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隆洼薪火——八千年文明曙光之文明之火

兴隆洼薪火——八千年文明曙光之文明之火

奈曼旗是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发源地,是华夏文明第一缕曙光升起的地方。八千年的烽火云烟,八千年的栉风沐雨,奈曼旗这片土地上燃烧着文明之火。

奈曼旗的历史不可谓不厚重久远。早在八千年前,人类文明的曙光就在这里升起,八千年的文明之火照亮了奈曼旗大地多样的文化历史长卷。

自古公认,华夏拥有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史。但是,兴隆洼文化遗址,将华夏文明第一缕曙光向前推进了三千年。兴隆洼骨笛的出现,完全可以证明此地先民已经跨进了文明的大门。

实际上,毗邻奈曼大地的内蒙古自治区敖汉旗兴隆洼村就位于奈曼旗土城子乡西土城子村的南山坡上,兴隆洼遗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20°51′,北纬42°23′,地处努鲁尔虎山脉北麓,大凌河支流牤牛河上游,海拔在400—500米,与奈曼旗土城子乡西土城子村古城遗址直线距离不足5000米。可以说,与华夏第一村应该是同属一“村”。西土城子村是土城子乡所在地,是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古城遗址,是汉代新安平县治所(详见第二编第四章)。

在奈曼旗土城子乡土城子村西南发现的兴隆洼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发现、发掘命名地,分布范围北及松辽平原,南达燕山以南,1982年敖汉旗文物普查时发现。1983—1994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7次考古发掘,获得一系列较为重要的考古资料。这里是一处多种考古学文化的遗址群,除了兴隆洼遗址外,在东西约1公里、南北约1.5公里的范围内即有14处史前文化聚落遗址,经调查测绘的有兴隆洼文化遗址2处、赵宝沟遗址4处、红山文化遗址6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2处,从这里便可看到中国北方从八千至四千年之间人类活动的纵剖面。兴隆洼遗址占地约6万平方米,是目前全国唯一进行全面发掘、揭露的一处新时器时代聚落。共发掘清理古代房址188座,其中红山文化房址5座,聚落外有一椭圆形环壕,东北至西南最大径183米,西北至东南最小径166米,壕宽1.5—2米,壕深0.55米,房址排列整齐有序,面积一般在60平方米左右,在遗址中央发现有两座并排的大房址,面积超过140平方米,推测为聚落首领的居所,或举行公众议事、原始宗教活动的场所,这样大的房址出现在八千年前,是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对研究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阶段聚落部局、房屋建筑、生活方式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因此,这里分别被评为1992年和“八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面积大、时代早、保存好,被学术界誉为“华夏第一村”。

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位于兴隆洼遗址西北方向约28公里处的大营子遗址,经考证属于兴隆洼文化类型。有记载:“大营子遗址位于奈曼旗义隆永乡大营子村西1.5公里的西梁。分布面积3000平方米,地表采集的石器有石锄、石斧、夹砂褐陶残片,纹饰以压印‘之’字纹为主,属兴隆洼文化类型。”这一发现表明,奈曼旗义隆永镇大营子村西也曾有八千年前的史前文化聚落址。

不仅如此,奈曼旗仅在“三普”时期就发现八千年前早期兴隆洼文化遗址10处。

朱凤瀚在《吉林奈曼旗大沁他拉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1979年第3期)中记载:“教来河下游左岸,哲里木盟奈曼旗福盛泉五号地点的夹砂红褐陶罐,厚壁敞口,外饰凹弦纹,宽附加堆纹,竖‘之’字纹。这是目前确知的兴隆洼遗存分布最多的一个地点。”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赵宾福在《兴隆洼文化的类型、分期与聚落结构研究》(《考古与文物》2006年第1期)上刊文称:“兴隆洼文化大体分布在西拉木伦河、老哈河、教来河和大凌河流域。这种文化不仅有一定的分布面,而且在某些地方还有相当密集的遗址。”这表明,位于老哈河南岸和教来河两岸的奈曼旗在八千年前曾是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区域。

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华文明起源理论一直被传统地认为,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文明起源的中心。红山文化作为中国北方、长城地带的重要新石器时代文化,在这种理念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红山文化坛、庙、冢的发现,充分说明了红山文化内涵的丰富,红山文化所处的燕山南北、长城地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而建设坛、庙、冢这样的工程,如果没有一个凌驾于氏族或部落之上的社会组织或文化共同体,是无法组织设计乃至完成这项巨大工程的,如果有一个组织或文化共同体在起作用,那么这些具有组织、协调指挥功能的文化共同体,事实上起着相当于国家职能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文明的曙光已经在这里显现。

原载于《奈曼旗文化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兴隆洼薪火——八千年文明曙光之文明之火)