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无欲故静

原创 刘长志

九川问:“近年因厌泛滥之学,每要静坐,求屏息念虑,非惟不能,愈觉扰扰。如何?”

先生曰:“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

曰:“当自有无念时否?”

先生曰:“实无无念时。”

曰:“如此却如何言静?”

曰:“静未尝不动,动未尝不静。戒谨恐惧即是念,何分动静。”

曰:“周子何以言‘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①?”

① 语出周敦颐《太极图说》,原文““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无欲故静”。

陈九川问阳明先生,近年来因为厌烦泛滥之学,每每想要静坐,以求收束心猿意马,摒除掉心中的杂思妄念,结果会适得其反,这个时候该如何应对呢?

“泛滥”在这里的意思是庸庸碌碌,掺杂太多流俗的意思。很多圈子都是这个样子,总会有些半桶水在好名私欲驱使下出来胡说八道,虽然这种行为对已经具备分辨能力的人来说,是不会造成太大影响的,但对初学者还是会有很大的误导。每日在这种氛围里,就像被一堆苍蝇包围的感觉,是很让人心烦的,这是陈九川用“泛滥之学”这个词的本意。

做心性功夫有个误区,叫博采众家之长,“博采众家之长”这句话是没问题的,但这句话的前提是真得到达开宗立派的水准,能窥见“道”的全貌,才有资格这么做。修身像爬山一样,没有到达山顶的时候,是没办法真的看清楚山的全貌的。在半山腰看到的只是盲人摸象的片面和局限。每个山都爬一点,把看到的盲人摸象组合起来,得到的只是一锅大杂烩似的认知,对自己的修行进境毫无帮助。

有人在微信上打着请教的旗号,问点心学学问和心性功夫方面的事情,如果用儒学的体系来阐述,他就和你扯佛学怎么怎么说;转用佛学的方式来阐述,他就开始扯道家如何;跟着转到道家的方式阐述,又跳到亚里士多德怎么说,弗洛伊德怎么说,这就已经不是什么请教了,而是被好名私欲遮蔽之后的显摆了。这类人往往在博览方面下了很多功夫,知识面也足够宽广,但没有聚焦的功夫,远离了“惟精惟一”,修了很长时间,心性水平不进反退,也就毫不奇怪了。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生一辈子也不过3万天左右,随便一个图书馆的藏书都不止3万册,就算一天看一本,这辈子也不可能把图书馆的书都看完。懂得取舍,集中人生资源在一个方向努力,就是一种用世的智慧。

陈九川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才会对泛滥之学心有厌烦。

阳明先生回答说,心是活泼泼的,时时刻刻都不会停息,只要人活着,念头就不可能停止。你要做的不是把念头停下来,而是把念头导正。

“念如何可息”这句另外一层含义是心性修炼中不能“助”,越想控制反而越失控。人如果特别害怕的时候,越是刻意告诉自己不要害怕,就会更加放大害怕的感觉,甚至紧张到路都不会走了。相反,如果有种豁出去了,爱咋咋地的心态,反而就不害怕了。做入静功夫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越是想息去杂思妄念,越会适得其反。这些都是心性实修功夫中的常见问题。

陆九川对阳明先生的回答有些震惊,接着问先生“当自有无念时否?”,意思是“真的没有存在没有念头的时候吗?”

阳明先生肯定的说,的确没有。

陆九川追问说,如果心真的没有止息的时候,又怎么解释“静”这种情况呢?

阳明先生说,“静”不是指不动,“动”也不是指不静,戒谨恐惧就是导正念头,又分什么动静呢?

关于心学中的“静”,在《传习录》第42章,阳明先生说“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意思和这里是一样的。静和有没有动念头没有关系,但人在“静”的状态是没有苦恼的,开始有苦恼了,就是“动”了,也就是私欲发动了。

陆九川接着问,如果这样,为什么周敦颐先生说“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呢?

这句引文出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原文“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无欲故静”。

周敦颐认为成为圣人的途径,就是做到仁、义、中、正。“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太极图说》、《通书》第六章)。

周敦颐理解的仁、义、中、正简单说一下:

“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太极图说》)”“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育万物,以义正万民。”(《通书》)“爱曰仁,宜曰义(《通书·诚几德第三》)”,“仁”指生发之处,“义”即“宜”,指妥当、所安之处,天地万物因“义”而成。

“中”即“和”“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通书》);“正”即“动而正,曰道。用而和,曰德。”(《通书》),所以朱熹解释说:“动必以正,则和在其中矣。”

“道”可以理解成高速公路,它不是一条笔直的直线,而是根据地形有相应变化的。“德”就是怎么按照“道”开车,也就是怎么使用这条高速公路。

曰:“‘无欲故静’,是‘静亦定,动亦定’的‘定’字。‘主’,其本体也。戒惧之念是活泼泼地,此是天机不息处,所谓‘维天之命,於穆不已’①。一息便是死。非本体之念即是私念。”

① 语出《诗经·周颂·维天之命》,原文“维天之命,於穆不已。於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假以溢我,我其收之。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阳明先生说,“无欲故静”的“静”字,和“静亦定,动亦定”中的“定”字是一个意思。“而主静,无欲故静”中的“主”指的是心的本体。戒谨恐惧的念头是生机盎然的,也就是“天地之大德曰生”的生生不息,如果把念头弄得死气沉沉,就偏离天理的根本了。这就是《诗经》中说的“维天之命,於穆不已”的意思。心念一旦停息,人也就死了,再谈动静也就没什么意义了。但凡不是心之本体发出的念头都是私欲的范畴。

这段引文比较多,逐个说一下。“无欲故静”和上一段的“定之以中正仁义”都出自周敦颐的《太极图说》,这里的“欲”指的是私欲,意思是“没有私欲夹杂的时候就是‘静’”。

“静亦定,动亦定”出自《近思录》,是明道先生说的,原文是“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苟以外物为外,牵己而从之,是以己性为有内外也。”在《传习录》中篇【155】章有很详细的讲解,这里就不赘述了。

“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出自《诗经·周颂·维天之命》,全诗主要是歌颂文王上应天命,品德纯美,德业泽被后世,后代当遵其遗教,发扬光大。“维天之命,於穆不已”中,“维”是句首语气词,主要作用是引出主语,无义;“命”指天命;“於(wū)”是叹词,表示赞美;“穆”是“深远;幽微”的意思;“已”是“完结,结束”的意思。合起来的意思是:“上天赋予给人天命,天道悠远深邃永不止息”。

最后两句是对这章的总结,也是本章的点睛之笔。

你可能感兴趣的:(【206】无欲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