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刘向:有的人凭一己之力,就搞出了“四大发明”

刘向《战国策》


现代人读书,是一件很容易且方便的事情。

随便打开一本小说,不用阅读全书,甚至不用读完一个章节,我们只需通过书籍目录,就能大概了解这本书的主题,从而选择是否阅读或购买这本书。

如果阅读工具书,就更简单。通过目录,我们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内容在哪一册的哪一页。

鲜为人知的是,这种方便的阅读方式,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发明目录那个人,名叫刘向——就是编撰了《战国策》《山海经》那人。

刘向


刘向生平

刘向是西汉末期人,生于公元前77年,逝世于公元前6年。

刘向长在皇族家庭,然而却一生坎坷,终生不得志。

21岁的时候,刘向误信“点石成金”,就对汉宣帝说:“让我给陛下炼金,扩充国库。”结果,金没练成,还被判了死罪。长兄刘安民见势不对,献出阳城一半的封邑给汉宣帝,才解救刘向免却死罪。

35岁,刘向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与外戚专权,两次上书,结果两次下狱。出狱后,汉元帝将其贬为庶人,十年不得任用。

后来,刘向又发表了许多忠君的进谏和言论,但都被退了回来,汉成帝后来恼了,直接跟他说:“你不必说了!”然后给了他一个中垒校尉的官,不再升迁,一直到死,世人戏称其为“刘中垒”。

官场失利,刘向心中的郁结难以抒发:不可能就此老死一生吧?总得做点于历史有益的事吧?

在人生的最后20年中,他的工作范围,主要聚集在汉廷珍藏文物图书的“中秘”之所。

他自小爱读书,到50岁的时候,胸中修养自如丘壑一般广博。他翻阅各类书籍,不由皱起眉头,计上心来——

他准备用人生最后20年,整理当时中国所能找到的、自先秦到西汉的所有书籍,将其工整汇编,实现书籍的规范化、秩序化。

他没料到,因为自己的不得志,却让自己成就了四个“鼻祖”,开启了两千年来,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版本学


版本学鼻祖

刘向的时代,离造纸术的诞生,还有100多年。

然而当时的书籍,也并非用竹简刻写那么老旧。考古发现,汉武帝时期,人们就开始用旧麻絮、绳头、线头等纤维物制成最古老的“纤维纸”,代替竹简。

当书写变得简单,典籍的抄写就逐渐流行起来,无论中秘的藏书,还是民间读物,都呈现出井喷的形式,这就导致各种抄本中,错讹频多、内容差异大。

刘向的第一个贡献,就是把这些泥沙俱下的不同版本,统一成一个规范化的版本,为王朝提供可靠的、完整的、可信的典籍文献。

对此,他先主持了“校书活动”,召集了一大批书籍整理者。

然后,他制定了五步校书流程:一,尽可能多地搜集同一书籍的不同版本,多人阅读、相互比对参校;二,比对后,梳理不顺的语句,补漏查缺,删去重复的地方;三,重新整理书籍中篇目章节的时间顺序;四,将同一类的篇目弄到一起,整理成新书;五,重新拟定书名。

因为这番努力,我们现在读到的《山海经》《战国策》《史记》及“四书五经”等古籍,基本上都是当时勘定后的统一版本,刘向也因此成为当之无愧的“版本学鼻祖”。

校勘学


校勘学鼻祖

在整理版本的五步流程中,亦包含了校勘。

具体做法,刘向做了记录说明:“校勘有两种模式。第一种,只有一人负责读,读的同时,对比其它版本,从而找出当中的疏漏;第二种,一个人拿一个版本看,另一个人拿另一个版本读,从而找到当中的讹误。”

对此,刘向根据校对经验,史无前例提出了“校雠”的校勘学专业术语。“雠”,就是校对文字的意思。这个专业术语,后来形成“校勘学”这门学问,一直沿袭至今,并衍伸出“对校”“本校”“他校”“理校”四种方法。

在校对的同时,刘向还做了“读书笔记”,比如在《战国策叙录》中,“‘赵’为‘肖’,‘齐’为‘立’,如此字者多。”在《列子叙录》中,“中书多,外书少,章乱布在诸篇中。”

因为刘向的校勘,后来的学者、译注者才能对于先秦时期诸多晦涩难懂的词义,做出恰如其分而又达成共识的理解、校注和翻译;校勘学鼻祖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投身于校勘工作的人,去进行更专注专业的校注,推出更多优质的好书。

