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让我找到了儿子学习英语的方法

今天学习了认知心理学的第2个章节,知觉,它主要介绍了我们的大脑,是怎么样来收集信息的,知觉包含两个方面:视觉系统和语言系统。

第1个问题,人脑如何从视觉信号中提取信息,知觉始于外部世界的光能。感受器,例如视网膜上的感受器,将光能转换成神经信息早期的感觉加工形成了对信息的初始感觉。特征被提取出来生成马尔初始简图。这些特征与深度信息组合以形成对物体表面空间位置的表征,这就是马尔2维简图。用格式塔的组织原则来将元素组合成物体,生成马尔的3-D模型。最后,这些物体的特征与总的情境信息相组合以识别物体。这最后一层输出的便是我们在知觉中所意识到的东西,它是物极其在环境中的位置的表征。这些信息是更高层次认知加工的输入。翻译一下主要是通过我们眼睛。我们的眼球通过感受周围光的变化,把我们看到的信息用眼球后面的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当中,左眼看到的信息将会传递到我们的右脑中,右眼看到的信息将会传递到我们的左脑中,大脑有专门处理视知觉的部分。 早期阶段将图形和物体从视知觉景象中提取出来,主要是将看的的一维图像根据景象中的物体转换为一维或者三维图像,(我们看到的所有景象都是一维景象,在大脑中先转化成二维再转化为三维,这种能力是大脑天生就拥有的技能,)后期阶段用模板匹配的方式进行识别,即通过刺激与模式的模板进行匹配。由此,我们知道要通过视知觉系统识别一个我们看到的物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在我们的大脑中要有足够的模板来匹配我们看到的物体。否则的话就只有刺激而找不到相回应(大脑中找不到可以与看到景象完全匹配的物品)。当我们看到字母a的时候我们可能会在脑海中与a q 6 9 0来进行对应匹配,当发现看到的a与脑海中的a对应时,我们会确认我们看到的是a。假如一个人大脑中没有这个储存的信息,他回答的肯定也不是a,这个可以问一问身边没有上学学习的儿童,我想他的答案可能会是蝌蚪或者其他他曾经在动画片或者绘本上看到的景象。

除了模板匹配以外还有一个识别方式是特征分析,大脑会将看到的景象先分割识别,然后在组合以后再整体识别。有一些相对简单的物品则不会分割而会整体识别。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的大脑中有专门处理脸部识别的区域,这一部分区域唯一的功能就是识别人脸。更有意识的是当我们看到的人脸是倒置景象的时候我们的识别能力急剧下降,但是去其他物体来说并不存在倒置以后识别困难的情况。由此,我们从科学的角度知道了确实有一部分人是脸盲症,这部分人群大脑中俊状回在识别人脸时表现不活跃。

第2个问题,人脑如何从言语信号中提取信息。言语识别主要涉及的是音素,音素是语音的基本单元,我们借助音素来识别单词。言语识别包括将音素从连续的言语流中分割出来。当需要识别构成所说单词的因素时,分割的问题就出现了。在言语中词与词之间似乎存在界限分明的停顿,但这种停顿往往是一种错觉。出现在单词内的声能间隔与出现在单词间的非常相似,听别人说我们不熟悉的外语时,言语的折中特性会特别明显。言语似乎是连续的声音流,中间没有明显的单词界限,正式由于我们对自己母语的熟悉,才导致言语中有词间间隔存在的错觉。音素识别依据的是因素产生过程中的特征,有发音部位(有唇音 齿音 腭音等).辅音特征和浊音特征。这也是一个组合加工识别的过程。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情景识别,有些物体或者声音只会出现在特定的情景当中,比如我们都知道炒菜的时候会放盐,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在炒菜的过程中将一勺白色粉末放入锅中的时候,我们根据做饭的情景去对应,第一时间可以识别出这个人放的一勺白色粉末是食盐而不是石灰粉。因为石灰粉不可能出现在厨房中,有可能的是一勺淀粉。

基于以上认知,要想更快更好的学好英语,首先要建立的就是脑海中关于英语单词的各种储备,当看到一个英语单词的时候,这个作为刺激,大脑需要作出回应,如果是匹配式的回应首先要匹配的是 单词@景象;比如看到apple的时候首先要建立这个单词与现实中水果苹果的景象,再然后根据苹果这个物体来匹配知道这真的是个苹果。能够匹配上的前提是大脑中分别有apple这个单词  苹果这个景象  以及中文苹果,  这三个是基本的储存。这里强烈推荐VIPKID的自然拼读故事和绘本阅读。其中用大幅的图片和单词不断强化幼儿建立单词与实际景象的链接。在自然开心的环境中加大储存量。这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式。

关于因素的学习与理解,推荐VIPKID的线上视频课程,由外教与幼儿不间断的持续英语对话帮助幼儿发音,在不断聆听中学习对话。可以通过模仿来正确发音并逐步积累因素。


最后用我们中国的一句话来总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心理学让我找到了儿子学习英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