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必读的一本书-《缺爱》

你知道是什么促使我们去寻找伴侣、组建家庭吗?我们为什么需要朋友呢?

当我们觉得与某些人建立了联系,而他们却排斥、抛弃我们的时候,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痛苦,甚至有可能会走上轻生或者犯罪的道路?

其实,这一切都和一种叫做“存在感”的东西有关。

本书作者罗伯特·纳伯格告诉我们,存在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存在感决定着我们安全感的获得、价值感的获得,影响着我们对爱的体验。

罗伯特·纳伯格是法国知名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心理分析师、家庭治疗师,他是全球存在主义心理学研究专家。

他的这本《缺爱》从存在主义心理学的角度,解释了现代人的“缺爱”其实是一种存在感的缺失,指出了人们没有安全感、极度渴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认同的原因,并帮助我们重新定义存在的意义和自我价值,找到自己的闪光点,骄傲自信地活下去。

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一起来探索如何获取安全感,得到肯定和认同吧。

01

从我们降生到人世间,甚至是还在母亲肚子里的时候,人性化的过程便开始了,而推动这一发展过程的,主要有两个要素:

第一个要素,婴儿与母亲之间的关系。母亲与婴儿说话、注视婴儿、怀抱婴儿、喂养婴儿、抚摸婴儿、爱婴儿,这些行为就使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了关系。

第二个要素:群体接纳。对于婴儿来说,除了与母亲建立关系,在家族中被认可也十分重要。在我们的经验中,好像孩子第一眼看到谁,这个孩子就更像谁。例如“她长得像她的姑姑”或者“他的鼻子长得像爷爷”等等。

这些话并不是无足轻重的,它们可以被理解为,孩子被纳入群体的一个仪式。这个仪式意味着,孩子会在这个家族中占有一席之地,家族对孩子的存在负有责任。

一个孩子之所以成为人、之所以得以存在,主要是因为孩子与他人建立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与身边其他人的关系,以及与家族或社会群体建立的关系等。

在父母的目光下,在社会的支持下,我们得以存在,或者更准确地说,我们学着存在。

02

关系就像是一个交换:我在他人眼中存在,他人在我眼中存在。而当我在他人眼中不再存在,仿佛透明的一样时,痛苦便随之而至。关系是建立在两个人之间的一种情感纽带。

11.png

事实上,一个人的存在感取决于两类关系,一是人际关系,二是归属关系。我们先来看看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四类。

第一类:哺乳关系。

哺乳关系的建构是新生儿作为人类存在迈出的第一步。母亲和孩子的这种形影不离的亲密关系,对婴儿来说至关重要。反之,一个不被母亲认可的孩子,会采取从厌食到自闭等种种退避行为。换句话说,这样的孩子不能健康地成长。同样,不被孩子认可的母亲,也可能会患上产后抑郁。

第二类:权威关系。

权威关系更像是“父子关系”的一种变体。我们可以把权威关系看成是一种不对等的关系。比如,身为家长的一方,不仅拥有了权威,同时也需要履行教育子女的职责,借此获得社会认可。

第三类:兄弟关系。

兄弟关系是孩子通过与其“兄弟”接触而习得的一种关系。这里的“兄弟”不仅是指同一个家庭里的其他孩子,也可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在托儿所、幼儿园,甚至是在小公园里认识的同伴。

因此,兄弟关系不单单可以和我们的兄弟姐妹建立,也可以跟其他个体之间建立这种“兄弟”般的友谊。

这种关系的建立之初往往不太顺利,因为,发现自己在母亲眼里并不是唯一的存在,对孩子而言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可以说,兄弟关系中既有友谊,又有敌对,它在本质上具有双重性。

第四类:恋爱关系。

恋爱关系是感受最为强烈的一种关系。它是能够让我们失去理智般地倾心于与所选之人之间的排他性的两人关系。随着恋爱关系的深入,它将凌驾于所有关系之上。

在恋爱关系中,性的吸引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在于我们的希望:希望存在于另一个人的视线中。我们在对方那里寻求的是他/她对我们的爱以及我们可以在他/她身上唤醒的欲望。

有一种说法是:几乎所有人都会爱上对方的爱。法国心理学家拉康也曾说过:“爱在本质上是希望被爱。”

