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红尘》这本书中最精髓之处就在“见路不走”。
文中多次提起这个词,并在很多情节之处都进行了解释和观点输出。对我触动最大的也是这个词,所以我的思考主要围绕这个词展开。
根据书中观点,“见路不走”的实质是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精神。虽然故事情节和马克思主义挂钩,非常多“红色”色彩,把整个小说的立意拉的很高,但对于一般人来说,这些都不是重点,我认为重点是只要理解和运用好“见路不走,实事求是”的内核,便是将读书学习化成了生产力。
初见“见路不走”这个词可能很纳闷,书中也多次进行解读便于理解。
比如“路,就是成功者的经验、方法。路管不管用呢?管用,它管借鉴、模仿、参照的用。但是我们说它有漏,因为成功者的经验是他那个条件的可能,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他的条件。见路不走是实事求是的通俗版,是提醒你不要唯经验、教条,要走因果、走条件的可能。“
我用大白话总结一下就是,每个人所处的条件不一样,条件包括拥有的人脉,能力,背景,社会地位等一切,这些因素对结果起了很大作用。
因此,看到一些成功的经验,或是看到大多数人思考行动的方向,反而应该谨慎跟从和谨慎复制。他成功的条件环境和你完全不同,你可以复制其中的某些因素,但无法把他成功的所有因素复制过来,结果也就无法控制了。
其实,这些意思有点趋同这句话——天时地利人和。
人的主观能动性固然重要,但依然逃脱不了自身所处的环境和位置,这要求我们得在一定条件上去探索去发挥,不然就违背了实事求是的规律。
比如地球转动是规律,它绕着地心轴做圆周运动这是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它也围绕太阳旋转(所有的天体都会如此),于是产生了公转有了一年四季。只要你在地球上,你就得顺应白天黑夜,春夏秋冬的环境,这个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
再举个例子。现在的你已经没有几十年前下海捞金的机遇,那时候百废待兴只要胆子够大有点能力,就能赚到第一桶金,轻轻松松就实现原始资金积累和阶级跨越。
2000年左右是互联网兴起的时代,互联网巨头应运而起,造就出无数富翁们,这是时代红利。如今不可能了,各个赛道都是满满当当的人,实业和互联网都很饱和,“打地分粮食”的商业格局已成定局,没赶上这波,只能等待下一波浪潮。
这时,如果你还处在解决生存温饱阶段,幻想努力一把就能成为亿万富翁,尤其在这个非常卷经济萧条的今天,那是非常艰难的事了。
因为社会环境和生产力变化了,你得立足这些新条件去创造自己财富梦,坚守原来的教条性经验不管用了。
一切都是条件下的结果,也就是因果律。所以回到本书中,老九面馆可以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把影响面条销售的因素考虑到了,核心的就是厨师情绪是不可控的,做出来的面团面条口感就会有差异。
所以改用机器来执行人的动作,保障每次每根面条都能始终保持同一水准,这样消费者就不会因为面条本身的问题影响食用体验。
此外,改用机器还可以更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复制,有助于门店加盟,事实上书中方迪就是看中了加盟机会。
说到这个,我有些感触。这些年一直保持阅读,然后我就发现一个现象,很多读者会找牛人分享书单。
书单本是一件好事,但是看我们怎么用了。不同的能力位置和认知水平,对一本书,一条经验的理解程度不一样,比方《道德经》是一本好书,但有的人看不懂,有的人可能20岁看不懂等到40岁就可以了。
所以书单还是适合自己的最好,以自己目前的水平和需求,来选择书籍才是实事求是。大佬们推荐的商业帝国等等宏大的书籍,对他们有用,因为他们能把这些运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来。
如果你只是一个月入三千的打工人,读了这样的书籍其实也不能立马带来效果转化,因为你缺少条件,你没有一个偌大的公司需要管理,也没有身处波澜起伏的商业环境中,也没有他们的高超能力,就很难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当下的问题。(当然,以拓宽视野增长见识为读书目的除外。)
书中写到一个负面角色奥布莱恩,叶子农拒绝了他老板发出的业务合作,让他觉得自己职场地位受到威胁。
为了报复叶子农的“不礼貌”,奥布莱恩安排了一系列的阴险圈套,他用的工具是多米诺骨牌,只要预设的每个条件成立,就能推到下一张牌,最后把所有牌都推倒。
他在桌上摆了30多张牌,从“联盟公告,叶担任某国联盟高层职务”、“涉嫌特大案件被传唤”、“某国联盟道歉”、“国内的表态”、“媒体猜测版本”、“被某国移民局驱逐出境”、“迪拉诺公司提供帮助”......
