,我和他面对面地坐在餐桌旁,先疏通后背诵地读过《沧浪亭记》、《前赤壁赋》、《师说》、《陈情表》、《报任安书》《谏逐客令》……到了高中阶段,我发现他不怎么惧怕语文课本里的古诗文了。打这以后,有人再问我怎样让孩子学好古诗文,我回答得就更理直气壮了。

现在,我已经没有阅读古文的必要了。一眼相中像两块红砖一样厚重的《念楼学短》,是因为该书的作者是钟叔河。


重版的“走向世界丛书”

我很幸运地在1980年代摸进了阅读之门。那个时候的读书人,几乎没有不知道出版人钟叔河的,除了拍板引进的D.H.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当时的读书界引起轩然大波外,他主持编辑出版的“走向世界丛书”,因其学术价值和文史趣味,一时洛阳纸贵。

上下两册《念楼学短》到手后,按照惯例,我从序言开始阅读。杨绛先生手书的“序”固然纸短情长,但让我惊愕的是作者的自序。一口气为自己的书写7篇序言,读书这么多年,《念楼学短》是我遇到的第一本。是老先生过于自恋吗?饶有趣味地一一读过7篇序言,就会发现它们出自作者不同时期的手笔:1991年、1998年、2001年、2002年、2004年、2009年2017年。前3篇分别为开设在《新闻出版报》、《出版广角》和《文汇报·笔会》上的专栏而写的“开场白”,后4篇则是4种版本《念楼学短》的序言——也就是说,我手里的这册《念楼学短》已经出到了第4版,我却刚刚知道我崇敬的钟叔河先生还有这部著作!


杨绛先生的序言

怀着遗珠之恨捧读《念楼学短》,刚刚读完上册的“论语”、“孟子”、“檀弓”、“左传”等总共37篇百字文,我明白先前我让孩子们倒读《古文观止》的建议,不说不对也是不恰当的。

“文史不分家”,这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可究竟怎么认识这句熟语?7年中学语文教学并不能让中学生有直观的认识,因为,肩负古诗文和现代文教学重任的语文课,不可能按照历史发展进程将古诗文连贯起来教给学生。

《念楼学短》解决了这个问题。

也许会有人抬杠:周文、秦文、汉文、六朝唐文、宋文、明文,《古文观止》不就是按照中国历史的走向由古及今地来编排的吗?谁又能否认,《古文观止》的首篇文章《郑伯克段于鄢》,对一个预备班的孩子来说,有点难。

同样按照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编选的《念楼学短》就不一样了,“所选的古文,本是预备给自己的外孙女儿们读的”,所以,选文都是“我积年抄得短文若干篇,短的标准,是不超过一百个汉字,而且必须独立成篇”。不超过百字的古文,比如说周文,字词句疏通起来就不难了吗?如前所述,《念楼学短》上册第一章节选了10篇《论语》,10篇短文中的第一篇是《各言尔志》,2000多年前的文字,与今天的读者隔着千山万水,怎么会没有理解障碍?但是,不计后人所加的标点才71个字,若要死抠字词句,也不会让中学生望而生畏吧?况且,钟叔河先生为每一篇百字文都做了注解。

杨绛先生为《念楼学短》作序时,特别提到该书“注释好”,开始阅读时,我不太能理解杨绛先生的称誉,没有敲定实词的今意,没有指点虚词的今用,没有通假的提点,更没有句子的疏通,“注释好”,好在哪里?读到上册的中间,我明白了先生们的深意。

第209页,是正考夫的《鼎铭》。正考夫,春秋时期宋国的大夫,其文古奥,理所当然。《鼎铭》原文如此“一命而偻,再命而佝,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好的注释是怎么解释此文的?“一接受任命,便恭敬地把头低;再接受任命,我的头低得更低;第三次受命,弯下腰深深鞠躬,走路总挨着墙基——能够这样做,便没有谁将我欺。(这是我家煮粥的锅,)稠的总煮在这里头,稀的也煮在这里头,够吃了便无所求”,真的是字字落实了,只是,钟叔河先生没有像我们常见的古文今译的作者那样,将字词的古义今义拖拽成肩并肩的格式。然而,把字词句的古义今义配对起来,不该是阅读者应做的功课吗?


除了“注释好”,杨绛先生给予《念楼学短》的另一个我觉得极为中肯的评价是,“批语好”。钟叔河先生的批语好在哪里?再以正考夫的《鼎铭》为例,“正考夫有显赫的家世,本身又历佐三代宋君(戴、武、宣),在朝中有很高的地位。但他却是‘恭而有礼’的典型,铸在自家鼎上的这一铭文,便是他的家训——他居家处事的格言”,批语的确字字见血。再读到题为“低姿态”的《鼎铭》批语的最后一句:“这铭文可算是本书中最古老的一篇文字”,真是意味深长。

不过,我觉得《念楼学短》最见匠心之处,是作者选编文章时时刻将“文史不分家”的理念挂在心头。“战国策十篇”、“庄子十篇”等章节单纯地从原著中选出了作者认为适合他的外孙女儿们阅读的篇目,自不待言。像“诏令十四篇”、“书序十四篇”、“议论文十三篇”等章节,所选文章都从古到今,每读一次这样的章节,等于又复习了一遍中国历史的朝代更迭,而其中的况味,读者当可意会,杨绛先生所谓“读了能增广学识,读来又趣味无穷”,这应该是其中一味。

那么,还读不读《古文观止》?当然,在《念楼学短》之后。


你可能感兴趣的:(《念楼学短》:增广学识 趣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