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行程的最终目的地是稻城亚丁。
亚丁在藏语中意为“向阳”之地,也是圣地的意思。稻城亚丁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高山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是传说中最后的香格里拉。
这也是个网红打卡地,但我们并不是冲网红而来。
早在查找川藏一路的景点时,就得知亚丁的景致融合了多种元素,特别是在一些旅游博主的视频中看到连绵的雪山、广袤的草原、澄净的海子……不同的风景交织在一起,这样绝美和谐的画面紧扣着我的心弦,又怎能错过?
离开千户藏寨,在前往亚丁的路上,我的心情就开始有些激动,那些定格在脑海中的画面仿佛近在咫尺。其实距离目的地的路程还很遥远,而且亚丁地处高海拔地区,全程大多是要徒步、登高,需要做好妥善的准备工作。我们决定当天先在香格里拉镇住一晚,保证充足的睡眠后,再开始第二天的徒步旅行。
第二天清晨,天色刚露白,我们就整装出发,有幸赶上了一个晴朗通透的好天气。
来到距离酒店不远的镇上已经看到成批的游客和我们一样,背着鼓鼓的行囊,手拿便携氧气瓶和登山杖,陆续向景区走去。
我们也简单快速的解决了早餐,买了些饮用水和喂食松鼠的饼干,便加入到人流之中。
按照旅游攻略的建议,稻城亚丁有长短两条线路,因是高海拔地区,如果全部游完,对体力是很大的考验,考虑到身体的承受范围有限,这一次我们只选择游览短线。
来到稻城亚丁的正门前,广场上的几座高大威猛的雕塑映入眼帘。这些雕塑形态各异,极具气势,就像天兵天将在守卫着这片神秘净土。
景区入口安排了许多工作人员,不时地在提示游客做好防晒保暖等预防措施。在高原地区不仅要抵御刺骨的寒风,还要避免强烈的日照。
我们乘上园内大巴,在前排靠窗的位置坐下。透过宽敞明亮的玻璃,看着四周的群山从车窗擦肩而过,耀眼的日光从错落山峰的空隙间直射在我的身上、脸上,车子沿着盘山路驶向山顶,心情也随着海拔增高而雀跃起来。
车子刚在到达点停好,我就迫不及待地冲下车。虽是艳阳高照,却感觉空气中寒风割面。第一个景点是冲谷寺。冲谷寺在仙乃日雪峰脚下,始建于元朝,被毁后又建了新庙,之前的寺庙如今只剩断垣残壁了。
在通往冲谷寺的路上,看到几只松鼠在路边的草地上和树梢上窜来跳去,像在等待路人的投食。我随即拿出早晨在镇上买的饼干,掰成小块扔在空地上,它们便蹦跳着奔了过来,机警快速的拾起我丢下的干粮,飞快的躲到树干边,一边往嘴里塞食一边环顾四周,和松鼠抢食的还有各种鸟儿,它们可爱俏皮的模样让我舍不得离开。在朋友的催促下,我才收起背包。
在自然界的“动”和“静”面前,感觉一切烦心琐事都可以抛在脑后,置之不理。
继续前行了大约一百多米,就来到了冲古寺。仰望眼前的寺庙,庙顶是蔚蓝通透的天空,远处是千年不化的雪山,身后是沉睡万载的峡谷,冲古寺犹如天堂之门,让人感觉自己已无限接近神的世界,敬意油然而生。
据资料介绍,冲古寺是贡岭寺的分支机构,它的宗教职能渐渐弱化,无诵经传教的喇嘛,如今也已是座几近废弃的寺庙了,但它仍在为保护和管理周围的生态环境而继续开放,也为过往的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场所。
离开冲古寺,沿着步行栈道继续向上攀爬,呼吸开始变得急促,路上也会遇到有些因身体承受不住缺氧而折返下山的游客。
经过一个小时的走走停停,我终于看到了刻有“仙乃日”的标记牌。
仙乃日在藏语里意为“观世音菩萨”,从远处看,它的确很像是一尊身体有些后仰的大佛。从半山腰到峰顶仍被积雪覆盖,虽然此刻太阳躲在云层中并没露面,但在蓝天白云积雪的映衬中,整个仙乃日看起来却在发光,尤为壮观。
在山峰脚下,一片澄蓝清澈的海子紧紧的收住了我的目光,静谧的湖面倒映着雪山,湖水晶莹剔透却又显得神秘莫测。想起在短驳车上就听司机说,若藏民能够朝拜三次神山(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便能实现今生之所愿。我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双手合十,没有许愿,只是一种下意识的举动。
向峰顶看去,雪峰周围角峰林立,千姿百态,蔚为壮观。只觉自己身处在仙境之中,虽然周围的游客欢笑声、惊叹声不断,但仿佛只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朋友的呼唤把我从沉醉中拉了回来,帮她调试好无人机,我也拿出相机,不知拍下了多少张照片,从不同的角度看去,它都美的那么惊艳。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我开始感觉到手脚冰冷难耐,寒气也直往衣缝里钻。毕竟海拔到了一定高度,真是高处不胜寒啊。我们向仙乃日挥挥手,依依不舍的和它告别。
下一站是洛绒牛场,在前往洛绒牛场的路上,脑海里依然被仙乃日的景色填满。下山的路比上山容易多了,不觉气喘,身体也逐渐温暖起来,躲在云中的太阳此时也慢慢钻了出来,慷慨的撒着阳光,再次回头望向身后远去的山峰,峰顶散发着金光,又让我想起那个许愿的传说。
洛绒牛场
还未看到牛场,我已经能感受到它的气息,时而飘过的牛粪和干草的味道提示着我们牛场快到了。视野渐渐开始开阔,沿着步行栈道,我们进到了洛绒牛场。
泛黄的草地和一堆堆散落在地上的牛粪,让我心生失望。绿意盎然的草原在哪呢?
“也许是时节不对吧,想象和现实总是会有差距的。”朋友安慰道。
栈道周围随处可见的牛群马匹离我们咫尺之遥,但当你想要再次靠近,它们就会警戒的躲开。在一群群的牛羊中,总能识别出领头者和不听话的掉队者。栈道旁边也有专供游客骑马骑驴的石头路,这些牲畜不仅给这片安静的圣地增加了灵动的元素,也带动了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听说洛绒牛场也是许多影视剧的拍摄地,虽然眼前看到的是荒芜一片,但相信在秋季它会展示五彩缤纷的另一面,生活也是如此,不会天天风和日丽。
“在高山峡谷间穿梭,在广袤草原上奔腾,穿越云端,与巍峨雪山擦肩而过,横跨澎湃的河谷,以晴空为景 与牛羊做伴,漫步在广袤无垠的草原……”在一本诗集中摘取一段文字,诠释我此刻的心情。
坐在观景台舒服的享受了一会儿日光的温暖后,我们也该返程了。
珍珠海,牛奶海,五色海…还有许多景点这次来不及去一一欣赏,但心中留有期待,并不觉得遗憾。
登山沿途所见的景色在我的眼里都是人间仙境,无论是雪山海子、草场牧群,还是森林溪流、峭壁奇石…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让我惊叹大自然的神奇。
这次的四川之行,虽然提前做好了详细的攻略和行程安排,但一路上也会随心情和环境不断做着调整,喜欢的地方就多呆一会,从当地人口中得知的荒郊野景也会去探究一番,往往会有许多意外的发现。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的论游览,令我印象深刻,其中提到三种虚假旅行。一求心胸的必进,一求积累谈资,另一类则是将旅行完全预订并遵时守序。他认为旅行必须流浪式,否则便不成其为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