12.jpg

我们上面描述的这四类关系,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对这四类关系的倾向不同,决定了我们行为的不同,甚至还左右我们对于职业和工作方式的选择。

有的人钟情于哺乳关系,那么这类人在工作中就常常会处于依赖者的境地。另一些人喜欢扮演喂养者的角色,因此更加容易成为教师、厨师、咨询师等。

同样,倾向于权威关系的人,则喜欢在工作中处于从属地位,或与之相反,喜欢处于“领导”职位。

03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什么是归属关系。仅仅建立人际关系并不足以让我们感到自身的存在,这些人际关系还必须建立在一些包含它们的归属圈子里。

归属于一个人类群体,不论何种形式,都意味着一种相互的关系:归属意味着向投身的群体里的其他成员做出一些承诺,从而为群体的运作贡献力量。

作为交换,群体里的其他成员对于我们加入群体而给予的认可,会让我们产生一种基本归属感,进而滋生出存在感。

我们同样将归属关系分为四类。

第一类:家族归属关系。

人类家族,正如拉康所说,绝对不是只以生物学标准为基础建立的,它首先是一个文化现象。所谓家族,其实是一个家族的观念。这个群体的特异性在于其功能,从根本上来说,即传承的功能:在所有的人类群体中,家族在文化传承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说,在传承精神传统、延续仪式和风俗、保存技艺和遗产方面,其他社会群体的作用与家族群体不相上下,那么在初始教育、抑制本能和母语学习上,家族则稳居上风。

家族借此主导了心理发展的基础过程,而这种情绪组织是情感的基础,因环境的局限形成了不同的类型。此外,家族还起到传承行为和表象体系的作用,且后者已然超出意识的范围。

如此一来,家族在不同代际就建立起一种思想上的连续,而这种传承是精神层面的。心理学家考恩把这种效应称为“社会性遗传”。

可以说,对这种归属关系的需求,将会以多种形式对所有人的一生产生影响。而组建一个家庭是对传承表现出兴趣的最普遍的方式。

13.png

第二类:兄弟归属关系。

这里的兄弟包括亲生和非亲生的。通常,兄弟之间一开始是一种竞争关系,而兄弟感情是后来才发展起来的。

兄弟关系一般意味着友谊。在学校,孩子如果不想被边缘化,那么就需要与同学保持团结。可以说,学校是继家族之后,孩子的第二个从属群体。孩子在那里学习竞争、友爱、分享和面对外部世界的团结。

一个孩子在学校逐渐获得了他们的第二种归属关系,即兄弟归属关系。这种关系与家族归属关系的交替作用,标志着孩子开始走向独立之路。

可以说,获得兄弟归属关系的这个阶段,同时也是一个人一生中十分重要的学习阶段。青少年在这个阶段学到的不仅是竞争,还有团结、爱护以及尊重他人。

第三类:夫妻归属关系。

夫妻关系是存在感的主要来源。因此,每个人都对这种归属关系寄予厚望。那么,夫妻关系究竟为存在感带来了什么呢?

其实,夫妻关系给两个人带来的是一种不同于其他人际情感的爱。

夫妻之间有两种爱,一种是彼此之间互相的爱,另一种则是两个人对其建立的关系的爱。对夫妻关系的爱,本书作者将其称为“两口之家”。正是这种对两口之家的归属感,让人们产生了安全感和存在感。

第四类:意识形态归属关系。

有些关系群体,是围绕一个强有力的意识形态建立起来的。这种意识形态可以是宗教的、科学的、政治的、艺术的等等。一个人要想成为群体的一部分,就必须遵守一些信条教理,即一些不受质疑的信念准则。

这些群体成员之间,往往会建立起一套独特的语言形式,他们有专门的术语,信徒们通过这些术语可以彼此辨认。一个人想要加入这些群体,通常是需要一些有形的、实质的承诺,成员往往会通过捐钱、参加仪式或出席会议等方式参与到群体生活中去。

但是,意识形态归属群体一般是自相矛盾的。这种群体所带来的存在感,需要成员放弃一部分的自主性,放弃一部分自由思考的权利,因为自由思考是多变的,多变会降低组织的稳定性。

所以,我们在这种归属关系中,既能发现最好的群体,也能看到最差的群体,比如,一些获得重大发现的科学组织,一些慈善机构,一些宗教团体等。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代人必读的一本书-《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