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双十一”剁手后会后悔?---《了解自己,从了解自己的心理开始》第3讲

原创:致力于普及行为科学,了解自己,从了解自己的心理开始!


“双十一”购物狂欢节


“今天10月11日,距离‘双十一’只剩下一个月啦,我想买鞋,我想买衣服,我想买吃的,想买的东西太多了,请问有没有“金主爸爸”来帮我清空购物车,啊啊啊……”这是很多朋友在双十一来临之际表现出来的异常兴奋。

“双十一”是马老师创造出来的购物节,主要以商品促销的方式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经过十年的发展,最近几年的销售策略变得更是多样化,促销和优惠力度也异常大,想必大家还记得去年战队PK瓜分红包,这种福利模式竟然也引发了一种“新的产业”,为了PK胜出竟不惜花钱买赞。

然而预售定金模式也让一些消费者变得“更纠结”,预售定金策略简单来说就是提前支付定金就可以享受到更优惠的价格,但是需要在双十一当天结算尾款才会达成交易,否则定金不退,交易失败。在这种策略下,购买心仪已久的商品或者生活必需品对消费者是有益的,但是对于某些购买非必需商品的消费者来说,决定是否支付定金将会变得很纠结。

电商销售平台不仅采取了预售定金销售模式,还采取了饥饿营销的策略,如“仅售1000件,售完为止,预约人数已达10000”等宣传语,这也会使消费者担心发生售罄的现象,从而“心甘情愿”的付定金。然而,交易就这样结束了吗?不,还远远没有,经过漫长的快递等待,终于到货了,加上心中满满的期待,到货后便迫不及待地体验产品,结果可想而知,心理预期过高,加上购买的不是生活必需品,虽谈不上伤心悲伤,但是“蛋蛋优伤”肯定是有的,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些微后悔呢?

为什么会后悔呢?


下面我们利用行为科学中的后悔理论来解释这种现象,目前后悔理论中主要涉及到两种后悔,一种是预期后悔,可以简单解释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会预想到自己购买后是否会后悔,从而做出更满意的决策;另外一种就是案例中提到的体验后悔,顾名思义,体验过以后的后悔,大多是由于对商品期望过高造成的。

比如本案例中的支付定金购买的非必需品,付了定金以后,尽管后来发现自己不是那么需要或喜欢该商品,但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结算尾款购买商品,因为不购买商品将无法收回尾款,然而这个时候消费者没有考虑到购买商品可能产生的后悔,例如300元的商品,定价30元,若不付尾款,损失30元,若付尾款,获得商品,但因不喜欢等原因闲置商品,损失可不止30元哦,因此消费者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到购买后可能出现的情况。

如何才能减少自己的后悔呢?在购买产品时可以多设想商品可以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效用,判断商品是否为必需品,做出更理性的决策,减少自己的后悔。

生活亦是如此,眼光要长远,格局要开阔,多往前看,记得曾听过一句话,在此送给大家,也送给迷茫的我自己,“如果你给自己设定的计划是月计划,那么你注定是员工;如果你给自己设定的计划是年计划,你将会是部门经理;如果你给自己设定的计划是十年(二十年),那么你将是集团总裁;如果你给自己设定的计划是五十年(百年),那么你将是世代伟人”!



作者:行为小白研究生

〔图片来自互联网,侵权必删〕

〔文章原创,侵权必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双十一”剁手后会后悔?---《了解自己,从了解自己的心理开始》第3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