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

一节简约而丰满的好课

——王林波老师《猫》实录评析

  评析: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张祖庆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猫》,上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生字认识了吗?我来考考大家。

(出示第一组词语:淘气  开辟  跌倒  撞疼  枝折花落,学生认读。)

师:枝折花落的折还读作“zhé”,谁能用上“zhé”这个读音说一句话?

生:我弟弟非常喜欢折纸。

生:我们写作业时注意不要把本子角给折了。

师:非常好。我们再来看看第二组词语。

(出示第二组词语:贪玩  尽职  踩印  抓痒  屏息凝视,学生认读,教师强调“屏息凝视”的“屏”的读音。)

师:同学们,这两组词语的读音大家都读得很准确,非常好。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两组词中还有两个偏旁相同的生字。

生:是踩和跌。

师:足字旁和足的写法可不一样,发现了吗?

生:足的最后两笔是非常舒展的撇和捺,但是做了偏旁后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后两边变成了竖和提。

生:最后一笔提要注意写的时候由重到轻来写。

师:拿出笔,咱们一起来写一写这两个字吧!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师:来,男生和女生分别读一读这两组词语,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确。

男生读:淘气  开辟  跌倒  撞疼  枝折花落

女生读:贪玩  尽职  踩印  抓痒  屏息凝视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师:同学们,请大家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老师为什么把10个词语要分成这样的两组?

生:第一组词写的是大猫,第二组写的是小猫。

师:打开课本,请大家迅速读一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段写的是大猫,哪写自然段段写的是刚刚满月的小猫?找出相应段落。

生:1-3自然段写的是大猫,第4自然段写的是小猫。

师:我们班的同学很会读书,你看,很快已经理清了课文的脉络。有没有更厉害的同学,还能将写小猫的长长的第四自然段读成一句话!试试看!

生: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

师:真厉害!如果能够将写大猫的1-3自然段也能读成一句话,那就更厉害了!试试看!

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来,同学们,咱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

师:不知道咱们班有没有更厉害的同学,能够将这两句话分别读成一个词语。

生:我想,写大猫的这句话我可以读成一个词:古怪。

生:写小猫的这句话用“可爱”来概括。

三、聚焦写法,运用语言

师:同学们,这节课就让我们先来看看这只性格古怪的大猫吧,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课文1-3自然段,看看哪些看似矛盾的词语让你感受到了这只大猫性格的古怪,请你把自己找到的关键词圈出来。

(学生默读课文,勾划相关词语。)

师:说说看,大家都找到了哪些词语?

生:第一段我勾划的词语是老实、贪玩和尽职。

生:第二段我找到的词语是温柔可亲和一声不出。

生:第三段我找到的词语是什么都怕和勇猛。

师:这些看似有些矛盾的词语描述的正是猫的性格,这可的确是一只性格古怪的猫啊!难怪作者这样写道——

生: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师:在第一自然段中,“老实、贪玩、尽职”这三个词在作者的笔下却摇身一变,变成了长长的一段话,而且具体生动,你读着读着,眼前还能出现三幅不同的画面呢!读读看!

(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象画面。)

师:怎么样?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这只猫在干什么呢?

生:我看到这只猫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很悠闲。

生:我眼前的猫在太阳底下悠闲地晒着太阳,很舒服的样子。

生:我看到这只猫在老鼠洞口等着抓老鼠呢。

生:我看到这只猫在外面快乐的玩呢!

师:作者运用了举事例的方法,这三个例子一举,这只猫就写活了。让我们记住这个方法:举事例。老舍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你看,本来充满矛盾的三个特点:老实、贪玩、尽职,在他的笔下却表达得非常流畅,这其中啊,有一个词功不可没,请同学细心读读这段话,看看你能不能发现这个连接词?

(学生读书思考。)

生:我找到的词语是可是。

师:对,就是这个“可是”,就是它把老实和贪玩连接在了一起,又把贪玩和尽职连接在了一起!同学们能够发现语言表达的秘妙,真了不起!不仅如此,这段话的语言表达还有一个小秘密呢,为了帮助大家发现语言表达的奥秘,老师特别把这段话的呈现方式做了一些变化,请大家这次关注这两段话的开头部分,读一读,体会体会,看看你能不能发现?

