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翻译所见所想

真的是好久没有更新了,无力吐槽这学期到底有多忙,本来口译方向的课就全集中在第二学期,导师还隔三差五的布置任务给我们,算算现在翻译过的东西也有一万五左右了,而且经常任务要的很急,比如三千字的翻译,下午才给我,晚上就要做完,记不清有多少个忙碌的日子,一直对着电脑,不停地敲击键盘,在夜深人静时小跑着去洗漱。

不过还好啊,这样的日子终于到头了。前一阵儿结束了研究生生涯的最后一节课,课后同学们纷纷发圈,唏嘘感慨,最后一次定位在教学楼中,我看着大家刷屏,心中却没有一点波动,好像在我心里,“课堂”早就已经结束了,从我迈出大学校门时就已经结束了。

的确,读研是另一段旅程,但却是一段更加自觉的旅程,更是没有人管,没有人催,所以,那种“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师生角色好像早已经被淡化了。

虽然还有一年才毕业,但往后却一节课也没有了,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实习和工作。回想这个学期,最开心的事,就是真正有出去参会,普通志愿者的经历就不详说了,主要分享一下个别翻译的经历,也算给自己做个总结。

第一次是在一带一路国际洽谈会上,我做的是企业对接翻译,当时负责的国家是立陶宛。对接翻译的责任就是,首先要熟悉你所负责国家的基本情况,然后在本地企业过来咨询时,协助双方进行交流。同时还要知道,企业对接的翻译,要搞清楚外方代表是企业还是政府代表,如果是政府代表,可能涉及的话题比较宽泛,一般来讲比较“务虚”,如果是企业代表,则要好好准备,做详尽了解,因为他们谈得话题比较“务实”。

这次会议感想如下:翻译内容比较简单,主要是口语交流,但因平时做惯了正式文章的翻译,对这种较为随意的形式反倒有些不适,有许多非常口头化的词句,一时半会想不起来该怎么说,这是不足之一。

其二呢,就是知识面太窄,有一些类似常识的东西都不知道,还有一些词语的翻译硬是想不起来,说到底就是这些单词我认识,但却不属于我脑中的积极词汇,所以想要调动起来非常困难,还是要多多积累。

其三,就是自己有点“逾矩”了,有些客户误以为我是天津贸促会(主办方)的工作人员,所以就某个具体的问题与我探讨,询问我的意见,这个时候我应该告诉他自己只是翻译人员,所以不能参加具体问题的探讨,而不是给出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这是关乎职业操守的问题,要始终明确自己的定位,翻译永远是一个service-provider,一个match-maker,要审慎的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自己做的好的地方应该是比较主动,比如一有中方企业过来,我就会主动询问“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而不是等着他们叫我“哎能帮我翻译一下吗?”所以,在这种类似陪同/对接的翻译场合中一定要保持主动,不仅充当翻译的角色,也要充当礼宾的角色。

学到的两点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第一,再怎么充分准备也不为过。比如有客户当时就问我“据你了解,立陶宛还有哪些产业比较有优势呢?”幸亏之前查国家概况时有了解过这一点,不然就要丢大人了。第二,再怎么打扮也不为过。当然,前提是要大方得体,不能过分浓妆。因为好的形象和气质真的会是一个人的优势,会给人带来更多的机会,所以一定要认真护肤,保持身材,精进化妆水平啊!

很多老师说过,做翻译,最后拼得都不是能力,而是情商和心态,所以,还是要多多学习与人相处这门艺术。

第二次是天津-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企业对接活动,这次难度比较大,遇上的外方代表语速又超级快,快就算了,还每次都一说一大堆,已经是相当于让我做交传了。当然,做的还凑活,尽管有些东西没有准确翻出来,但是大概意思已经传达的差不多了,算是促成了他们的合作。

这次的感想呢,就是自己有许多专业知识并不懂,比如一位中方企业代表跟我说“你问问他使用OEM的方式能行吗”,或者是“你问他挂牌能接受吗?”我当时就一脸懵,OEM还好,我可以直接说缩略语,但是“挂牌”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就是发现,以前想当然觉得“不会的词语就意译啊”根本不可行,因为你会发现连汉语都不懂是什么意思,何谈意译。  

这就说明专业知识有多么重要,我们现在学的英语只是泛泛而谈,如果遇上英语好点的业内人士,我们根本不是对手。解决这个问题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多涉猎,可以找些相关专业的书来读,大致有个了解。其实,最好的学习方法还是做会,整天闷在家里看书,也不如一场会议学到的东西多。

另外,这次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主旨演讲结束之后是茶歇时间,之后才开始企业对接。茶歇时,我跟同去的小伙伴就走出会场,在酒店随便溜溜,给负责人打了声招呼,让他在对接开始之后喊我们一声。可是,我们还是迟到了,等进会场的时候对接早已经开始,我们才忙忙乱乱的找自己负责的外方公司。

所以一定要记住,在参加活动时,中途不要随便离开会场,因为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你的计划来,要做好意外情况发生的准备。同时,也不要寄希望于他人,因为在活动开始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她们也要进行翻译,所以在那个时候没人会把客户放置一边,先给你通风报信的。以后一定要避免这样的低级错误!

第三次是2017“智汇天津”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暨技术转移对接洽谈会,其实这次会议我压根没有翻,因为我负责的外方企业没有来参会,但还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想说一说。

这次的收获就是,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自己变成某个领域的专家。比如我负责的一个项目主要说的是“高级幕墙系统”,其实在会前准备的时候,我已经差不多明白了“幕墙”到底是什么,但并没有尝试口头将其讲出来,所以别人问起时有点不知道该怎么说。

活动现场中碰到了一位天外的学弟,他说刚才在一个圆桌会议中,有对这个项目的介绍,我就请他给我讲一下主要都说了什么,于是学弟就开始给我复述,他说完我真的惊呆了,虽然内容都是我了解过的,但是他一个外行人在极短的时间内搞懂了这件事,并且可以有板有眼地,像一个业内人士一样为别人进行讲解,真是太厉害了。这是口译员最重要的技能之一。

这就是有限的翻译经历啦,真的好宝贵,以后可能要回西安工作了,可能再没有机会接触这样的会议,有这样的口译机会了,就在此作以总结,给自己留个纪念吧。也祝看到这篇文的你们,都有自己喜欢的,想要坚守的东西。

晚安,好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会翻译所见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