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谁是赢家
文/弧度度
在美国的对外战争史上,猪湾战争顶多只能算作一场“微型”肥皂剧,不过很遗憾的是,偏偏是这场肥皂剧却对美国政局的走向乃至世界的格局都产生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后来的“古巴导弹危机”,甚至肯尼迪的被刺杀事件都与此有关联。
可以说,正是肯尼迪的“软弱”成就了卡斯特罗的“英名”。但是,当我们今天再去审视那段老历史时,却不能仅限于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肯尼迪并非川谱那样的“正直素人”,而是一位做过十余年众议员、参议员,有着丰富摸爬滚打经验的地地道道的“老牌政客”。他之所以甘冒名誉受损的风险也要对卡斯特罗“示弱”,内心肯定在盘算着自己的小九九。
在对待国际“竞争对手”的议题上,民主党侧重于“接触”、“谈判”,共和党偏重于“打压”、“遏制”。
作为60年代“新自由派”、“新边*疆派”的代言人,肯尼迪对那些左倾教育灌输给他的观点确信无疑:愚昧和贫穷是造成发展中国家爆发革命的根本原因,只要能让那里的人民变得富裕起来,毒裁砖制就会失去其影响力和控制力。简言之,这帮傻白甜居然傻得可爱地认为:他们完全能够手眼通天地让砖制国家的人民先富起来,而不是让那里的当权派的腰包先鼓起来。
另一派观点认为,支持共和党的都是一些军火商,这些战争贩子们当然希望通过发动战争来攫取巨额利益。这话有一定道理,但也不全对。看看今天的欧巴马和败灯政权都弱成什么样了,被伊朗、朝鲜像耍猴一样玩弄,你就知道如此孱弱的美国压根就不配担当“领导世界”的重任。
不知读者诸君发现没有,在整个猪湾战争过程中,肯尼迪一直坚持与中情局唱反调:中情局希望扩大战争规模,而肯尼迪却一再削减战争规模。据称,中情局的头子们从一开始就明白,没有美军的参战,仅仅依靠一支杂牌“雇佣军”并不足以推翻卡斯特罗政权,因此,他们决意实施这一计划的最终目的就是拖美军下水,从而将针对古巴的战争扩大化。实话实说,如果不是肯尼迪从中“作梗”,中情局电复卡斯特罗政权的计划极有可能成功实现。
猪湾战争的失败,导致美国的国际威望下降、肯尼迪的名誉受损,古巴全面倒向苏联,卡斯特罗成为肯尼迪的死敌。甚至到了1961年6月,肯尼迪在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时,这一负面影响仍未消除。当欧洲媒体更多关注肯尼迪夫人杰奎琳(杰姬).肯尼迪而非他本人时,肯尼迪不无自嘲地说:“我是陪同杰奎琳.肯尼迪来巴黎的男人,而且我乐在其中。”
1962年圣诞节,肯尼迪兄弟又假模假式地对那些被俘虏的古巴流亡者发起了救赎行动,并为此向卡斯特罗支付了价值6200万比索的药品与婴儿食品。美国总统竟然懦弱到愿为战争支付赔款的可怜境地,这让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禁不住为此而集体狂欢。美国“纸老虎”在国际上被叫得更响了。
“友邦”的批评虽然尖锐而深刻,但是肯尼迪对此却付诸一笑。真正让他有点担心的是,美国民众对此怎么看?一份新的民调显示,肯尼迪的支持率不降反升,由战前的76%上升到战后的83%。既然美国人民是支持他的,他就没什么好担心了。
关于美国“民调”那回事,多年以来吃瓜群众们对此都深信不疑。直到2020年美国大选,瓜众们才猛然醒悟过来:由左媒控制的民调基本不靠谱。在他们所做的民调中,清一色对民主党候选人有利,却永远对共和党候选人不利,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一边倒调查结果想不令人产生深度怀疑都难。
有了民意做基础,民选总统肯尼迪就可以放开手脚、无所畏惧地“开干”了。在对内的斗争中,深得厚黑真传的民主党历来表现强悍,每一次都能领先保守的共和党一步。
