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前段时间读的那本书讲的什么?”、“最近有没有什么好书推荐?”,之前有朋友问道,我犹豫了,好像脑子一片空白。明明每周都会读书,怎么好像什么也没留下呢?
《如何阅读一本书》、《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这两本名字严重雷同的书,给了我一些启发。我其实是一个不太爱看工具类书籍的人,因为我固执地认为方法论只有自主探索的才最适合自己。尽管我依然认可这个观点,但我领悟到“内化”别人的方法论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当我们谈读书时,好像太关注“书”,而忘了“读”这件“小事”了!
01
这两本书已经很经典了,读书笔记、思维导图在网上已经有无数的版本,在这我就不再赘述了。
对于没看过的同学,可以简单地理解,这两本书分别是讲读书的“道”和“术”。
《如何阅读一本书》将读书分为4层: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主题阅读。通俗的说,基础阅读 = “这句话什么意思?”;检视阅读 = “这本书在讲什么?”;分析阅读 = “这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对我有什么帮助?”;主题阅读 = “这些书对于xxx话题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有什么矛盾?为什么矛盾?”。书中还给出了一套阅读框架以及阅读不同类型读物的阅读建议。
《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典型的日式方法论书籍,和《断舍离》的风格很像。它阐述了奥野宣之老先生坚持了一辈子的读书方法论,他将读书分为“选书 → 购书 → 读书 → 记录 → 活用”5个阶段,颇有启发。不过由于时代的差异,我觉得老先生的方法论还是有需要升级的地方。
02
两本书读毕,对于一些常见的读书问题,我有了一些拙见供大家参考和吐槽。
1. 松鼠症
作为一名资深松鼠症患者,我深受其扰,汗牛充栋带来的焦虑感,懂的都懂!
我觉得奥野宣之老先生将读书拆为5个阶段的想法让我有了新的认识。读书 ≠ 翻完 + 做好笔记!我们太关注3、4阶段了,而很少对1、2阶段负责。我相信很多人松鼠症的发作源于一次亚马逊的优惠、一次书展参观、一次书店Shopping。知识的焦虑让我们害怕错过任何一本大家口中“好书”,而忽略了自己对书的需求(心虚地看了一眼书架)。
不妨看看老先生的智慧(个人修订版):
① 选书:用“被动声呐”方式,不要排斥任何可能性,任何时候任何想法,都可以不加整理地记录下来,不加整理带来的方便和不期而遇的感觉也是老先生的智慧。如果你是清单控,不妨就在你的清单工具里(个人用的是Wunderlist)加一个“读书”清单,里面可以写具体的书名,也可以写“想看关于阅读的书”这样的模糊词条;
② 购书:估计很多人和我一样,购书和选书总是发生在同一时间点。因为我们这样购书,没有目的性,所以很容易被畅销书广告和封面诱发出购物欲望,选完也就买完了。而有了读书清单,购书就有了目的。不过对于书的需求是会漂移的,所以购书前应该谨记“奥卡姆剃刀原则”,借此机会对自己的需求进行剪枝,毕竟清单本身也是容易造成松鼠症的,想想每年年初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标清单就知道了。单次购书最好不要超过3本,这也是逼着自己审视自己的需求。
另外,不妨赋购书以仪式感,老先生自己总会去实体书店买书或先看看自己要买的书,他享受购书的体验,这何尝不是一种生活格调和人生智慧呢~
少即是多
2. 速读
扪心自问,我自己其实是一个读书不快的人,有一段时间我也很羡慕那些读书快的小伙伴,疯狂学习一些速度技巧,但出于我自己对方法论的固执或资质愚笨,我并没有掌握那些技巧。因为我感觉在我过分关注“技巧”的时候,关于读书,我“动作变形”了。我变得很在意一小时读了几章,还剩多久能读完,读书变成了比赛……我并不是想宣扬“速读技巧无用”,首先阅读速度是必要的,他决定了你的阅读量和思考质量;其次练习技巧和练习足球一样,不停练习基础技术动作是一定会有用的,速读我相信也是。
所以我只是想换个角度聊聊阅读速度这件事。
① 粒度:我觉得阅读速度的粒度划分不应该粗到一本书,而是章节断落甚至一句话。也就是读每本书都要有节奏感。核心章节、优美的句子可以放慢速度,而例子、描写之类的可以适当加快。不妨做一个思想实验:《高等数学》和《故事会》,读同样字数的章节,你可以用同样的速度读透它们吗?用读《故事会》的速度读《高等数学》,大概只能知道这里有一个公式吧,至于公式怎么推导来的,用来干什么,估计一点都不剩下了;
② 思考:阅读是为了与作者发生思想碰撞,然后将书中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而时间很短,并不一定来得及深入思考,如果速读后不重读,收获大概最多也就剩下一张思维导图了吧。这也是奥野宣之老先生强调的阶段5;
③ 类型:另外我想速读对于某些类型的书是非常合适的,比如工具书等,但对于经典,不妨就让自己蠢蠢地放慢速度研读。所以速读有时候是在避免浪费时间,但不妨这么想:一,沉没成本不是成本,买了没读或读了部分觉得没营养的书不妨就别看了,何必还一定要花时间记笔记、做导图呢?二,严格把控选书和购书环节,自身需求 + 豆瓣评分,我相信可以筛掉一大部分糟糕的书,实际上一般般有时候也可以定义为糟糕。不妨细想想,书架上的书,你真的都还想读吗?
