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提升孩子学习动力

    《这样培养孩子的好品格》第五章第二节分享:

  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提升孩子学习动力

    故事里这个叫“李京”孩子的性格,跟我的儿子很相似。我的儿子比较内向,自尊心很强,总想怕别人批评,做错了也不愿意让别人说,老公说我对孩子太娇惯,为此我们也没少争吵,我知道自己太心疼孩子,对孩子太迁就。

    由于从小我对他的管教过于宽松,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行动力差,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自尊心又太强,内心脆弱,承受力差,怕批评,也不愿意接受批评,遇到困难喜欢逃避。孩子内心希望所有人都能像我那样不断的原谅他,迁就他,让舒舒服服地呆在自己的舒适区里。一旦有被指责批评,有一点压力,就受不了。所以对老师在学校的严格要求,不愿意接受。加上缺少意志力,所以有时很难达到和完成老师的严格要求。

    很多时候,老师的困惑和父母的困惑是一样的,付出那么多时间、精力和汗水换来的却是不满,抵抗,甚至怨恨。有时老师对自己学生承担的责任比自己的孩子还要多,比如老师利用休息的时间备课,下班后还要找学生谈心,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们却不理解,认为老师是故意整他们,跟他们过意不去。老师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心力,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满和怨恨。

    喜欢和尊敬老师是每个学生都需要具备的好品格,只有认真思考自己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在各种矛盾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体谅老师的难处,感恩老师付出,才有可能化解师生间的矛盾。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父母要学会训练孩子的心理耐力,增加其心理弹性。人生总会遇到各种不愉快的人际关系和冲突,心理弹性是理性和自我克制的表现,这样人的人在会在各种突发情况下做出明智的选择,非常令人欣赏和尊重。

    每一次的严格要求都会使孩子原本脆弱的神经承受适当的压力,使其韧性不断提高,把直而脆的钢丝变成柔软的弹簧,把虚荣和面子淬炼成成长的力量。对孩子的要求严格一点,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我们要善于批评,让孩子乐于接受,过去人们不提倡批评是因为不会批评,在批评时不能把事件和情绪分开,带着情绪批评孩子,甚至诋毁孩子的人格,伤了孩子自尊和自信,导致孩子受伤或反击。我就是不会批评,太过度的迁就孩子,怕伤了孩子,让孩子不高兴,越是这样,孩子越不能接受批评。

    最近我开始在课堂上使用正面管教的教师工具卡片,效果还不错,师生关系更和谐了。以前当看到学生有不好的行为时,我对学生发火,说教,批评,指责和惩罚。可效果并不好,学生更加反感叛逆。现在我在批评学生之前,是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把事件和情绪分开,不带着情绪批评学生。我改变了自己的表达方式:

    ①当我看到你们在下面说话时,我觉得很生气,老师也需要尊重,老师把你们每一个人都看成是自己的孩子,希望你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好。如果感觉老师的课哪里安排得不好,下课我们可以交流。

  ② 你不完成作业,老师觉得挺难过的,你不是没有能力完成,而是不愿意动手。老师相信你是可以战胜自己的畏难情绪,成为一个意志力坚强的孩子。在老师心目中,你一直都是一个努力上进的孩子。如果你有哪些地方对老师有意见,我们可以课下一起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对彼此的了解,消除我们之间的一些误会,好吗?

    当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给老师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学生也能理解老师的严格和严厉,多提宝贵意见,这样师生们相处得很融洽。孩子们也找到学习的乐趣。

    中国需要和美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生态,让我们从提升孩子的品格和境界开始。

品格教育

培养孩子喜欢和敬重老师的好品格


     

你可能感兴趣的:(化解师生之间的矛盾,提升孩子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