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否丢失了什么

毕业之后,大学生们就像千千万万的蒲公英,播种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人们也对大学生也似乎是特殊对待,受过教育、有文化、智商高各种标签像飞镖般一样样的射来,我们无法躲藏只能悻悻低头,因为自己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在社会上能有几把刷子,能给自己刷出怎么样的天地,丝毫看不到底儿。不过,我们确实又与大众人显得与众不同,人们总会对刚毕业的新人说的充满活力与朝气、思维开阔懂得创新,然后我们却貌似羞于这种独树一帜或出风头的感觉,更想要的是一种随和,与他们和洽谈论不分彼此。在一些注重踏实肯干少说大话的企业来说,这种风气格外盛行,当今社会高谈的自由与民主在我们锁定职业归宿的一刹那已经被被圈养,也是我们能够享受自由的最大空间,哪怕一瞬间的逾越便意味着你言行举止的失态或态度的不端正。

2017-7-15 毕业,到2017年6-27,进入职业生涯约莫十一个月,我自认为是个思维上难以被驯服的自我主义者,当面临这个无形而庞大的巨大社会规则的浪潮的“渐渐的”冲刷,就像温水煮青蛙一般的被煮的一点脾气都没有,到头来你还得受这种无形中的支配,或许真的是无病呻吟,但我确确实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改变,依据就是原来那个毕业时踌躇满志的自己逐渐模糊的看不清楚,同时也渐渐的忘记了自己念过大学这回事,我已经逐渐丢失了我那原来的热血与魄力!这种无法掌控自己人生的感觉十分不爽。我把原因归结到自己思维方式的成熟,人生观的重新审视与价值观的转变,我已是一个职场人,并不是学生了;我十分的想确定自己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还是被温水煮的浑然不知的青蛙。不知您有没有这种有意无意间的惊恐。

大学生的优势到底在于哪里呢?我们为什么要念大学再去工作呢?或许您会说,大学生就像地里的草----一茬接着一茬,既然如此没有价值,为何还要念大学呢?

认识朋友,积攒人脉?

充实生活、提升自我价值?

为好工作博取一个敲门砖?

为父母、为朋友去念的大学?……

答案因人而异,但却有个最根本的优势:我们因为受过大学系统的教育不易陷入偏见、武断和盲目接受传统与权威的陷阱、存有戒心和疑惧,并使我们富有上进心。我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得到提升,我们的实验和研究让我们能够对一项超出我们自身能力的难题加以分析并逐项攻克,让我学会利用科学与数据的方法证明我们的假设推论。这就是大学生的优势,而这个优势就体现在独立思考、客观判断、系统推理、根据证据而非情绪确认事情(梁启超-《人生的意义》-智识的准备)。而进入社会工作后,每个人都想给自己的求学之路放上一段长假,日日夜夜的工作已经让我们逐渐失去了继续深入那还未成型的专业学问,让我们放弃了大学时代的独立深思、钻研问题带来的能力的精进,我们那大学生求学的态度悄悄的被工作之余那怠惰和懒散的生活方式煮的失去了活力,梁启超说:“若一个人在离开校园后没有带上一两个或找到一两个智识上的难题,这个人的智识生活可以说说寿终正寝了。”在这个知识更新换代如此之快的世界里,这又是一件多么可怕的现实!

我们身在企业中,向达到企业的各项待人处事的标准努力的靠近着,哪项该做、该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领导们一般会给出所谓的他们自己的“智慧”,如果你毫无保留的发自内心去信他,你也就因此丢了很多的独立思想,被束缚奴役的像个工作机械,因为所有的程序都是你的领导编的,比如写邮件给客户,你不按照他的套路去发,就会说你怎么怎么不对,什么时候才能摆脱束缚,活成你自己,当自己成为领导?恐怕自己成了领导更由此相信了这套自己走过的法子;或许,我们应时刻为大学生应有的那份疑惧与独立思考,你让我这样去发邮件,我去看如何发邮件的书,凡事讲求可靠依据的科学态度,多对比几次就知道领导的水平了,当然意思不是跟领导对着干,当自我感觉良好时却被领导一顿批这么大的反差出现自己却不知道错在哪里时,暗地里去找证据!确认病症在哪里后自己知道就行;自始至终在心里给自己留个位置,不让他被社会无形的规则浪潮冲刷掉。除此之外,为了激发个人的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真该为自己找一个难题,给自己一个兴趣点,是催动自己设计方案、搜集证据、验证结果得以让自己保鲜的最好的引子,并时刻警醒自己——曾经念过大学!

我正在读《春秋》之史, 你咧?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是否丢失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