另外,幸运的是,随着阅读量的提升,阅读速度是会越来越快的,所以实在学不会那些技巧,不妨就慢慢来吧。
慢慢来,会比较快。
3. 碎片阅读
这个话题似乎讨论了很久,我并不想也没能力来终结它,只想说说自己简陋的想法。
首先,时间碎片化,是既成事实,无法避免,但碎片阅读 ≠ 非系统学习!我觉得对于碎片学习的批判重点,很多时候其实偏了,不靠谱的是非系统学习而不是碎片学习。比如碎片时间背单词,相信少有人会质疑,因为它是英语这个系统学科内的一环。所以同理,要让自己的碎片阅读变得有价值,就需要让它变得系统。
以下几点仅供参考:
① 主题:也就是碎片阅读的主线,可以是近段时间看的书的补充阅读材料,或者近期最关心的话题;
② 信息源:寻求靠谱的内容源,靠谱的源生产靠谱内容的可能性更高;
③ 一元化:这是奥野宣之提出的概念,本来用在笔记上,我觉得思想都通用。我推荐使用稍后阅读软件Pocket,它可以很方便的将App、网站、公众号等各种渠道的好文汇总到一起,减少了碎片时间Sourcing的压力;
④ 仪式感:用Pocket还有一个意义在于仪式感,我在阅读公众号时,总会下意识地加快下滑速度,我觉得一方面是贪婪,想着还有好多没看,下一篇会不会更好;另一方面是焦虑,想着会不会有微信进来,之前某某的微信怎么还没回我。而打开Pocket则会给我以仪式感,从而进入阅读状态,因为对App本身的认知带给我阅读的仪式感,就好像大家不希望在支付宝里社交一样;
⑤ 局部完整:碎片阅读之所以低效,很大程度因为中断,容易上下文无法衔接从而导致反复读一块内容,所以如果在连一篇文章都无法通读的情况下,不妨背单词或者听一首歌吧~ 毕竟大多文章只需要不到10分钟就能读完。
利用碎片时间 > 杀死碎片时间
4. 电子书
这个时代,我们的空间存储成本越来越高,一方面是房价换算的房屋成本,另一方面是扔东西带来的心理成本。所以我觉得大家都有必要慢慢接纳电子书,并且最好是用Kindle阅读,而不是手机。如果你真的爱看书,真的不要怀疑它的性价比。不过学术性强、需要来回翻页的书并不太适合Kindle阅读。另外,很多纸质书是具备收藏价值的,读过也不妨买一本,用来装逼也是极好的。
经过多年的使用,我觉得用Kindle有这样几个好处:
① 轻便:我真的不喜欢地铁里捧着一本厚厚的书上下颠簸的感觉XD;
② 夜读:相信有人习惯躺着看书,此时纸书很麻烦,又得开灯,而看手机又会阻碍入眠(手机的亮光会组织体内褪黑素的分泌,所以越看手机越睡不着……),Kindle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催眠效果也不错哦;
③ 易收纳:虽然《断舍离》一再告诉我们,扔东西是快乐的,但这一本本“知识”,扔了真的会心疼;而如果不扔的话,你搬过家就知道其中的痛苦了……
不过,用Kindle非常容易导致“松鼠症”,所以我一般一次只下载1~3本书,读完了就删除本地副本,然后再从云端下载新的。而且个人观点,最好不要将文章、杂志等订阅内容自动推送到Kindle!学会断舍离!文章就交给Pocket吧。
至于Kindle应该如何进行笔记管理的话,如果大家需要,我可以后续简单分享一些自己的方法。
03
最后,我想说,由于幸存者偏差的存在,没必要太执念于谁的方法论,哪怕是成功者。理解并消化,然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论就好!
希望大家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也希望大家不吝赐教,分享你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
另外,为了让自己阅读质量更高,我准备把我喜欢的书,消化后写成文章分享出来,也顺便当作给大家的一个导读,帮大家找到感兴趣的好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喜欢、关注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