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藥师解蒲公英

[清熱解毒蒲公英]

楊藥师摄

早春,嫩綠的幼芽破土而出,接着長出叢生倒披針形的葉片,葉片葱綠,有鋸齒邊緣,折斷后有白色乳液滲出,後來從羽葉間抽出一支中空細長的花梗,頂上開出一朵深黃色的小花,花兒隨風颔首,彷彿在向人間致意。

再後來花冠又漸漸變成銀白色的小絨球,成熟後,一個個帶傘的細長種子隨風飛向空中,飄向遠方。

楊藥师摄

蒲公英

別名 黃花地丁、婆婆丁,藥用首載于唐朝《新修本草》。《本草綱目》列入菜部。《救荒本草》、《野菜譜》中也有收載。

蒲公英長于清熱解毒,用于急性膽道感染、急性肝炎等病。

蒲公英入藥,最早只用于治療乳癰,《新修本草》記載:主婦人乳癰腫,水煮飲之及封之即消。

沿用之今,實踐證明蒲公英為治療急性乳腺炎的特效藥物。

名醫張山雷蒲公英:其性清凉,治一切疔瘡、癰瘍、紅腫熱痛諸症。

《醫學衷中參西錄》蒲公英清肝明目,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急性結膜炎)單味蒲公英煎水熏洗。

鮮蒲公英搗敷治療女性乳癰效果不錯。

現代尚有人把鮮蒲公英作沙律,是一道保健野菜。

《嶺南釆藥錄》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殘花墜。多年生草本,高七八寸,汁液如乳狀,葉自根際抽出,頂上着花,深黃色,味甘,性寒,能清熱解毒,治乳癰及疔瘡,鮮用其根葉及花,每二三両水煎服,又滋陰黑鬚,能解毒,㪚熱氣,消結核⋯⋯⋯⋯。

嶺南草藥專家莊兆祥:黃花地丁即今稱之蒲公英,名始見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十七柔滑菜類,屬菊科植物,世界各地民族皆采入藥用,蒲公英我國北地亦有野生。


嶺南芳草楊藥師

你可能感兴趣的:(楊藥师解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