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热映《1917》:大战争中的小人物,长镜头下的荣辱悲欢

故事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讲述两个英国士兵——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接到紧急军令,二人必须在极短时间内把军令传至前线,否则包括布雷克的哥哥在内的1600名士兵将无一生还。

为此,二人开始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深入情况虚实未知的敌区,见到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一路上的惊险刺激 不可用只言片语进行讲述,足以让观众提着一颗心与二人一起历险。

有人说影片宛如VR打怪,它确实有这种身临其境之感,剧情推进让观众非常具有代入性。尤其是长镜头的技术让人无可挑剔,节奏感十分强烈,情节连贯工整,几乎没有多余枝蔓。

然而,《1917》绝不仅仅是一个打怪的任务,也并非只是空洞的长镜头技术支撑。影片拍摄和剪辑技术固然让人称奇,然而更让人触动的是对战争的反思,以及战争下的小人物的抉择和其荣辱悲欢。对人性的刻画和人格力量的描摹才是影片真正的硬核。

一、场景对比,对战争的严厉谴责和控诉

两个人的小黄花,一个人的青草地

但凡讲战争的电影,场景大多是血腥悲壮的,而《1917》里的场景,其光影的变换和建筑的布置,其意向本身像极了一首诗。

影片开始时无垠的青草地上盛开着一大片的小黄花,细碎的花枝在风里轻轻地飘摇着,那么静,那么美。随着镜头拉远,出现恬静睡着的士兵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布雷克睡在草地上,斯科菲尔德靠着树干睡着。

纵然他们脸上写满了疲惫,那背后的土地,还似乎一切只是世界之初的样子,还有美好和安宁的可能。

而影片的最后依然是一片草地,只不过变成了斯科菲尔德一个人眼里看到的青草地。当他依靠在树干上时,青草地和山脊都仿佛是死去的静物,他朝着故乡的方向,想念着他永远失去的朋友布雷克。

影片甚至没有用哪怕一句话来传达人物当时的内心活动,而人物的情感在场景里推进、迸发、收敛。

战争如果是为了争夺土地、资源,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那战争所摧毁的风景和活生生的生命,又是为何?这种场景对比,在无言中揭露了战争残酷的本质,也袒露普通人最起码的对于安全的诉求。

白天闯入敌区困难重重,夜里深入敌区步步惊心

开始执行任务时,因为不知道德军是真撤离还是假撤离,白天贸然闯入敌区必然要处处提防。他们在明,敌军在暗,两人势单力薄又没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实在是凶多吉少。

如果是夜里出发,则似乎要好得多,只是时间不等人,他们必须马上出发,冒着被敌人发现、落入陷阱的危险,也必须硬着头皮上。

白天里两人小心翼翼穿过铁丝网、经历爆炸、险些被坠落的飞机撞上……一路紧张高能,没有片刻喘息。

可是真的等到晚上了,也只剩下斯科菲尔德一个人了。布雷克在白天死去,死于他好心救下的敌方士兵手里,而悲痛中的思科菲尔德必须独自在天亮前完成任务。

在炮火的照耀下,黑夜,变得更加黑,城市是一片鬼影般苍凉可怖的废墟。他孤立无援,四面楚歌,除了豁出命去,再别无选择。

曾以为黑夜给人以庇护,可是战争哪分什么白天黑夜,白天是为了活命用尽力气,黑夜里依然是为了活命在刀光剑影中穿行。躲藏、厮杀、打斗,绝望之外还是绝望,暗无天日,这就是战争。

家乡的樱花开了很美,他乡的樱花落了很痛

布雷克和斯科菲尔德出发执行任务的路上,见到一树树刚被砍倒的樱花,布雷克说起自己家乡的樱花,母亲屋子后的樱花树很美。说起母亲、家乡、樱花时,他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天真快乐,未经沧桑。

樱花的花语是生命之美和希望。它盛开得热烈,也飘落得盛大。

布雷克无疑是勇敢的,接到任务没有片刻犹疑,危难中拼命也要救下自己的朋友斯科菲尔德,他心里有个念想,拿到证明自己勇敢的勋章,回去向家人献礼。就算到了生命最后的时刻他也不曾害怕。只是他没有亲手拿到勋章,也再见不到故乡的樱花。

而再次出现樱花时,斯科菲尔德几乎已经筋疲力尽,在德军领地一夜激战,脑部受伤,顺水漂了一路,差点没有力气抱住水中的枯木。水面上漂浮战争中死去的人的尸体,他们被泡得发胀变形,面目全非,十分狰狞。

樱花从河边的树上飘落下来,纷纷扬扬像下雪一样,那落樱如雪,却是苍凉疼痛。染上战争的灰黑底色,不美;弥漫着腐烂的尸体气味,不香。战争足以把一切美好变得反胃和肃杀,战争足以摧毁一切美好,战争足以摧残一个人的身心千遍万遍。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故乡,在那片安宁的故土上。而战争,摧毁了生命之美和希望,太痛了。

二、战争就是你死我活,个人抉择从来都身不由己

影片《1917》讲述的是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情形,这是一场为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多万人丧生,2000万人受伤。

不计其数的人员伤亡,妻离子散,冷冰冰的数字背后,是个人在时代风云中的力不从心。

当布雷克被选中去“送信”,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因为他的哥哥在前线,他有不可拒绝的理由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哪怕失去性命也在所不辞。说是完成任务回去能加官进爵,本质上只是他被命令,是他不得不,而非他愿不愿意,他并没有选择,他不过是权利制度下被选中的最好用的传信工具。

而斯科菲尔德是布雷克的朋友,他阴差阳错地参与进来,虽然自认倒霉有八百个不愿意,但也没有选择逃跑,而是一往直前。如果他跑了又能怎样,在那样规模浩大多的战争中,就算他万幸跑回家乡,要么被当作逃兵处死,要么被再次派去战场。只要他活着 ,只要战争还在继续。打仗,是他逃不掉的命运。

如果可以选择,谁又愿意打仗呢?谁又愿意去杀害他人?

