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清华大学刘瑜教授的一个演讲引发激烈的讨论。刘教授说: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人。
有些人不同意,认为刘教授是在精神上打击普罗大众,让各个想让通过教育跨越社会阶级的都“死心”。但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从客观的角度,再来审视刘教授的讲座内容,相信您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作者:高祖教育
来源:腾讯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这几年,教育俨然成了永远的社会热点,同时也是矛盾的高发地,一天到晚,家长喊累、孩子喊累、老师喊累,虽然每个人都累,但每个人都不敢停下来,而且都在咬牙坚持着。原因在哪儿?有人说,当前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谁也不愿意承认一个基本事实: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人。
近期,清华大学刘瑜教授的一个演讲《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的价值》刷爆了朋友圈,刘教授将当前的教育形容成一场军备竞赛,大家都在追求学历越高越好,技能越多越好。
你的孩子10点睡,我的孩子11点睡,你给孩子报两个补习班,我让孩子上四个补习班,竞争之下,大家都疲惫不堪,但没有赢家。她表示,自己一开始就从“虎妈战车”上解绑了,而自己的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而她作为一个母亲的座右铭是: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
这段演讲公开后,有人赞同,有人反对:
赞同的父母,觉得很治愈,认为不能一味拿成绩衡量孩子,需要给孩子更多自由的空气,放下焦虑,好好喘匀了气儿生活、学习。
反对一方则说,刘教授是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家长,而大多数家长,注定要拉着自己的孩子在人间烟火里的往前闯。
清华大学教授家的女儿不去争1%,但依旧是10%的不普通的人;教育我们看得开,看得淡,不要搞那么残酷,是让我们待在原地,教我们认命吗?
你敢让孩子普通吗?
说实话,刘瑜教授这段演讲我看了两遍,依然没有得出:“你们就认命吧,孩子终将普通”这样的结论。
刘教授的原话是:一个社会哪有那么多成功人士?那么多马云、那么多朗朗、那么多姚明?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
我一个朋友说的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她说:要坚信自己的孩子会长成一个普通人。这句话就是我作为一个母亲的座右铭。万一我女儿是个旷世奇才,我肯定也会偷着乐,但是到目前为止,我那个朋友是对的,我女儿正在势不可挡地成为一个普通人。
这段话是一个母亲对于自己孩子教育的思考,它的最终指向,刘瑜教授表达的意思很清楚:谁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不普通,但如果他就是一个普通孩子,你能接受吗?
这是教育的失败吗?一个清华大学教授,和一个普通的母亲,可能对孩子成功的定义不同,但面对孩子失败这件事,面临的境况是一样的。
在今天,996、内卷化这样的名词铺天盖地,每个人都想着努力一点,往前一点,这是这个时代的成功密码,但这个成功密码的隐含假设是: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在美国作家Ray Benntt的著作《及格家宣言》里,有这么一句话:看开和认命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间,我们不是应该放弃努力,而是应该放弃过于努力。
人生的目的并不是越高、越快、越多,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事实上不管哪个阶层的人,都没有必要给自己扣上一个“完美”综合征,要求自己的孩子做个不普通的人物,但更要接受,他最后可能成为一个普通人的结果。
父母把期待放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幸福感就增加了,遇到孩子考不到100分,选不上班干部我们也不会那么焦虑了。享受你和孩子的努力,也淡定地接受“他不行”的结果,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活在当下,至少这种想法,要比“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得出人头地”更现实!
你敢让孩子“另辟蹊径”吗?
刘教授的演讲援引了硅谷投资家彼得·蒂尔《从0到1》这本书的一个原理,她说:教育也是一样的道理。要从竞争中胜出,你要做1,不要去做10001。你去做10001,肯定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因为你前面已经有10000人了。
接着她说了自己孩子的一件事:我先生曾经跟我商量,要不要让孩子学弹钢琴。我就说,不要,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咱们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呢。
对于这段话,有人反驳:当“众人皆苦”的时候,“不从众”就是对的吗?以高考为例,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有几个家庭有底气“不从众”,不去做10000,去做1。
清华教授的女儿有勇气让孩子做1,但普通家庭的父母来说,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才更安全。一句话,普通家庭没有让孩子冒险的资本、能力和家底。作为一个普通家长和普通母亲,深深理解父母在教育现实面前的苦楚。
但刘教授的用意是让我们看到“千军万马”竞争中的另一个现实:当大多数孩子都在同一标准面前踩踏式竞争,在流水线上一直奔跑,他们忙得根本没有时间探索自己,那么在脱离流水线后就会感到巨大的空虚和迷茫。在这样竞争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变得“空心”。虽然上了那么多年学,但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也想找到自己内心的热爱,但我的内心里没有一点动静。”
毕竟一个班只能有一个第一,对于那些大多数孩子来说,比拿第一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独特性,才能获得竞争优势。跟着大家往前冲,是不用思考,是保险,但冲不到最前面怎么办?
孩子还有别的路吗?如果说你只为孩子准备了一条路,是省脑子省力气,但在某种层面上,也意味着孩子必定为你的血本付出代价。
孩子的教育,在今天尤其不容易,作为父母从来不该犯懒,而是该不断思考、听听不同的教育理念、声音,并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并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路。
今天的父母是很累,但父母的这些累,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是必须的,而且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别忽视孩子发展自我
作为一个教育者,刘瑜教授的演讲,还是很有养分的,当下教育普遍告诉孩子,不努力就没有资源和机会,以至于家庭、学校盲目焦虑,过分给孩子施压。她提醒父母,在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时,不要忽视孩子发展自我,让他们找到喜欢的事,认清自己是谁,想去哪里……
这并不需要有优越的背景,也不需要寄希望于更多的公平选择,但确实需要父母有勇气,也需要父母提升自己的心理能力,平复焦虑,提高觉察,把目光从孩子的成绩,扩展到孩子整个人身上。
刘教授给了父母一些新鲜空气,让我们看到“军备竞赛”之外的另一种思考,这本身就非常有意义。毕竟我们看到那么多孩子在压力之下把自己推向绝境……
因为打破学校玻璃就跳楼,因为被怀疑早恋就跳河,因为一个实验失败就自杀,这些悲剧本身就值得我们思考。著名教育学者孙云晓发微博说:听了刘瑜的讲演令人心安,她接地气的教育理念是回归常识的理性思考,我赞赏她的几个核心观点:
1.不指望把小草培养成大树,但要让小草成为美好的小草;
2.发挥并尊重孩子的潜能特点,尊重孩子的内心选择,甚至可以独辟蹊径发展;
3.接纳自己,也接纳失败,不要在死胡同里坚忍不拔;
4.以超常的努力在高智商者群体中奋斗,未必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环境与生活。
接受孩子做一个普通的孩子,并不等于放弃孩子。恰恰是给孩子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孩子要求简单一些,让孩子看见自己,也看见世界,能够“自在”成就自己的特长和生命力,这才是真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