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好似雨后春笋般,一夜之间,大街小巷,开始流行起一种叫盲盒的东西来。
大小朋友们,趋之若鹜,爱不释手。
比如,我家娃就是一枚标准的盲盒迷!
有一天,她放学回来,突然跟我说要买盲盒,因为同学们都有了。
“呃,什么盲盒?”我一脸懵。
娃一时半会儿也表达不出所以来,反正要我给她买。
我有求必应。
于是,上某宝搜索,不搜不知道,一搜吓一跳,全是各种造型,色彩不同的小人儿,价格30—100区间不等,还不便宜哩!
直觉告诉我,那纯粹是骗小孩的玩意儿!
“有啥用?能解压吗?”我不屑一顾。
在这之前 ,市面上也是一夜之间出现了很多解压本,解压笔的,刻意营造出压力山大,需要解解压的气氛。
“不是解压,是拆惊喜!”娃一语道破玄机。
“拆惊喜?不是给你买过LOL惊喜拆拆乐吗?“我反问。
(LOL惊喜拆拆乐就是一个神秘球球,一层一层拆,每一层拆到一个小玩意儿,拆到最后一层一般是一个光溜溜小娃娃,最后把所有拆到的组装一起,比如一个小公仔装扮成型)。
我不由得佩服起商家来,真了解大众心理,变着花样儿玩,市场上充斥着“拆惊喜“,”拆拆乐“。好似生活太无聊平淡,需要惊喜填充,迎合人们要刺激,要惊喜的心里特点。
”那不一样,盲盒更好玩!“娃势在必得的样子。
”又贵,没啥好玩的!”我打击道。
“同学们人手必备,我也要!”娃不依不饶。
“很多同学买了一个又一个,为了集齐所有系列玩偶,”娃继续补充,
“又有些人,买了一个又一个,是为了抽到自己喜欢的玩偶。”
我感觉不能再小觑了,要不然打击娃的自信心。
于是,那天晚上后,遂带娃去商场溜达。
商场各种酷乐潮玩店,文具店,进门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尽是些盲盒小人儿。
还有一家盲盒旗舰店,在商场的中心位置,大张旗鼓地开门迎客,各色各等小人儿盒装的,散着的一一陈列,造型活泼,别致有型 ,很夺眼球,不想挪步离开。
我也被深深吸引,戳中萌点,想入手一二玩玩。
娃更是兴奋得犹如老鼠进米缸,乐不思蜀!
最后,我们挑选了两个盲盒带回家,59元一个,很贵哦!
回去后,娃就迫不及待地拆开,她想着能拆到隐藏款,拆开的过程犹如中奖开奖,惊心动魄,充满期待。结果抽到的是常规款,娃失望至极,像是泄了气的皮球般沮丧。
第二盒也一样,未能抽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隐藏款,娃立即大变脸,哭了起来。
盲盒啊,盲盒啊,你让我欢喜,让我忧!
至此以后,但凡带娃出去逛街,总会带回来一两个盲盒,或是盲笔,盲袋这种玩意儿。
拆前是惊喜,是期待,拆后是失望,是沮丧!因为拆到的大多不是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款。
拆后处理结果,要么成摆件,等着积灰,要么放在某个地方睡大觉,用不了多久就要断舍离!
还有什么用处吗?
盲盒,盲笔,盲袋,LOL惊喜拆拆乐,以及今年大热的集卡包,S卡,R 卡,UR卡,MR卡等等,无一不是“奶嘴计划”下的产物。
那么什么是奶嘴计划?
“相传1995年在美国旧金山费尔蒙特饭店,召开了一个政治会谈,云集了全球500名顶尖的政治家和商人。
针对全球化对世界的发展和走向进行了激烈的探讨,最后达成一种共识:认为将来20%的权贵引领80%的普通民众。
如果这两种阶级发生冲突如何解决? 于是有人就提出了奶嘴计划。
计划的核心思想是:把80%的普通民众当做婴儿就好了,如果他们吵闹,那就给他们奶嘴行了。
具体这个奶嘴是什么呢?
比如娱乐:真人秀、肥皂剧、偶像剧、网络游戏、酒吧、KTV、小视频等等,一切娱乐消费相关之类。
通过各种娱乐方式让他们上瘾、沉迷其中无法自拔,从而丧失斗志和理想,甘愿当一条咸鱼。”
而盲盒,未尝不是“奶嘴计划”之一吗?
盲盒,就是一个看不见里面的盒子,装着不同样式的玩偶,但是你不知道具体装的是哪一款?你抽到哪一款,全凭运气,要待拆开见分晓。
迎合了你空虚,无聊,追捧新鲜,惊喜,潮玩的东西,来刺激你的神经。
集齐所有系列款,抽到隐藏款,让你买上瘾,沉迷其中,丧失斗志?忘了生活还有诗和远方?
而且玩偶色彩夺目,造型可爱,小朋友们更是毫无抵抗力,也戳中了大朋友们的萌点,戳中 了巨婴们的心里!
盲盒啊,盲盒,你不仅贼贵,而且好看不中用,让我如何爱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