目录学


目录学鼻祖

目录学当属刘向最高的编书成就。

中国早期的古籍,跟现在的书完全不一样。那时候的书,不仅没有标点、没有注解、没有书籍主题和作者简介,甚至连最基础的目录都没有。

说白了,当时所谓的“书”,就是一篇标题、正文、思想糅杂在一起的、没有标点、无法查找细节的数十万字长文,如果要在典籍中找某个故事或某句话,就只有把这本书从头到尾读一遍,可谓又费马达又费电。

刘向整理这些典籍的时候,恰逢汉成帝要求他:“你在每册书后面写一篇简明的内容提要。”刘向由此想到:“既然一本书有内容提要,那么是否每篇文章,也该有个内容提要?”

这个“内容提要”,就是“目录”。

刘向进而细化:除了书籍的内容提要和篇章的目录,他还从每册书籍中提炼出作者平生思想、书名含义、写书的背景和原委、书的类别及性质、篇目的主体思想,以及考证书籍学术流派、价值几何等等。他将所有这些提炼出的东西,尽数记载于其它纤维纸上,将这套汇编的笔记,命名为《别录》。

《别录》上面记载了刘向所有的成就:他们当时汇编了603家的典籍,包含儒、道、法、墨等百家之言;百家之言的校对版本,有13219卷之多,涵盖了宫廷和民间几乎所有版本。经过20来年的汇编定版之后,前秦到西汉所有典籍,共分为六大部类、三十八种,类目之前有类序,部目之后有部序,部以下篇目的提炼内容,更是工程庞大。

只可惜,这本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目录大全的典籍,已经消失于历史长河中,只有通过《汉书·艺文志》可以考察其真实性。

目录学的创立,治好了古人的阅读困难症,并永久性开拓了2000年来,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给所有读书人都带来方便,省去时间。“目录学鼻祖”这个称谓,也足以弥补刘向一生不得志的遗憾。

辨伪学


辨伪学鼻祖

辨伪学,是指考证古籍书名、作者和内容真伪,确定作者和作品年代的工作。

严格意义上讲,辨伪并非刘向所创,在《孟子·尽心下》中就有记录:“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里的《书》,是指《尚书》。《尚书》可谓中国古籍一大疑案,从公元前到现在,考古学家都无法真正确定当中篇目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然而,孟子只是提出了对《尚书》真伪的存疑,并没有想办法去考证、解决。刘向干的,却是一本一本、一篇一篇挨个儿考证真伪。

在《晏子叙录》中,他写道:“《晏子春秋》有很多重复的地方,用词非常诡异,而且其话术与经典不符,不想是晏子说的。”在《列子叙录》中,他写道:“《穆王》《汤问》这两篇,太过荒诞不羁,不该是列子这种正经人说的。”

刘向的辨伪考证,深深影响了《汉书》作者班固。班固在《汉书》自注中,对于某些篇目里某个贤人或帝王的话,也会存疑:“这话说得太浅薄了,不像是皇帝说的。”“这段话应该是后来人加上去的。”

作为“辨伪学鼻祖”,刘向当然不可能全面深度地辨伪,然而正因为有了他,这门学问才不断延伸、成长,才有了现代庞大而系统的辨伪体系。

刘向《说苑》


将末途变成礼物

陆游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刘向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因为政道走不通,同侪排挤他,皇帝讨厌他,编书成为了他的末路,他最无奈的选择。

而上天却把他的末路,变成了赐予他的最好礼物。

如果他在官场上一路亨通,直到官拜二品、一品,那么在历史上,他最多也只能是一名贤官,留下很少笔墨。

正因为他政道坎坷,他成了文献“四大发明”的鼻祖,成为了文献史上人人称道的贤达。

也正因为他为官场所不容,我们也才有幸,可以读到他编撰的《战国策》《山海经》《新序》《说苑》《列女传》等诸多优秀典籍。

更因为他对命运的不甘,我们现在读书才能如此容易,查阅才能如此简便。

所以,当所有愿望都落空时,不要焦躁,更不要沮丧。在所有末路的尽头,总会有新的道路出现。不要理会其它,一头扎进去,说不定,那正是你的光辉之路。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战国策》刘向:有的人凭一己之力,就搞出了“四大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