(课件出示: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生读后:我发现这两段话都用到了“的确”和“可是”。

生:哦,有一个句式,是说它怎么样吧,……的确……,可是,……,比如说他温柔可亲吧,的确是这样,可是他不高兴的时候,就会一声不吭。

师:让我们学学老舍先生,当一次小作家,用上这个句式,把这只猫温柔可亲和一声不出,什么都怕和勇猛这两对矛盾的性格也表达出来吧!

生:说他温柔可亲吧,的确是呀,可是它不高兴时,就会一声不出。

生:说他什么都怕吧,的确是呀,可是遇到蛇的时候,它还是敢勇敢地去斗一斗的。

师:我们用这样的词语,就可以把课文中三个写猫性格古怪的自然段连起来,这样这片文章的意思我们就明白了。今天你们自己发现了作者语言的秘密,其实作者语言不光有秘密,甚至连标点符号都很有特点。接下来,请大家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首先想猫的温柔可亲表现在哪些方面,会是怎样一个画面,请你边读边想,你看到的这只猫是什么样的情境。你发现了什么?

生:用身子蹭你的腿。

师:她发现的是一只可爱的小猫用身子蹭你的腿。这位女生,你还有什么发现?

生: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

师:还有吗?

生: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师:非常好,还有吗?

生:他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师正因丰富,生跟读)

师:刚才大家说的是书上的,你来想象一下,它温柔可亲还会有哪些表现?

生1:它会用舌头舔爪舔你的手。

生2:晚上睡觉的时候毛会自动跳到床上和你睡觉。

师:乖不乖?

生:乖。

师:摸起来还挺舒服的是吗?还有吗?

生:它会把你的毛线团抓呀抓,抓成一堆线

师:还好它抓的是毛线团而不是你的毛衣,不然早起穿衣服时只能看到一堆毛线。刚才还有同学说喜欢猫,你还会想到什么画面?

生:它会在你看书的时候自动趴在你的身上让你抚摸它。

师:感觉很幸福很惬意。还有吗?

生:你不管走到哪,它都会跟在你的身后。

师:就像一个小尾巴一样。还有吗?

生:它还会摊开肚皮让你挠它的肚皮。

师:猫一挠肚皮也会笑吗?

生:不会,它会撩起爪子喵喵地叫。

师:意思是?

生:好痒啊,好痒啊!

师:我以为意思是别挠我,小心我抓你。……这一段的确画面感丰富,但是学语文只看画面我们就只走了一半的路,我们要学校关注表达,这一段有一个标点符号非常特别,平常我们很少见,有同学发现吗?

生:冒号。

师: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有自己的作用的,当我们看到一个标点符号不知道它的作用时,你会怎么做,有真什么办法能查到吗?

生:网上、书上……

师:大家都忽略了一个东西,一个我们经常用的东西,有人猜到是什么吗?

生:字典。

师:我们遇到不会的字会查字典,其实标点符号的用法字典上也有,谁知道在哪里能查到?

生:……

师:在字典的最后,有一个地方叫附录,这里面就有标点符号、计量单位等很多知识,今天

我们就把它搬到了大屏幕上,快看一看你认为在这一课,冒号是什么作用?

生:为引起下文做准备。

师:第几个?

生:第三个

师:这里冒号的作用就是要引起下文。我请同学来读一下,注意冒号。(师生合作读2组)

生:齐读。

师:你们班谁读书读得最好?请你们合作读。

生:与师配合,齐读

师:(PPT)出示,填空读。

生:不同学生填空读。

师:它要是一声不出就说明它

生:生气了。

师:而你想尽各种办法有用吗?

生:没用。

师:所以我们说这只大毛的性格果然非常______

生:古怪。

师:这个词读作?

生:古怪。

师:老舍先生又是怎样写猫的什么都怕和勇猛这些特点的呢?请大家自由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读完后迅速坐端正。

(很快,学生就读完坐端正了。)

师:怎么这么快啊?

生:这段文字很短,一二段都比较长。

生:就是的,第一段有九行,第二段有七行字,而这一段只有短短的两行字。

师:哦,那我们能不能想办法把这段话变长,想想看,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来表达?刚才我们已经学到了这个方法。

生:通过举事例的方法。

师:好,开始吧,我们试试看!

