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要莫如教子—破局之法(一)

    九百多年前,宋朝有个叫苏轼的大文学家写了一首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意思也很简单,当我们身处庐山之中的时候,我们站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观就不一样。但庐山的真面目究竟是什么样的?现在读这首诗你很清楚,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就是因为自己身处庐山之中。但是当我们自己游庐山的时候,除了拍照欣赏之外,可能压根就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为什么?因为对你来说,眼前看到的不就是庐山吗?

    眼前看到的是不是庐山?是。也不是。怎么理解?

    打个比方吧,假如你一直生活在一个大房子里,从来就没有出去过,你对这个房间的每个角落都很熟悉,那么你每天看到的究竟是不是这个房间呢?是,因为你看到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当然是这个房间;但也不是,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你住的这个房间到底是楼房还是平房,是方的还是尖的?那怎么才算是真正看到这个房间呢,很简单,站在房子之外,你就看到了,而且要高于这个房子,那你就一清二楚了。

    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一直住在地球上,却不知道地球是圆的。今天的人飞到太空上看地球圆的不是方的,也没有什么4只大乌龟拖着大地的4个角,这没什么好争的。但是这个问题却足足困扰了人类好几千年。

    我们现在在这里读这首诗的重点不在于探讨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而在于为什么苏轼就会想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更精准的说当苏轼面对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时候,苏轼同学应该赶紧拍照留念呀,或者立马发朋友圈啊?可是他却为什么就偏偏想到眼前的景致,不是庐山的真相,而庐山还有一个真面目呢?

    各位朋友你看明白了没有?我说的意思就是你为什么就没有想到,或者怎么能够想到或者怎么就会去想到,你眼前所看到的司空见惯的真实,其实不是真相而真相却另有真相。苏轼的这个怎么想到的过程,就是我上一讲最后所提到的“觉”,人们对事物的认知都是从“觉”开始的,先有了“觉”,然后才会去想,想多了突然之间就悟到了,这就是“觉悟”。正是因为苏轼有了“不识庐山之觉”,所以才有了“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悟”。所以别人说你这个人有觉悟,可不是随随便便的。

    “觉悟”,这是对这个世界认知和修身的过程。那如果没有“觉”那会怎么样?没有“觉”就是“迷”,但一般处于“迷”的状态的人他不会认为他是“迷”的,他还总是说他把一切都看透了,人生就是那么回事儿。其实啊,能说这些话的人,这不是一般的“迷”,对人生的认知几乎都快成了“昏迷”,所以最难的就是这个“觉”,因为有了“觉”你才会认识到自己的“迷”。

    我们上一讲说了,人的一生啊,都困在一个局里打转转出不来,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那个“觉”,不知道自己在局里,还觉得挺好,或者觉得很不好,但又不知道哪儿不好。下一章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至要莫如教子—破局之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