猪湾战争6个月后,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和他拟定的继任者理查德.比斯尔遭解职。当然,在解职之前,肯尼迪还不忘安抚人心,给老杜勒斯颁发了一枚奖章,褒奖他为美国的战争事业所作出的卓越贡献,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然而在杜勒斯和他的中情局嫡系看来,这差不多是一种变相的羞辱。
与此同时,国家安全顾问麦乔治.邦迪却获得了破格提升,总统先生扩大了这名亲信的管辖权限。邦迪不仅每天都要主持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例行会议,还直接接管了白宫作战室。
副总统林登.约翰逊被排斥于核心决策圈之外,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却晋升为“美国最有权势的二号人物”(肯尼迪戏称)。每次重要的内阁会议上,都由罗伯特.肯尼迪来唱红脸,而肯尼迪本人却总是像“幸运儿”一样唱白脸。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肯尼迪才是猪湾战后的最大赢家。他成功扳倒了两块又臭又硬的绊脚石——中情局局长艾伦.杜勒斯和副总统林登.约翰逊,掌握了更大的实权。
但一切都是暂时的,正直斗争从来就没有这么简单。各方势力都在暗中积蓄力量,逮准机会就会合力反扑。高明的玩家总能找到平衡各方势力的平衡点,肯尼迪能否找到那个关键平衡点却还得另说。
肯尼迪虽然不赞成武力推翻卡斯特罗政权,但是却决定采取另一种“和平演变”的模式。罗伯特.肯尼迪在哥哥的授意下,与军方及情报部门合作,策划了更君子、更人道、更隐蔽的“猫鼬行动”。猫鼬行动,总体来说就是“破坏古巴”加“暗杀卡斯特罗”的行动。
破坏古巴行动包括毁坏甘蔗作物,破坏古巴人的生活,让古巴人增加对卡斯特罗的仇恨,从而引发一系列反抗“豹政”的运动,最终整垮卡斯特罗政权。没想到,卡斯特罗却从苏联新购了一批巡逻艇,加强了针对可能登陆点的海面巡逻,美国特工很难找到下手的机会。
至于暗杀卡斯特罗计划,一直到克林顿任上都未曾停止过。可是每一次卡斯特罗都犹如神助般化险为夷,暗杀计划最终都演变为这位古巴铁腕人物对外炫耀的传奇。
就在美国人对古巴虎视眈眈的同时,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也从肯尼迪的“软弱”、“绥靖”中嗅到了可口的味道。
1962年4月,赫鲁晓夫与他的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在黑海的欧米加海滩漫步。他们都表达了对美国部署在土耳其和意大利境内、可以覆盖苏联的“朱庇特”中程弹道导弹的深切担忧。最后,他们一致认为:既然美国人可以威慑苏联,那么苏联为什么就不能反过来威慑美国呢?于是,在古巴秘密建立导弹基地的计划就这样出炉了。
这当然是一项机遇与风险并存的计划,甚至可以说是一项不成功便成仁的计划。如果被美国人的U-2侦查机发现,将引起美国人的强烈反弹,并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不可估量的冲击波。不过,在勇于在联合国大会上脱鞋敲桌子的莽夫赫鲁晓夫看来,对付肯尼迪那种“小破孩”就得表现出泰山压顶般的强势,直至将他压垮、压服、压趴下。
至此,肯尼迪的国内外“敌手”们已纷纷现身:赫鲁晓夫、卡斯特罗、艾伦.杜勒斯、林登.约翰逊、古巴流亡者、美国联合国品公司、美国黑帮……
朋友们不禁要问,猪湾战争与美国联合果品公司、美国黑帮能扯上什么关系呢?别忘了,他们当初之所以同意帮助肯尼迪参加总统竞选可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肯尼迪当选后必须帮助他们打垮卡斯特罗,让他们能扶持另外一个亲美的傀儡政权,从而能够重回古巴做生意。
至于龟缩在迈阿密的古巴流亡政府,则是因为他们感觉被欺骗了,因此也暗暗恨上了肯尼迪。
由此可见,在任何一场博弈中,都不可能存在绝对的赢家。权力的游戏更像是一场你方唱罢我登场、风水轮流转的迷局,隐藏在其中的变数实在是太大。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