(课件出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来,________。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学生写话,教师巡视。)

生: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就是树上一片叶子掉下来,它都会吓得躲到草丛里。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生: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一见有人经过,都会一溜烟跑开。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生: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外面有汽车开过,它吓得飞快地躲到了床底下。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生: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别人打个喷嚏,他都会吓得躲在门背后。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师:这可真是只性格古怪的猫啊!不过,满月的小猫就不一样了,他是那么调皮、可爱,作者又会怎样表达出自己对小猫的喜爱呢?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一节简约而丰满的好课

——王林波老师《猫》实录评析

  评析: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张祖庆

一度,“简单语文”,成为语文界的流行词。“简简单单教语文”成为一句很响亮的口号。其实,“简单教语文”,是相对于把语文弄得很复杂提出来的。不少一线教师,误以为,教语文是很简单的,于是,打着“简单教语文”的旗号,不细读文本,不精心备课,应付了事,将语文教得了无生趣。这样,就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语文教学,要努力追求“简约而丰满”的境界。王林波老师这节课,做到了“简约而不简单”。

这节课的“简约而不简单”,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目标设定简约

王林波老师根据老舍这篇散文的特点,在本课时教学中,确立了两个核心教学目标:

1. 学会抓关键语句,把握文章的大意,梳理文章的脉络;

2. 发现写作密码——围绕特点,运用具体事例,通过有画面感的文字,将事物某方面的特点表达清楚。

第一个目标,指向于读,处理得简洁明快;第二个目标,指向于表达,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处理得层次分明。

目标集中简洁,教学才能做到简约而丰满。“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这个理儿。当然,目标集中,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就一定单调。在教学预设时,教师要充分考虑每一个环节的多功能性,尽力做到“以一当十”,努力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显得慧意玲珑。 例如识字学词的环节,教者通过分类呈现,正音、辩形、书写,突出重点,有板有眼。更为重要的,为理清文脉、整体感知,埋下了伏笔。这,就是多功能性。

王林波老师的教学目标设定,给我们一个启发: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教学设计不仅应该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更要抓住“语文学习的核心价值”。重点挖掘课文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重点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重点完成语文课应该完成的教学目标,适当弱化文本中可能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语文的核心目标,要抓具有语文特点,具有统领性,有明显的特征或代表性,便于上升为规律性的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这个规律性的知识与技能,就是语文的本体。语文的本体性目标抓住了,语文教学,就会简约而丰满。

第二,教学板块简约

语文教学,目标制定是第一位的;而决定目标达成度的,则是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中,教师我们要善于选择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教学内容,充分预设,如此方能让语文教学走向简约,走向丰满。

看一节课是否具有无限丰富性,得看对所选教学内容的充分的 “预设”。而看预设是否充分,是否有助于达成目标,关键看预设的呈现方式。如果“预设”的教学流程是“线性”的,那么这样的课堂往往是教学内容多而杂的,这节课也往往死水一潭。因为内容庞杂的线性程序难以包容课堂教学的复杂多变。一问只有一答,一项任务只有一种努力的方向;且哪个问题先问,哪个问题后问,都做了“精确”的设计,和流水线操作没有两样。这样的设计,从客观上抑制了课堂“生成”的可能。

因此,我们倡导“非线性”的“板块预设”。这种教学设计,内容是集中的,教学的流程,是分支式的,一问有多答,一项任务可能出现不同的努力方向和解决路径。这样的板块设计,就为精彩的生成提供了无限可能。

王林波老师的课堂,只有简简单单的三个板块,简约而明快。他把重点落实在第三个板块:聚焦表达,运用语言。这个板块,又分这样四个层次推进:

第一层次:寻找关键词,理解从几个方面来写大猫特点。这一步,侧重于捕捉信息。从整体上把握写作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第二层次:聚焦画面,通过视像化阅读,理解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事例来写猫的特点的,为下一个环节的迁移表达埋下伏笔;

第三层次,寻找连接词“的确”“可是”,理清几个方面如何连接在一起,学习如何连贯表达,并用这两个连接词,把这只猫“温柔可亲”和“一声不出”,“什么都怕”和”勇猛”这两对矛盾的性格表达出来。

