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敏:欲望与志向

常听人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校教室的墙壁上也挂着这样的标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似乎要成就什么样的事情非得吃苦不可,而且吃的苦越多,能成就的事便越大。

可真的是这样吗?

很久以前看到杂志上的一个故事还印象深刻,说的是爱因斯坦在葬礼上悼念同仁的故事。他的同仁当然也是一位可敬的大科学家,所做出的成就也是非凡的。在葬礼上,这位科学家的亲友们都表达了对他的赞扬,特别是对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的赞扬,说他是一位极为能吃苦的人。

轮到爱因斯坦上台发表对朋友的悼念时,爱因斯坦说朋友是与他一样的人,并不是一个乐于吃苦的人,而是一个在研究领域可以获得极大快乐的人,是一个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实验过程中,本身可以取得乐趣的人。

是啊,如果他们不是在研究本身可以得到乐趣,是什么让他们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呢?是金钱的诱惑吗?是名声地位的吸引吗?

那为什么已经取得相当多的金钱、名声的人不去尽情享受,还在吃苦呢?难道他们都是抖M吗?

这时以前的我就会问,那我就不“努力奋斗”了吗?

当然不是。而是在“努力奋斗”之前先明白自己乐于什么?什么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你到底是真的乐于此事,还是更多地想获得这件事背后的名利呢?

不要急于回答这个问题。当年稻盛和夫先生出手拯救日航之前,一个人闭关思考了整整7天,怹真诚的面对自己,对自己发问,是否真的出于无私?

孔明先生曾言:“非淡泊无以明志。”就是这个道理。当然孔明先生还有下一句:“非宁静无以致远。”说的是明志之后,还需要不为外物所打扰,专心致志,便可致远。

而这时在是外人眼中是“吃苦”等一系列常人无法做到的事,于己却是喜乐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敦敏:欲望与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