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ker依赖的linux内核特性,docker镜像能跨平台运行吗?不一定

首先有一个前提:

docker在各平台上的运行机制
LINUX:docker在linux上共享内核,无需虚拟化,完全支持native功能。所以只能创建linux类docker。

Windows:docker在windows上,启用Hyper-V或者虚拟化技术(通过虚拟机来实现,不共享windows内核)。可以创建linux类docker和Windows类docker。

Mac:docker在mac os上,同样用虚拟化技术xhyve或者virtualbox来实现,不共享mac os内核。只能创建linux类docker,不能创建Mac OSX的docker。

只要系统架构一样,是可以使用相同的镜像的 ,比如x86的镜像只能x86的系统使用,arm的镜像只能arm系统使用。docker镜像对容器而言只是模拟了一个环境,跟宿主机没多大关系
有些程序依赖于系统内核,比如说sh,这就会导致依赖系统内核的程序在不同的linux环境中可能运行不起来
常考一下网友的观点:
https://www.nuomiphp.com/t/61b9600957f4a154cc7bebea.html
https://www.cnblogs.com/kumata/p/14108646.html
centos6.0的sh没法在centos7.0运行,这就会导致在6.0打的镜像在7.0运行时启动不起来

docker依赖的内核特性
docker依赖于Linux的四个内核特性:

Namespaces:命名空间
Control groups(cgroups):控制组
unionFS:联合文件系统
rootfs:系统根目录文件

Namespaces

命名空间提供了一种系统资源的隔离,包括了文件系统、网络、进程等。docker有5种命名空间:

PID:进程隔离
NET:网络管理接口
IPC:管理跨进程通信访问
MNT:管理挂载点
UTS:隔离内核和版本标识

Control groups

这是Linux内核提供的一种可以限制,记录,隔离物理进程组的机制。他提供了以下功能:

资源限制
优先级设定
资源计量
资源控制
docker容器能力
Namespaces和Control groups带给了容器下面的能力:

文件系统的隔离:每个容器都有自己的root文件系统
进程隔离:每个容器都运行在自己的进程环境中
网络隔离:每个容器间虚拟网络接口和ip地址都是分开的
资源隔离和分组:Control groups可以将CPU和内存之类的资源独立分配给每个docker容器

Union File System

2004年由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开发,它可以把多个目录(也叫分支)内容联合挂载到同一个目录下,而目录的物理位置是分开的

rootfs

rootfs 是Docker 容器在启动时内部进程可见的文件系统,即Docker容器的根目录。rootfs通常包含一个操作系统运行所需的文件系统,例如可能包含经典的类Unix操作系统中的目录系统,如/dev、/proc、/bin、/etc、/lib、/usr、/tmp及运行Docker容器所需的配置文件、工具等。
在传统的linux操作系统内核启动时,首先挂载一个只读(read-only)的rootfs,当系统检测器完整性之后,再将其切换为读写(read-write)模式。而在Docker架构中,当Docker daemon 为Docker容器挂载rootfs时,沿用的Linux内核启动时的方法,即将rootfs设为只读模式。在挂载完毕之后,利用联合挂载(union mount)技术在已有的只读rootfs上再挂载一个读写层。这样,可读写层处于Docker容器文件系统的最顶层,其下可能联合挂载了多个只读层,只有在Docker容器运行过程中文件系统发生变化是,才会把变化的文件内容写到可读写层,并且隐藏只读层中的老版本文件。
rootfs只是一个操作系统所包含的文件、配置和目录,并不包括操作系统内核。在Linux操作系统中,这两部分是分开存放的,操作系统只有在开机启动时才会加载指定版本的内核镜像。正是由于rootfs的存在,容器才有了一个被反复宣传至今的重要特性:一致性。由于rootfs里打包的不只是应用,而是整个操作系统的文件和目录,也就意味着,应用以及它运行所需要的所有依赖,都被封装在了一起。
有了容器镜像“打包操作系统”的能力,这个最基础的依赖环境也终于变成了应用沙盒的一部分。这就赋予了容器所谓的一致性:无论在本地、云端,还是在一台任何地方的机器上,用户只需要解压打包好的容器镜像,那么这个应用运行所需要的完整的执行环境就被重现出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docker,linux,docker,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