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鱼教室亲子教育系列一

第一次参加许维素老师的课,本次讲座许教授分享了亲子教育的诀窍我们相信所有的父母都想以自己子女为荣带给孩子正面的影响,许教授除了实操的方法最重要是亲子之间的建立关系的感受,作为老师传递给学生应是幽默中那种温和而坚定的安全感下面将本次讲座中的收获分享一下。

图片发自App

家长的疑惑:

1、我的孩子上课很好动,是注意专注力的问题吗?

答:+上课爱动的孩子,需要学习上课坐在固定的地方这个技能,同时家校引导时降低他的缺点鼓励他每次坐好的行为。

2、孩子在学校交朋友少,她内心敏感脆弱,这会给孩子留下阴影吗?原本的朋友就少是不是大家不喜欢她呢?

答:首先孩子要学习接受不被喜欢,和面对自身问题的勇气。

其次:还要学习重新找到朋友,学校经常举行团体活动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

最后:家校配合很重要针对低龄内心敏感孩子不能有过多压力,当老师反馈孩子在学校敢分享家长要及时具体鼓励同时家中也要营造有谦让、守规则、爱分享的氛围。

3、我的孩子遇到问题就哭,怎么办?

答:首先:遇到问题哭的孩子要学习适应面对问题的勇气,学习适应学校的生活。

其次:分析情况一种是她自责,一种是她害怕责备,通过发脾气或哭来逃避责备。不管哪种情况,对她犯错或遇到困难表示同情,给予安慰和鼓励,让她知道遇到困难和犯了点小错没那么严重可怕。

最后:家长一定是耐心的等她平静下来并且与孩子一起分析原因和想办法,且不能因为宠爱、溺爱哭过后忘记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关键点。

4、家长一直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是优秀的,上了小学一年级就不出众,为什么?

答:4.1幼儿园更多的强调呵护与照顾,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更注重自理和自立;幼儿园的孩子更多的是朦胧,那么,小学一年级则是由朦胧逐渐走向清醒。贯彻其中的自然是学习的深化与完善。这既是两种根本不同的行为特征,也是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自然形成的教育转变,是其自身的规律使然。  

      4.2行为的规范性不同, 幼儿园时候的孩子生活尚且不能自理,更不能妄言其他。而这个时候的老师,也更多地承担了保姆和保育员的角色。   

小学一年级的不同则在于:孩子们的日常行为生活自理能力已经初步具备,所欠缺的只是点拨和自律。

在这个时候,强调行为生活的规范性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但具备现实的生理基础,而且对其今后的成长都将产生重要的指导意义。 诚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有着诸多不适应,顺利适应的孩子头脑清晰学习效率高,而过渡中出现糊涂孩子需要家校多关注引导孩子一年级是新起点从零开始慢慢学,家长多自身作则切不要期望焦虑过早灌输给孩子。

5、亲子建立关系,是陪伴相处还是催促?

答:首先:晚上陪伴孩子陪着干什么,是“相处”还是“催促快点完成”任务

其次:和孩子相处聊天要找到合适的时间,例如:吃饭、放学、逛街是孩子最爱表达讲话的时候看到孩子的进步,把他们进步进行赞美,赞美的具体并具有正向的价值观;而不是焦虑的催促“快点啦,怎么这么磨叽每次都要妈妈陪“.

最后: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除了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孩子的问题,许老师还强调要相信人的学习能力,她说:“把孩子的问题严重化,病理化并不适合发展中的孩子。父母还要相信孩子是有学习能力的,孩子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学习相应技能来解决的。因此,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父母的引导者角色很重要,父母对于孩子来讲就是要引导他、帮助他学习各种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生活,解决遇到的问题。”跟老师直接沟通,家校多配合及时解决。

图片发自App

6、 孩子不能自主学习,回家放下书包就出去玩、或者爱玩游戏,这怎么办?

答:这个需要家长多点付出慢慢的给孩子纠正过来,首先:家长要清楚他为什么一放学就去玩手机或者游戏,而不是去学习,他玩的手机或游戏是哪来的,然后慢慢的给他养成回来先做作业再玩的习惯

实操办法:比如说,跟孩子沟通说回来了先写作业,才可以再让他玩手机或游戏但是要注意沟通时亲子规定时间,把规矩说清楚并前置并把不让长时间玩游戏危害讲清楚会导致对对眼睛不好,孩子还在成长期对于外面的诱惑是没有抵抗力的,这就需要我们家长去引导,孩子最好的教师就是父母,有时候家长的一举一动也在影响着孩子

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孩子不听话,而是我们在孩子犯错时,采取的方式有问题。每当孩子犯错误时,大部分的家长,习惯当场呵斥或者打骂,但事后孩子还是会继续犯错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现在孩子在信息技术时代下生活,一味的遏制打压孩子玩游戏效果甚微,家长在说孩子同时也在多数的使用网络,所以怎样能有条理的引导孩子正向平衡网络和学习的其他规范呢。规矩对孩子的成长不但起着约束作用更会使孩子得到安全感。

五大原则家长们可以参考

第一,给孩子立规矩时,信号要明确。

比如,街上的黄灯亮了,那意味着你可以停步,也可以不停。有谁主动停过? 明明妈妈只是告诉明明, “我要迟到了,你要快点?”怎么快法?什么是快?她并没有传达出来。

第二,立规矩时,需要明确地告诉孩子,这样做的后果。

这个后果要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关。明明妈妈告诉明明, 你在这么慢“我要被开除了。”可是,事实是,也许她每天都这么说,开除这件事并没有发生。如果这样,就等于说了谎。孩子更不把她的话当真。甚至,也许孩子还巴不得她呆在家里呢!所以,明明的妈妈如果估计出一个合理的时间,比如30分钟,让明明吃饭,吃不完,就不让吃。这可能比说“我被开除”要好。

第三,要就事论事,别轻易给孩子贴标签。

“你从生下来就给我找麻烦”这话会使明明把自己和坏孩子连同起来,从而丧失信心。 “既然我生下来就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这样了,或者“你是最漂亮的”、“儿子你最优秀”家长有时候把自己的期望和幻想想结合孩子认为那还有什么要改的、在学校就我最好?”所以不要把一件事扩大化。

第四,立规矩的时候最好能把孩子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明确告诉他。

比如,明明吃饭磨时间,妈妈一起床就要告诉他:30分钟吃完,否则端走。吃饭中途,可以提醒他一次,告诉还有多长时间。还可以添加一些额外的条件,比如按时吃完,给点奖励。不按时吃完,取消某个优惠。

第五,立规矩,要把道理讲清楚。

不是简单粗暴地命令孩子,更不要摆出强权嘴脸——“你听我的!我说了算!”不要以为孩子小,什么都不懂。你讲的道理也许他一时不能够完全领会,但是你平和的语气和尊重他的态度,却会让他信任你的判断,顺从你的要求。比如可以和蔼地告诉孩子:“这是这里的规定”或者“这是咱们家的规矩”,“所有的人都要遵守的”。

这世上原本就没有熊孩子,每个小孩都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们给孩子立规矩也只是避免让孩子成为别人眼里没有人管教的野孩子。最棒的父母是不断学习和调适的父母。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彩虹鱼教室亲子教育系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