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被情绪所困,要么看什么都不顺眼,要么总感觉别人到处针对自己,要么沉浸悲观无法自拔……无奈之下只好自认性格不好。事实上这和性格关系不大,倒是和认知习惯有很大关系,只要想清楚了这一点,自己就能拨云见日……
1934年,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家中被盗,丢失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忙写信安慰他,劝他不要太在意。
他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生活。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罗斯福先生的自我疏导能力不可谓不强,不过在很多朋友眼里,这种鸡汤故事只是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罢了。
而另一些人认为他之所以能这么想得开,是因为人家是大总统啊,所以大人有大量嘛!
但我既不认同这是简单的自我安慰,也更愿意反过来推断:正是因为他具备这种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才助力他走上了总统之路。
事实上,在面对各种困境的时候,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往往是划分人群优劣的关键因素。
它不仅能帮助人们获取智慧、成就事业,同样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放大格局、化解烦恼。
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习惯用原始的单一视角对待所有问题,于是不断地和自己消耗、和他人消耗,长时间活在猜忌、悲愤或压抑中。
01世界是多维的
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
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好不好,取决于自身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只有单个角度的人容易陷入固执、急躁、钻牛角尖,而拥有多视角的人就会变得更宽容,情绪会更平静!
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
我们每一次的观察、表达和行动,都只能影响这个多维世界中的一维。
明白了这个道理,就能理解这世上没有什么神奇的招术能够通吃所有的问题,我们所接触到的观点、方法通常都只适用于特定的角度或范围。
就像没有一篇文章可以说透一个观点(包括本文),甚至一本书也不行。
很多领域内的泰斗在针对一个主题洋洋洒洒写完几十万字的论述之后,都会发自肺腑地在书中申明:自己的见解非常有限。
02
成为一台更好的相机
你和我在同一角度拍摄摩托车,最终也可能得到两张不同的照片,因为镜头的差异、像素的不同或对焦点不一样。
所以有些人拍出来的照片不仅视野小,颜色偏差严重,而且可能是模糊的,和真实本源相差甚远,而有些人拍出来的照片则更接近真实。
这隐示着我们每个人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识不同,所以在看待同一个问题时的理解层次和还原程度也不尽相同。
03
总有一个更好的视角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摄影师,不同的是有的人拍出来的照片更好看,而有的人拍出来的则很普通——尽管他们拍摄的对象都是同一个。
好的摄影师总能找到更好的角度,他们更善于移动自己,围着“摩托车”尝试各个角度,或蹲下、或抬高,最后选一个最佳的视角。
罗斯福先生就是一个很好的“摄影师”,他在损失了巨大财物之后也能找到三个非常美妙的视角,以让自己尽快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
而换作其他人,就很可能拿着那张视角最惨的照片悲叹不止。
所以,不要被原始的自然视角所束缚,主动转换一个视角,可能就是一个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