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灯笼》教学反思

  今天,我教完吴伯箫先生的散文《灯笼》,心久久不能平静。若我再教此文,该如何备课,注意哪些问题呢?

    这篇写于20世纪30年代的散文,烙上那个年代的印记。作者经过良好的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的熏陶,散文语言典雅而蕴藉,简净而不芜杂。但是,雅致的语言给我的学生带来一定的学习难度。他们基础差、底子薄,理解思考能力弱,对于文中出现的典雅词语,引用的语句,理解不到位,更有甚者根本不会,尽管课下有较全的注释,所以,课堂上在这方面费时费力,影响了后面的环节。是不是也可效仿余映潮老师在备课中设计的语言卡片,将词语(两字、四字、三字等)和句子分类总结,让学生自己思考,得出文本语言特色的结论,明确内容和语言形式是统一的。

    文章结构、段落层次的划分,正如我备课所料,学生确实有两种不同意见,并且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一生陈述分段理由,竟然提出第十二段和第一段都说到火,首尾呼应,表明人民热爱光明,向往光明,强烈追求光明的愿望。没想到,他们能有这样的思考,我很欣慰,及时肯定这两种不同意见,并在此基础上,指出贯穿全文的明暗两条线索,本文采用“卒章显志”手法,学生马上就能理解。由此看来,教师备课不能“一本教参在手,万事无忧”,要多加思考,多探讨,才能处变不惊,思维敏捷。

  吴伯箫是进步文人,面对当时中国现状,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文字尽一己之力。做为情感载体,小小“灯笼”,寄托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抒发为国效力——“愿做灯笼马前卒”的悲壮情怀。作品有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厚的文化内涵。文章以“灯笼”为题,有什么作用?因概括段意在先,学生马上回答出: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但是,深层作用,我面临的学生,理解感受能力差,又受到年龄小,生活经验少,作品年代久远等限制,表述有难度。对此,我引导学生:作者写灯笼,联系灯笼又想到了谁?直接点出后两点,并回顾七年级课文《黄河颂》,“灯笼”就如同“黄河”一样,是一个“文化符号”。

    而对于文中涉及的民俗文化、传统文化的内容分类划分,学生难于分辨,具体应该如何突破难点,还值得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随笔:《灯笼》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