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如何引导孩子做好时间管理

学习收获:

拖拉孩子的背后是父母长期的唠叨、指责、使用永久性负面词语,比如“总是”“每次”“常常”等。父母也一直在用悲观的解释风格来看待孩子的行为,长期采取相对来说比较无效甚至起反作用的催促、说教,给孩子贴消极标签,导致孩子这类行为越来越多,不断强化和巩固,最终导致这些行为成为顽疾。

家长长期的语言引导、家庭氛围,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时间管理观念。

孩子的时间观念,它是整个家庭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能力的一面镜子。

身教重于言教

不要给孩子随意贴标签

有心理学家指出:孩子的生活阅历不足,他们对于时间天生有一种感知惰性,在他们眼中,时间仿佛是不存在的。

不要过多的讲,不要用嘴告诉他,而是学会管理我们自己的时间,直接带着他去做,让他跟着我们学,直接做到有效管理时间。

如何有效管理时间?

1、要给事情设定一个时间期限

比如说:“再晚十分钟就去写作业”

这种方式简单有效.

平静地告话孩子接下来某段时间需要做些什么,孩子也知道如何去执行,能够相对聚焦在这个时间段去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事情。

2、将时间变的清晰可量化

比如:你稍等一下,再过十分钟,饭就做好了.

今天中午12:00我们要去参加一个婚礼.

孩子拖延很可能是孩子真的不太理解大人发出的指令,对"一会”"马上”"第一下”没有概念。

把这种含糊不清的词语,变为几分钟,一个精准的时间。

3、闹钟和定时器

使用这些工具的场景

看电视、手机、吃饭、出门前.…

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给自己定闹钟,自己决定需要多久的时间

4、正面反馈、正向强化。

孩子做的好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按下确认键来确认他的行为。

5、坚决放弃反复催促这种方法、讲道理、说教、指责、唠叨的方式

这种方式让孩子逐渐习惯逃避,让他们变得更加拖延。因为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紧张和焦虑,同时他看到更多的是自己的无能,父母长期说出来的那些话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就是那样子的人,他感到很无力。父母的反复催促会激起孩子的消极抵抗心理,你越催我越慢。反复催促会使孩子失去责任心,大人不提醒他就不会主动记得去做该做的事情。

想让孩子自觉地做一件事,就是要帮助孩子找回成就感和自信心,而催促就是在破坏这种自信心

总结:

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来自于:

家庭氛围的潜移默化

父母的言传身教,习惯引领

足够的信心,耐心,给孩子试错犯错的机会。

对照检视:

不学不知道,一学发现自己和家人随处都在踩雷,课程里的都是我家里随处可见的场景。出门的时候,一家人都在催孩子,催不动就会各种批评指责,大人暴躁,孩子哭闹,然后就这个不对那个不对,相互攻击,旧账也要翻出来念叨,体验感极差,有很长时间,我都很抗拒一家人一起出门,极其讨厌那种制造焦虑和紧张的感觉。如果出门没有达到让我身心愉悦,孩子也开开心心的目的,我宁愿做一些让我们都快乐的事情。反思自己,孩子磨蹭拖拉,确实是我们没有给孩子塑造有效管理时间这样的家庭氛围,我们没有给孩子很好的言传身教,习惯引领,也没有教给孩子有效的管理时间的方法,只是一味的责怪孩子。极大程度的破坏了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感到无力,没有成就感。

行动计划:

从自身做起,量化时间,做好自己的时间管理。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高效管理时间的家庭氛围。给孩子需要做的事情设立时间期限,做到心中有数。

在给孩子发出指令的时候,清晰量化,不含糊不清。避免说“一会儿”“等一下”“马上来”这样的说词,换成“几分钟”。

让孩子给自己定时,自己决定做一件事情需要多久的时间,让她拥有掌控感。

在孩子做的好的时候,立刻夸奖,正面强化。

想办法,而不是用催促、指责、唠叨、说教的方式来避免破坏孩子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始终记得孩子的开心快乐、爱,才是我最终要抵达的彼岸。

我想要她自由舒展,尽力绽放!

接下来的日子,我将和孩子一起改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时间管理|如何引导孩子做好时间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