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秋佳节送礼,谈古今人情往来

      自从来广东就发现有两大节日,一个是中秋,一个是春节,无论商贾还是百姓都非常注重在这个节假日,访亲坛友,礼尚往来。佳节送礼,好处有二:第一:名正言顺,你送的轻松愉快!第二:对方一般不会拒收,他收得心安理得!两全其美,何不乐哉!

      中国是个人情社会,道德伦理与西方在很多事情上,差别很大。人情世故,是一个人的生存必要的软能力。以前农耕时代,大家都处在一个熟人社会,一辈子估计都是在一个方圆十几里的范围里,人与人之间的往来,多少靠相互传达,所有有句话: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靠舆论压力,让人们自觉维护道德规范,多做好事,广结善缘。用今天的话,叫“攒人品”,人们互帮互助的完成“婚丧嫁娶"等大事,类似今天的”众筹“或”集资“。

       在一个家族内部,更是有明确的长幼秩序,孝道文化,子女对父母不仅要孝敬,还有顺从,及时父母的人品并不那么值得尊敬,或者遇到一些自私或一心想”生儿子“的父母,虐待或抛弃子女的也很常见。但反过来,子女如果抛弃父母,特别是不孝顺父母,连当时的朝廷都要出手干预。而且朝廷还特别的宣扬将”二十四孝“故事当中的主人公,当成榜样在民间宣传,推广。记得鲁迅先生后来在《朝花夕拾》中,也表示非常的不能理解:

”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其实,从今天的经济学眼光来看当时的朝廷,用“道德”和“孝文化"等手段,来维护民间的太平和人口的延续,尽量少一些纠纷或动荡。古代的农耕经济下,朝廷一直没有允许民间,发展出成熟的自由的市场经济,比如货币流通,民间借贷,保险等等金融产品,老百姓只有靠这种“人情”和“互助”来延续和完成人生。从今天的角度来看,古代人送礼,等于给自己缴纳“养老保险”或“人身意外保险”等。

     当然,就算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情,依然是让我们感到温暖和幸福的源泉,只是少了那么多的“道德约束”和“利益需求”,现在人情和送礼,就是为了传递一份心意,表达一下敬意和爱意,大家都觉得心情愉悦,才是核心的原则!对于“求人办事”“请客送礼”甚至,行贿受贿等,不再今天讨论发范围之列哈!

      很庆幸,自己生在这现代文明的社会,笑来老师说,现代人就讲求“公平交易”,不要做一个讨好型的人,当然也不能做一个让人讨厌的人,要做一个真正对别人有帮助,能提供价值,有创造,有作品的“猛人”,社会越来越好了,让每个平民,只要肯努力,都有机会得到自己应得的!真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中秋佳节送礼,谈古今人情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