当斯科菲尔德在敌军旧营地看到德军遗留的照片,他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照片上,那些敌军又何尝不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有他们的家人和朋友,就和自己一样。只不过国籍和处境不同,彼此就要拔刀相向,实在太过残忍。

在一开始,斯科菲尔德和布雷克就只是想传信去前线,保护自己的手足士兵不被敌军杀害。他们甚至营救了一名敌军飞行员。不料被救的敌兵却用刀刺杀了布雷克。战争把人变得残酷冷血,甚至磨灭了最后的良知,让人失去道德和理智管控。那名飞行员固然可恨,却也是可悲的战争产物。

把人变得非人,是世间最大的惨绝人寰,战争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动人的是斯科菲尔德没有变得冷血麻木,除非危及到自己的性命,否则他绝没有杀人的念头。他受过欺骗,承受了失去朋友的巨大代价,还是选择善良。把自己仅有的食物全留给了敌区的陌生女子和婴儿,甚至只要德军答应他不出声他就不会伤害对方,他从没有因为自己处于优势就伤及他人。

战争冰冷无情,人性的善良温暖得让人落泪。而人性本如此温暖善良,就更加凸显了战争之令人发指。

三、勋章换葡萄酒,战争和战争的荣誉到底有无意义?

战争的发起有各种各样的理由,战争的输赢最后只是一纸文书,而无法挽回的是千千万万的生命,对个人而言,活着就是最大的战利品。

本应被视为荣誉的勋章,在斯科菲尔德眼里不值一瓶解渴的葡萄酒。因为在战争下的人,只有活着才是一切,而别的一切都没有意义。所谓的荣誉对个人而言,比起生命和家人,没有任何意义。

斯科菲尔德曾对布雷克说他讨厌回家,痛恨听到回家,其实他讨厌和憎恨的不是回家,而是每次回家就面临离别,一别就不知道还能否活着回去,他恨的是战争和战争带来的不安。

军人的荣誉在战场,辛酸无奈也在战场,打仗是为了保家卫国,战争却让人背井离乡。

最终斯科菲尔德圆满而光荣地完成了无比艰巨的任务,在他的脸上却没有哪怕一丝的胜利的喜悦。他的朋友们死在了战场上,死在了自己眼前,而自己束手无策。到最后,他才敢掏出家人的照片看上一眼,照片背后写着活着回到她们身边。

一个男人在战场上的英勇,天不怕地不怕,支撑他的,就是他的小家庭,就是他爱的人。拿回再多的勋章也没有任何意义,不过是一块锡而已。活着回去,安安稳稳守在心爱的人身边才是生命的追求,是无价之宝。只是在不太平的年代,和平和安宁比拿到勋章难太多了。

人死了,或许能得到勋章。而战争中的人,无论是死是活,想陪在自己家人身边却难于登天。还有什么是比战争更讽刺和无奈的事情?

他刻意说自己忘记了是在哪一场战争中如何得到勋章的,又无所谓地舍弃了勋章,不过是他选择放下和遗忘战争,选择只活在当下。

布雷克死时,惦念的不是荣誉和勋章,而是希望自己的哥哥能活下来,而是希望自己的母亲知道自己临死前都很勇敢。而他的哥哥在听闻弟弟死讯后,失去爱的人,内心温暖的一隅只剩天崩地裂。那种克制和恍惚,是最揪心的无声痛哭。

任何个人都无一例外的是战争的殉葬品,战争掳去的不只是人的生命,还有生活的信念和生命的信仰。人人都不能置身事外。在《1917》里,没有用文字和语言来讲述战争的不堪,它只是用长长的镜头,把战争一幕幕呈现;把战争中的人,他们的死与伤、他们的疼痛呻吟一一展现。

战争,与美好无关。

长镜头的运用,像一曲未尽的挽歌。悠长,绷紧人的心弦。

四、结语

影片就像老一辈人老老实实地讲述一个故事一样,平静中自带巨大力量,让人看见那被称之为真实的东西,看见大时代下一个个处境微妙的个体。长镜头一气呵成,既直接又痛快,影片讲完了故事本身,至于这个故事如何解读,完全交给观众自己评判。

从影片题材上来说,《1917》不是一部纯粹的战争片,它用长镜头直接铺陈了战争中的场景,而更多地是在推进人物的行动,把人所处的位置放在了战争的中心,把对人性的描摹放在了最醒目的位置。它真正关心的是战争给战争中的个体带来了怎样的改变。

对于战争的反思是这部影片最令人敬佩的地方。

用长镜头拍摄一部战争片,有文艺之美,又有人性之美,还要揭示战争的主题,难度之大可以想象,而《1917》做到了。拍摄和剪辑手法让人拍手称奇,人物命运让人扼腕。

在大战争下的那些小人物,他们曾活过、憧憬过、拼搏过,用热血书写了自己荣辱悲欢壮阔的一生。

*作者简介:空中行云,一个集爱与孤独于一身的女子,在梦与现实之间自说自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院热映《1917》:大战争中的小人物,长镜头下的荣辱悲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