就是这样严密的逻辑算计每一步因果链,只要轻轻推倒第一张牌,后面的骨牌就哗啦啦全倒下。
叶子农就是这样被奥布莱恩算死的。但他没算到,最后迪拉诺公司和叶子农依然没有达成合作。
总结一下从这本书中,我获益最大的几个关键词。
第一就是“条件”。成事的关键是条件,可以像丁元英那样逆向思维,或者像奥布莱恩推导自己为了某个目的,可以制造哪些条件。条件成了,事就成了。
另一个层面来说,也不要过于浮躁郁闷急于求成,条件有天注定有人为成分,也许现在不能成功,是因为还缺少条件,需要静待花开,甚至做好有的条件可能永远都不会实现的准备。
第二就是“见路不走”。不要唯经验唯知识,而是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成功经验对别人有用,但未必对当下的自己管用。所以不要看到别人成功就眼红,他的成功是abcde等条件促成的,而你的成功也许是需要aghjk等条件。
不过,这里我也补充下,辩证看待“成功经验”,我们可以重点借鉴的是这条经验背后的思考逻辑方法。我们不能复制王庙村以及老九面馆的成功,但可以研究背后的逆向思考逻辑和实事求是的方法论,这个是可以迁移的。
第三就是“知识”。读文科的人就知道书中提到马克思主义理论都是学校时期学的,只是那时死记硬背为了考试,从未和现实产生关联。
这也让我想起前些天翻阅《毛泽东选集》,以前看到满篇字眼都是曾经痛苦背诵的内容,完全提不起一点兴趣。现在当我再看这本书,我发现看的不再是内容的本身,而是他是怎么思考社会阶层的,思考当下时局的,学习的却是他的思考方法。
所以,《天幕红尘》我看的也不是它的外壳或小说的立意,而是背后的思考方法和方法论。“见路不走”所代表的就是本书最精华的思想内容和方法,值得反复琢磨思考。
此前看了《遥远的救世主》(天道),又看完《天幕红尘》,难免会拿来做对比。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观点说,《遥远的救世主》是“道”的层面探讨,告诉我们要遵循规律做事,《天幕红尘》是“术”的教学,告诉我们怎么遵循规律做事,答案就是实事求是,见路不走。
这话有点意思,不过我从整体来说对比《遥远的救世主》,天幕红尘带来的精彩度和震撼感确实差了一点点,不过它的核心思想非常明确,方法论更落地一些。即便如此,比起其他书来依然领先太多了。
接着说点题外话,我最近还思考了一个问题,一个人想要实现世俗意义的成功,得具备这些主要条件?
我的答案是:第一是足够灵活聪慧的大脑,第二是拥有很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第三是有足够的运作资金。
这些条件,只要有一个异于常人就很厉害,两两组合就能巨大发挥作用,尤其是前面两种。丁元英和叶子农的人际关系能力不是特别突出,但是丁和叶有强大思辨能力,于是就解决了原始资金积累的问题,资金越来越庞大就能再度赋能。
现实中,观察一下企业的高层领导们,要么能做战略能力很强思考很精准,要么善于人际沟通能妥善处理复杂关系……拥有足够资金的人就会投资,网罗那些思考能力强,或善于打理关系的人才,合作共赢帮助自己钱生钱。
可悲的是,这三种能力中的任何一种,有的人可能一生都无法达到。
我想,这时候就放宽心吧,如果注定有人是主角,那就注定有人是配角,角色是导演定,轮不到自己主宰。还是那句话,“如果我注定穷困潦倒,那穷困潦倒就是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