第四层次,继续使用“视像化阅读”,想象猫“温柔可亲”的画面,补白“什么都怕”,迁移表达方式,“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这四步,推进得扎实而高效。这个版块,重点训练两个表达技巧:

一是有序表达:怎么样通过连词,把几个意思连贯地写成一个意义段。王林波老师通过让学生寻找连接词,在本课的语境中迁移运用,很好地把训练点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二是具体表达:用有画面感的文字,把猫某方面特点写清楚、写具体,是这篇文章最核心的表达技巧。教者通过让学生想象画面、补白画面,很好地迁移了写作方法,教得扎实、高效。

第三,问题设计简约

从阅读教学的本质看,决定着阅读教学效率高低的决定性因素,是对话的有效性。“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教科书编者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想显得简约而丰满,教师必须把握对话的本质,以话题统领对话。

   

当前的阅读教学,尽管和以往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依然问题多多,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满堂灌”——以围绕着教学内容理解的以问代讲的“新满堂灌”。教学的主要流程基本上是以教师的问题串起来的——大问题套着小问题;学生课堂上的主要生活方式,是在猜测问题的答案。课堂上,他们与静思默想基本“无缘”,和潜心会文近乎“绝交”,有的,只是热闹、肤浅、无聊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什么问题,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又是如何收获的,他们已经没有时间去静静思考。

   

课堂是个常数,一旦教师提问的时间多了,学生独立思考读书的时间必定减少。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非常强调个体的实践。教师要引导学生亲近文本,做文本的知音,就必须留出整块时间给学生。时间怎么留?当从减少提问开始。窃以为,一节语文课,教师涉及课文内容的问题,一般不要超过5-6个。教师要尽可能提紧扣教学主目标,让孩子们通过与文本的充分对话、自主感悟之后才能回答的问题。

在《猫》一课的教学中,王林波老师关于内容理解的问题少之又少,所提的问题,大都指向于表达。这样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有很强的开放性。好的问题,是引导学生不断去发现文本的密码的,而不是像渔人钓鱼一样,“钓”出问题答案。开放性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潜心会文”、“聆听文本”,进而发现言语表达的“秘妙”。

再者,问题少了,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就多了。课,也因此走向简约和丰满。

第四,教学手段简约

当下的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成了现代教育媒体的大展台。声、光、电齐上,图、文、像兼备。似乎不用现代化的设备,该教师就落后,这节语文课就陈旧。于是乎,我们的语文课就成了大杂烩,语文老师也被人讥为“肥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园”。

其实,学习语文,应当充分遵循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和学习规律。形象性,是中国汉语的一大特点,让孩子们以形象的方式去掌握母语,应该是我们的母语学习的基本规律。适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确能帮助学生学习语文。但是把握不好尺度,现代教育技术反而会阻碍学生学习语文,过度使用,甚至会封杀学生的想象,让他们的思维不再灵动,想象的翅膀被无情地折断。

“朴素是优雅的灵魂”。听于永正、支玉恒、贾志敏、薛法根等老师的课,我们会发出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感慨。他们的课堂,基本没有现代教育手段,只凭着一支粉笔一张嘴,就能让语文绚丽多彩、精彩纷呈。尤其让人钦佩的是,他们教学语言清新、质朴,没有华丽精致的辞藻,没有气势如虹的排比,但是学生却在他们的带动下充分地说,投入地读。正如刘铁芳教授说的“让学生动起来,却看不见教师过多自我的痕迹,课堂行云流水都是学生的云与水,而不是教师自身的流水。”这种一切从学生出发课堂,是最美的。这种朴素之美,是真正的大美!

王林波老师的这节课,一如他的其他阅读课一样,很少借助太多教学媒介来营造煽情氛围,刻意制造轰动效果。他的课,一如他的为人,朴朴实实,简简单单。简单地读词语,简单地写生字,简单地想画面,简单地写句子。但是,整个教学过程,却不简单,充分彰显了因简单而带来的“丰满” 。

整节课,学得非常扎实,过程非常饱满。因为,王老师深谙:语文,就要以语文的方式去学!只有这样,语文,才能闪亮“因朴素而优雅”的面孔,语文课也因之显得简约丰满。

你可能感兴趣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